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没有故事的学校是冷漠无情的。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动需要许多鲜活的故事作支撑。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一直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也正是这些故事给予我的管理工作以智慧、以力量。
故事最大的优点是形象、生动和具有教育意义。一个运用智慧管理的校长要善于抓住故事为自己的管理工作服务。
2021年,我来到运城市第二实验中学后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孩子底子薄、基础差,很多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几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正是这样,我发现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学期末,我向全校教师发出了“走千家、访万户”的倡议,全校64名教师利用节假日,冒着严寒,走遍了全校778名学生的家庭。这次全覆盖的家访让教师们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教育材料: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缺乏爱的呵护;有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缺乏经济来源。这次大型家访结束以后,学校召开了“我的家访故事讲述会”。会上,人人讲述自己的家访故事,讲述者泪流满面,听众眼角湿润,台上与台下同频共振。
后来的巡课中,我发现,教师们更有耐心和爱心了。忽然,我明白了:是讲故事,让他们的师德师风从内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后,每学期的家访活动成为学校的常态,每次的家访故事会都成为教师接受心灵洗礼、修正思想、业务提升的加速器,加快了学校的成长步伐。
生活在一个充满故事的校园,是很幸福的,也是很幸运的。因为不经意间你就会被某一个故事感动,或者受到启迪。教育故事的优势在于能够影响许多人。在学校,我一直强调要讲好“大故事”,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讲故事”,而是要求每个教师真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智慧和汗水去“讲故事”,这个过程就是学校最好的管理状态。
学校一名学生在即将参加中考时提出辍学外出打工的要求,原因是自己70多岁的父亲身患绝症,给只有他和父亲两人的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班主任陈老师帮他解决了拖欠的餐费,并帮他报考了职校,陈老师用自己的爱心抚平了男孩那颗长期孤独无援的心,让他看到了希望。
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还有许多,正是这些故事推动着教师们自我提升、自我蜕变,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都变为主动引领,“先成人,再成才”的大教育思想才能够得到落实。现在,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提倡班主任以写故事案例的形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提倡写课堂教学故事案例,在学校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提倡以事说理,用讲故事的思维让管理和服务更加温和,更加人性化。
管理者不仅要有严谨的制度和规矩,更应该有情感和温馨的一面。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不喜欢生硬的语言、冷漠的制度,不喜欢讲空话,而喜欢用最浅显的故事,用最容易接受的思维,让师生们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自己的观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在打交道。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故事,当教师们被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环绕时,他们同时也在涤荡心灵,缓缓走向教育的圣地。
(作者系山西省运城市第二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5日 第06版
作者:杨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