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贞观长安,一位神秘的天竺神医只用三味药便能治愈百病,引得万千病患趋之若鹜。当集天下医术之大成的孙思邈听闻此事,内心充满质疑。但是,一位商人的现身说法,却让这位医圣踏上了一段改变一生的求知之旅......
01
长安城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这一日,细雨霏霏,孙思邈正在书房中专注地编撰《千金方》。案头的药典堆得极高,笔下的医论已写了数万言。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孙神医,孙神医!"一位面色焦急的中年文士闯了进来,"可要听一个天大的秘密?"
孙思邈抬头,认出这是与自己相交已久的富商王远。只见他气喘吁吁,显然是一路赶来。
"王兄何事如此惊慌?"孙思邈放下手中的毛笔。
"不是惊慌,是欢喜!"王远坐下,顾不得擦汗,"思邈兄可曾听说过天竺神医?"
孙思邈微微蹙眉:"可是那位据说一生只用三味药的耆婆尊者?"
"正是!"王远兴奋地说,"我亲眼见证了他的神奇医术!"
孙思邈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作为一名饱读医书、悬壶济世数十载的医者,他深知医道之复杂。天下病症千变万化,如何能只用三味药便治愈百病?这不符合医理。
似乎看出了孙思邈的疑虑,王远正色道:"思邈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以前我也不信,直到亲眼所见..."
"说来听听。"孙思邈示意他继续。
王远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慢慢道来:"要从三年前说起。那时我女儿得了一种怪病,症状复杂难辨。她时而发热,时而发冷,饮食难下,整日昏昏欲睡。我带她走遍长安城的名医,服遍各种名贵药材,却毫无起色。"
"后来呢?"
"后来听说天竺来了位神医,据说医术通神。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女儿去求医。"王远的眼中泛起回忆的神色,"那是个清瘦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只问了几句话,看了看我女儿的舌苔和脉象,便笑着说:'无妨,不过是心病。'"
孙思邈点点头:"心病还需心药医。"
"正是!"王远激动地说,"神医只开了一味普通的草药,叫我女儿每日饮用。但最神奇的是,他还让我每天陪女儿说话,问她心里有什么想法。一月之后,女儿竟痊愈了!"
"这倒有趣。"孙思邈若有所思,"不知那味草药为何?"
"是一味极普通的药材,可神医说,药效并不在药材本身,而在于用药之道。"
02
孙思邈正要追问,王远又说起了第二个病例:"去年冬天,我遇到一位故人,是边关退下来的老将军。他虽然未受重伤,却总是精神恍惚,夜不能寐。"
"可是战场回忆所致?"
"正是。多位医者都说是气血不足,开了许多补药,却无济于事。后来我推荐他去见耆婆尊者。"王远顿了顿,"神医只给了他一味安神的药,却要求每日与他长谈。一月后,将军的症状明显好转。"
"有意思。"孙思邈站起身,踱步思考,"同样是一味药,却要配合谈心。这位神医似乎更注重病患的心理。"
"还有第三个病例更是神奇。"王远压低声音,"有位老者,家财万贯,却因一桩心事日渐消瘦。他吃尽补品,却越发虚弱。耆婆尊者见他后,只开了一味平凡的药草,却要求他每日回忆年轻时的快乐时光。"
"结果如何?"
"两月后,老者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
书房里陷入沉默。孙思邈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的细雨,若有所思。他一生钻研医术,搜集万千方书,原以为掌握的越多越好。但此刻,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响起:真正的医道,究竟是什么?
"王兄,"他突然转身,"这三个病例,用的可是同一味药?"
"不是。"王远摇头,"每次都是不同的药。但神奇的是,同样的病症,他会根据不同的病人开不同的药。"
"这就对了!"孙思邈眼睛一亮,"病在人身,却与心神相关。同样的病症,因人而异,治法自然不同。"
"思邈兄明白了?"
"略有所悟。"孙思邈抚须微笑,"医者治病,不能只看表象。那位神医的三味药,恐怕暗含天机。"
"若兄长有兴趣,不妨亲自去拜访耆婆尊者。"王远说着站起身,"他就住在城西的青莲寺。"
"如此甚好。"孙思邈点头,"容我整理一下思绪,明日便去拜访。"
送走王远后,孙思邈重新坐回案前。他翻开《千金方》的手稿,看着密密麻麻的药方,忽然觉得有些困惑。也许,真正的医道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方子,而在于..."
雨,依然在下。青莲寺的方向,隐约传来阵阵钟声。孙思邈握笔的手停了下来,他知道,一个更大的谜题正等着他去解开。
那位只用三味药的神医,到底掌握了怎样的医道真谛?这些药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奥秘?这一切的答案,也许就在明天的拜访中。
但是,孙思邈并不知道,这次拜访将彻底改变他对医道的认知,也将在他的医者生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