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9年初,一个重大转折点到来。国务院通过了知青办提交的一份内含「六条」措施的报告,并迅速下发至全国各地。这份文件为农场知青返城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六条」措施包括:首要是维持农场运转,尽量让知青留在农场工作。这条虽然排在第一,却显得不切实际;第二条规定可参照病退、困退条例,为需要调回城里的知青办理手续;第三条允许城镇职工退休后,其在农场工作的子女可以被招收;第四条指出从1979年开始,在国营农场服兵役的知青退伍后可以回到父母所在地工作;第五条准许城市招工时从农场调用本地知青;第六条专门针对上海籍去云南农场的青年,如果他们愿意回到原籍生产队,可以批准。
这些政策实际上为知青返城开启了一条通畅的路径。
1979年2月初,云南组织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地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如何落实国务院的「六条」。这个消息在云南各农场迅速传开,知青们随即行动起来,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返城潮。
这股返城潮从云南垦区开始,很快就席卷全国。云南知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诉求,其他省市的知青也纷纷行动起来,到1979年2月,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返城潮」。
在这股「返城潮」中,不少地区出现了类似云南的过激行为。知青们四处串联,组织各类团体,从最初的发放传单、张贴标语、集体上访,发展到更激烈的行为,甚至出现了冲撞领导、打砸公物、破坏交通秩序等事件。
新疆阿克苏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地几个国营农场的上海知青开始集体行动,筹款要求返沪。这股风潮很快扩散到阿克苏垦区的十多个团场和城区企事业单位。一些上海知青组织赴京上访团,联名上书,一度造成秩序混乱,给当地带来较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海南和黑龙江建设兵团等偏远地区,除了新疆阿克苏等少数地方外,基本维持了稳定。但知青大规模快速返城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地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以黑龙江兵团为例,1979年上半年就有15万知青集中办理返城手续。在建三江农管局下属的农场中,知青占了很大比例,他们突然离开,导致出现了「没人开机车,没人管账目,没人教学生,没人照顾病人」的局面。
在返城大潮中,最为震撼的莫过于云南垦区。截至1979年底,原本前往云南各农场的4.76万上海知青,竟只剩下3000人,而四川的4.1万人更是仅存500人。正如邓贤在《中国知青梦》中所描绘的景象:「校园里一片寂静,医院门前空无一人。宿舍区处处可见人去楼空,只剩野鸟和蛇类占据着这片天地。机耕队里的拖拉机静静地躺在那里生锈,曾经的操作手们已经各奔东西,再也没有回来」。
这场大返城中,还隐藏着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
直到十多年后,这段历史才被一位作家轻轻揭开。曾在大西南当过多年知青的作家叶辛,通过小说《孽债》及其改编的电视剧,揭露了上海知青那段不愿提起的往事——返城时期的弃儿问题。
在西双版纳垦区,原有知青6万多人。经过十年的同甘共苦,六七成的男女知青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或开始同居生活,有些农场这个比例甚至高达八九成,其中不少人已经有了孩子。
当返城的机会来临时,这些曾经的「患难夫妻」究竟是携手带着孩子返回故乡,还是做出了别的选择?
现实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