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孩子生病了,带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了一种抗生素,但医院里药不够了。医生告诉我到外面药店买,一边补充道:“要买进口的,不要买国产的。进口的才有效。”

我稍微吃了一惊,为什么进口的才有效?这款抗生素挺普通常见的,以中国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应该不至于不能生产好。我没有把这个疑问说出来,因为等着看病的人很多,没有时间深聊。离开医院后,我按医生的叮嘱,买了进口的那款,它的价格是同款国产药的好几倍。

这样的情形,在看医生时,是很常见的。医生向病人建议或提供某种药物,不管是品类还是品牌时,双方对药品的认知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病人基本只能听从。

我们去商场买手机时,不一定会选择店员推荐的那一款,而会按自己的需要、认知和喜欢来选择,这是经典的市场交易。

而看医生时不一样,虽然看病同样是医生提供服务病人付钱的市场交易,但由于认知的不对称,以及病人本身正面临危险的特殊情境(危险意味着无法自主选择),这种“交易”对医德有很深的依赖。

在前面讲的医生开药的情境下,必须默认医生推荐某种药品的动机,仅仅是因为它综合效果最好,而不能掺杂其他因素

遗憾的是, “其他因素”在某些情形下是存在的。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药价虚高是价格问题,又是腐败问题……生产同一种药品的企业有若干个,哪个生产企业的药品能进院,进院能卖多少,相当一部分是由代理商在操作……虚高的药价大部分由代理商获取,并流向灰色地带,既加重群众负担,又污染了行业生态,而生产企业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收入。在代理商眼里,从生产企业拿货的底价和其销售价之间的价差大、适应症万能,才是好药,才好操作,而药的质量好坏反而并不是决定因素。”

我认为这段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药品从药厂到医院之间的对接,是可以存在巨大的灰色链条的,哪些药更易获得采购,更会被医生推荐,可能是取决于药效,也可能是取决于链条上的那些人是否有利可图。

如果病人碰上的是后一种情况,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察觉,更无法选择。被坑去用了天价,甚至天价且无效的药物,基本上也不会知道。

一个买卖双方信息都十分透明的市场,是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的。但医疗领域有其特殊性,并不是经典的市场交易。

国家搞药品集采,愿景就是把这个可能变灰的中间环节取消掉,减低老百姓的负担的同时,消除这个环节里可能存在的腐败。

集采涵盖部分常规使用,用量较大的药品,清单里的药品,由国家统一采购。中标的企业只有一家,中标之后,全国的医院如有需求,统一按中标价格下单去生产。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工业时代,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与生产总量成反比的,由一家企业来生产一款药品,无疑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加上去除了中间的灰色地带后,我们见到进入集采名单的药品价格,都被大幅下杀,一夜之间骤降80%、90%,甚至95%以上。

药品价格下降,意味着病人负担减少,应该是好事情吧,为啥又会有争议呢?

争议的声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价格杀得太低了,药厂没钱赚,药厂没钱赚又如何保证药品的安全和质量?更别提利用累积的利润去研发和创新了。许多人怀疑和担心,这样便宜的药,真的能用吗?原本售价一万多块的心脏支架,变成七八百块,真的安全吗?

二是有些人认为应该给予病人选择的自主权,医院提供低价集采药,满足普遍需求的同时,另一些人如果愿意用高价的原发药、进口药,也应该给他们渠道和自主权。

有一些声音,则直接对集采制度嘿嘿冷笑,隐晦地暗示这将毁掉医药行业的未来。

我觉得,争议的声音要倾听,集采制度虽然试行了五年,但仍然是个新制度,肯定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需要结合实践情况去优化。但也不该全部盲从,集采制度生生砍掉的那80%的价格,让多少人损失灰色利益,他们不会沉默无声。

集采制度的范围,实际上是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的仿制药,创新药不在此范围内。降价之外,集采制度的另一个愿景,本身就是让药厂减少在同质化产品上的内耗,把更多资源用于创新药的开发。



集采制度要低价,但并不是不要质量,一直追求的就是既要又要。价格要低,质量要好。当然这个目标是不是真能实现到位,是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的事,确实要听一听一线医护人员的声音。

我认为集采制度的愿景是善意的,是切切实实希望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最终变成美国那种虽然有效,但天价的医疗。它其实也并不是无视市场,只不过是跳过了中间环节而已。药企们愿意竞标,接受那个低得离谱的价格,说明它们认为这仍然是赚钱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