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人是情感动物,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法官其实也是普通人,只是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是以一颗理智中立的心,听世间悲欢,辨真相谎言。工作中的他们始终将情绪与感受深藏,待夜幕落下,他们将法袍褪去,坐在寂静的办公室中撰文理卷之余,回想起近期的所见所闻,常会顿生一番感悟,不吐不快,这就是《法庭•五味瓶》栏目的由来。

本号正陆续推出《法庭•五味瓶》系列文章,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法官办案故事,以细致笔墨描绘心路历程,带您体验法院人的甜酸苦辣咸。



高雅静

江阴法院知识产权庭

二级法官

有人对我说,“你不太适合当法官”

不知从何时开始,入睡后总是多梦。时常梦到自己是高中生,还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已是一名法官。恍惚间,脑海里总是会跳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就成了一名法官?

有人对我说你太温柔,镇不住当事人,不太适合当法官。是的,我确实说话声音比较轻、语速比较慢。开庭时,情绪激动一点的当事人常常盖过我的声音,我说话甚至比不上敲法锤管用。

然而,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话多。记得在审监庭做助理的时候,经常接听一些再审申请人的电话,我除了解释一些法律规定和程序规则,剩下的也只能耐心接听他们的诉说,不少人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可当我听完他们半个小时的倾诉以后,他们往往就平复了情绪也减少了怨言,有的还甚至对我的倾听表示感谢。当时我就庆幸,可能是我温柔的声音发挥了一点“神奇的功效”。

做了法官以后,判决后上诉的情况时有发生,当事人面对自己败诉的判决往往一时难以理解,也产生了很多不满和怨言,这些都需要法官去直面。我自知判后答疑的经验不足、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够,能做的只有一遍遍解释自己判决的理由,并且对坚持想上诉但又诉讼能力不足的当事人指导准备上诉材料,有的当事人虽然上诉但还是对我的耐心工作表示感谢。我想这可能是我的“温柔”让我“因祸得福”。

有人对我说你太胆小,树立不了威严,不太适合当法官。是的,我承认我时常会恐惧,我也想退缩。当我调入知产庭得知自己将同时办理知产民事和刑事案件时,我的内心是担忧的。毕竟自己读的是民商法学,此前也一直从事与民商事审判有关的工作,对刑法和刑诉法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学课堂,不熟悉法条,更别谈实践经验,更不知要如何面对公诉机关、被告人,如何坐在刑事审判席上。

硬着头皮上了以后,我才发现刑事案件也并不是那么“硬邦邦”。有时案件就像一块磨刀石,教我如何练就强大的内心。有时案件当事人和家属的抵触情绪极其激烈,既无法用耐心的解释安抚,也无法用温柔的手段劝阻。对于符合法律规定应当逮捕的情形,就应当依法决定逮捕。对于不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应当依法判处实刑。我还记得第一次宣读逮捕决定时的紧张和第一次宣判实刑前的担心。渐渐我开始明白惩治犯罪是刑法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作为挥舞利剑的司法者也必须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

有时案件又像一面照心镜,反射出人类最纯粹真挚的感情。我看到被告人在宣判后强忍着泪水告诉早已泪流满面的父母“里面”生活很好,我想他其实是想说“爸妈你们不用担心”,是想说“我会早点回来报答你们”。或许这就是他通过刑事审判体会到的本该珍惜的亲情,也是他通过亲情认识到的实施犯罪的严重后果和重新找到的改过自新的决心。

有人跟我说你要顾家,为人母很辛苦,不太适合做法官。是的,我也曾有过犹豫,有过迟疑。从综合部门调入业务部门时,我以为内心足够坚决,有“读了七年法学未付诸实践”的不服,也有“想要推倒围墙跳出围城”的冲动。然而到入额考试前,我有了犹豫。我体会到了现实琐碎和法治理想间的差距,也感受到了工作和家庭生活时间相互挤压时不停选择的难处,加之处于新手妈妈身体不适和精神焦虑的时间点上,连家人也直言“劝退”。

但咬咬牙,我还是挺住了。正如有权利选择是否成为母亲,那么也有权利选择是否成为法官,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是或者否之间也没有优劣之分。或许是成为母亲后让我对坚强和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又或许是当初那个“明德崇法 笃行致知”的我还一直活跃在内心,最终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考试。也如愿在产假结束后进入了法官队伍。

已然成为法官,就无暇回头忸怩,适不适合还是交给实践去评价。而这实践就是自己办的一个个案件,说的一句句法理,写的一篇篇文书。无暇多想,但行脚下路,莫问前程意。

如果仅仅是把所读的法律作为谋生的工具,那么法官的工作到最后也将索然无味吧。所以我一直在试图寻找成为法官的不同理由,寻找法律所能带来的不同意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虽然没有答案,但已经有了过程。

来源:江阴法院

编辑:赵伟

审核:李思红

BREAK AWAY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