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做人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好。”这句话听上去有些违背直觉,但翻开历史,却总能看到那些“太厉害”或“太善良”的人,最后往往都没能善终。
威严太多,容易树敌,最终招来灾祸;恩德太多,也容易滋生仇恨,把好事变成坏事。可见,分寸之道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一、
“秦二世而亡。”历史课本中这句话耳熟能详,但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警示。秦始皇一生雄才大略,焚书坑儒、修建长城,试图用高压政策统一天下。
然而,物极必反的道理最终将他拉下神坛。他的继任者秦二世,延续了这种暴虐政策,逼得百姓揭竿而起,短短两代人就让一个大一统王朝土崩瓦解。
再看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这位铁腕人物晚年变得愈发暴躁、疑心重重,甚至因为听见宫人脚步声大了些,就将人处死。
他的儿子拓跋嗣和母亲为了活命不得不四处躲藏,最终拓跋嗣的母亲被幽禁,而愤怒的拓跋嗣一夜之间带兵翻墙入宫,将自己的父亲刺杀。
这让人想起《易经》中的那句话:“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过于积威的结果,不是被人敬仰,而是被人憎恨,甚至反目成仇。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人,威严太过,终究难以长久。
威严积累会带来危险,施恩太多又何尝不是如此?“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的道理,古人早已看透。
武松和柴进的故事便是一例。武松因避难来到柴进庄上,初时柴进对他好生招待,款待得无微不至,可时间一长,热情消退,态度也渐渐冷淡了些。没想到,武松对此颇为不满,他埋怨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你厚待我。如今竟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一句话道尽了恩情用尽后的反目。
人性是不知足的。《菜根谭》中说:“害从恩中来,故快意时须早回头。”对人太好,恩泽过多,反而会让对方心生不满。一旦恩情终止,曾经的好便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怨怼与仇恨。
《人性的弱点》中,卡耐基也曾指出:“忘恩是人的本性。如果期待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人的天性使得他们常常忽略付出的好意,而对消极的一面耿耿于怀。施恩过度,不仅不能得到回报,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威严积多了是祸,恩德太厚了也是祸。那么问题来了:做人如何拿捏这“分寸”呢?正如孔子在《中庸》中所言:“过犹不及。”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尺度,超过这个尺度,便会事与愿违。如何在威严与施恩之间找到平衡点,让自己少祸多福,活得安稳?
二、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那些积累过多威严的帝王和权臣,最终无一例外地成为众矢之的。霍光的故事就是一则极具戏剧性的案例。
霍光权倾朝野,连皇帝见了他都如芒刺在背。一次,汉宣帝与霍光同乘一车,霍光竟面不改色地教训起皇帝,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
这种不可一世的态度最终埋下了祸根。霍光去世后,他的家族因谋反被满门抄斩,连一个幸存者都没有。积威之祸,从不是一日之功。
《易经》里有一句警告,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让我们知道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忌讳的事情是什么,也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普通人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句话就是《易经》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