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这座连接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大区域的战略要地成为俄乌双方军事角力的焦点。该地区地形复杂,西侧丘陵地带与东部平原交错,具备重要的军事地理价值。俄军调集第3摩步旅等多支精锐部队,组建一支规模达5.3万人的作战群,其中包含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特种作战分队。
俄军在战役初期采取多点位进攻态势,在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河谷地带分别部署重型装甲集群和机械化步兵部队。乌军指挥部接到前线预警后,立即调动驻守城区的8000余名官兵出城应对。这支部队配备大量西方援助装备,包括具有超强反装甲能力的"标枪"导弹系统和土耳其产无人侦察打击系统。
战役进程中,俄军南北两路部队巧妙利用地形优势,北路部队在夜间穿越密林地带,采取轻装快速突进;南路部队则沿河谷地形展开,逐步推进。经过72小时的持续作战,俄军成功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外围形成包围之势,这一战术部署直接影响后续战役走向。
随着战事进展,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周边地区出现大量外国雇佣军活动,美国"莫扎特"雇佣兵团与波兰雇佣军等多支武装力量陆续抵达塞利多沃地区。这些雇佣军成员多具有特种部队背景,其中超过80%曾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参与实战。
这支混编部队装备精良,除携带大量个人武器装备外,还配备具有强大反装甲能力的德制"铁拳3"系统,这些雇佣军组织与北约情报系统保持密切联系,能够获取实时卫星情报和电子侦察数据。他们在抵达战区后,立即着手协助乌军构建防御工事,试图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外围建立多层次纵深防御体系。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体系和战场协同经验,这些雇佣军部队在面对俄军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时,未能与乌军正规部队形成有效配合。
俄军第3摩步旅和第15装甲师组成的装甲集群在城市东南方向进攻。这支部队配备200余辆主战坦克和装甲车,在48小时内完成三轮规模化进攻演示。同时,俄军调集"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统和2S19"姆斯塔"自行火炮,构建起绵延15公里的火力打击带,平均每小时发射近百枚炮弹,成功制造出主攻态势。
俄军部署克拉苏哈-4S电子战系统,对乌军的通信网络实施全频段干扰。据战场数据显示,乌军的无线电通讯在6小时内瘫痪70%,战术数据链失效率达85%,这直接影响乌军各防御阵地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俄军迂回部队则充分利用这一战场态势,采用分散式小规模编队,在夜视设备支持下完成长达32公里的战术机动。
在佩列科普地峡的关键路段,俄军工程部队使用PMM-2铺桥车和TMM-6桥梁系统,在3小时内架设起两座承重60吨的战术桥梁,为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在城外5座制高点上,乌军构筑由80个混凝土碉堡组成的防御集群,投入约4000名官兵进行防守。然而,这种静态防御模式在现代战争中显现出明显弱点。当俄军电子战系统发起干扰后,各防御据点之间的协同能力严重受损,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支援网络。据战后分析,乌军的固定防御工事有超过40%在俄军精确打击下失去战斗力,暴露出传统防御体系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局限性。
此次战役中,俄军T-90M主战坦克表现尤为突出。这款最新改进型坦克装配"梦魇-3"反应装甲系统和"蜂窝"复合装甲,在实战中展现出强大的防护能力。据统计,在遭受乌军15次反坦克导弹攻击后,仍保持完整战斗力的T-90M达到12辆,损失率仅为20%。其配备的"卡利纳"火控系统实现全天候作战能力,夜战命中率达到85%。
"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采用惯性-卫星复合制导技术,在5-10米的打击精度范围内,成功摧毁乌军10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4个指挥控制中心、3处弹药库和3个通信枢纽,这极大削弱乌军的指挥控制能力和后勤保障体系。
反观乌军装备,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实战中暴露诸多问题。受俄军电子战干扰影响,其雷达探测能力受限,5次防空作战中有3次未能有效拦截来袭目标。同时,西方援助的火炮系统也面临维护困境。法国"凯撒"自行火炮由于缺乏专业维护人员和备件补给,发生故障率高达20%。尤其在持续作战条件下,其可靠性显著下降,平均每100发炮弹就需要进行一次技术维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