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被清王朝以凌迟之刑处死。在行刑当天,3个刽子手忙了4个多小时,石达开被剐了1000多刀,但硬是一声没吭。围观者被他的气节折服,称赞其为“世间奇男子”!刽子手最后为其收尸,自己却发疯而死。
石达开出生于广西桂平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幼年生活困顿。在他十八岁那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年轻的石达开毅然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他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在永安城建制时期,年仅二十岁的石达开就被封为"翼王五千岁",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之一。
在太平天国的诸多将领中,石达开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带领军队南征北战,战术灵活多变,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这位年轻的统帅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更懂得治理之道。当其他将领沉迷于享乐时,石达开却始终心系百姓,致力于建立一个有序的治理体系。
在他主政安徽期间,石达开开创性地推行了一系列基层改革措施。他组织基层民众进行身份登记,建立了完整的户籍管理制度。
为了选拔人才,他设立了科考制度,并实行公开选举官吏的制度。这些举措在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中可谓独树一帜,展现出他超越时代的政治智慧。
石达开还建立起以省、郡、县为主的三级行政体系,使得太平天国逐渐具备了正规国家的雏形。这种科学的治理体系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政令能够顺畅地从上传达到下。石达开重视民生,不允许属下扰民,军纪严明,深得民心。
在1854年至1856年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战功显赫,所向披靡。他指挥的军队在安徽、江西等地连续取得重大战果,多次击败实力强大的清军。
最令人瞩目的是,石达开曾在一次战役中将清军名将曾国藩逼入绝境,使其不得不跳入湘江逃生。这一战役不仅展现了石达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极大地打击了清军的士气。
在战场上,石达开以其独特的战术运用闻名于世。他善于灵活机动,常常出其不意地发动突袭,让敌军防不胜防。
石达开麾下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意志顽强。他要求部队严格遵守军纪,不得扰民,这使得他的军队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帮助。
即使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候,石达开也从未忘记关心士兵的生活。他经常深入军营,体察士兵疾苦,解决实际困难。
这种爱兵如子的作风,让他在军中威望日益提升。士兵们都愿意追随这位体恤下属的统帅,为他出生入死。
与其他太平天国将领不同,石达开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当其他王爷们在天京建造豪华府邸、广纳美妾时,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这种不同流合污的品格,让他在腐败日益严重的太平天国中显得格外突出。他的正直和坚持,赢得了军民上下的普遍敬重。
然而,正是这种日益增长的威望,最终引起了太平天国最高统治者洪秀全的猜忌。1856年,天京发生重大政治事变。
这场事变的背后,反映出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洪秀全为了削弱石达开的影响力,任命自己的两个兄长来制衡他。
在这种政治压力下,石达开被迫离开天京,带领十万大军转战各地。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率领的军队继续在各地与清军展开激战,屡建战功。清军将领见到石达开的军队,往往闻风丧胆。
1863年5月,石达开率领部队来到四川大渡河畔,面临着他军旅生涯中最为艰难的时刻。连日的暴雨使得大渡河水位暴涨,阻断了军队的去路。
军队被困在河岸,粮草逐渐耗尽,士兵们饥寒交迫。在这种危急关头,对岸的清军提出了劝降的条件。
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石达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保全数万将士的性命,他决定亲自带领两千名没有武器的士兵前往清军营地谈判。
然而,清军并没有遵守承诺。他们不仅背信弃义地将投降的士兵屠戮殆尽,还将石达开押解到成都公堂受审。
在成都的公堂之上,面对清廷官员的审讯,石达开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刚正不阿。他的言辞铿锵有力,态度坚定不移。
主审官员面对这位太平军名将的气节,也不禁为之动容。但是,清廷早已对石达开下达了最为残酷的处决令。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被押赴刑场,处以凌迟之刑。这是当时最为残酷的死刑方式,要在犯人身上割上千刀,直至死亡。
三名刽子手轮番上阵,整整用了四个多小时。在这漫长的处刑过程中,石达开始终保持着惊人的镇定。
即便身上已经被割了上千刀,他也没有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这种超乎寻常的意志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围观的民众被他的气节所折服,纷纷称赞他是"世间奇男子"。就连行刑的刽子手,也被他的精神所震撼。
处决结束后,执行死刑的三名刽子手主动为石达开收敛尸身。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情况,显示出他们对这位英雄的敬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