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这个一句相当霸气的话,千年来,他也是中国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5000年的文明而不衰,“止戈为武”的战争认知便是缘由之一。
“武”字,在甲骨文中是手握兵器,做出出征姿态的字形。随着字形的发展,逐渐发展为由“戈”与“止”组成的会意字。“戈”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的作战兵器,因此甲骨文中的“戈”字多与战争相关,比如成语“枕戈待旦”就是战场上随时提高警惕,即便睡觉也要枕着武器,随时随地提兵器便可战。而“止”早期是脚趾的意思,旧事多以步兵为主,人以“止”行抵达目标,因此甲骨文中的“止”多为行动的意思。
然而,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却为“武”字赋予了“止戈为武”的意涵。楚庄王是孔子口中的“贤君”,亦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王的诸侯。
楚国居边陲之地,远离中原文明,因而一直被中原诸国轻视。然而地理位置之便让楚国在长期与周边蛮夷的战争中,不断扩张领地,并铸就了强大的战力。当楚国足够强大时,自然不满于中原诸国的轻视而屡屡挑衅周天子的权威,甚至不惜以“蛮夷”自居而悍然称王。这自然引起了中原诸国的不满,而开启了楚国与中原诸国的长期对立和战争。
一部《春秋》书写了242年的历史,,这242年间楚国便灭了21国。中原诸国面对楚国的威胁,先是齐国联合诸侯遏制楚国,而后发展为晋楚争霸的格局。这两强相争中,晋国长期占据了上风,直到楚庄王即位后,方以“邲之战”扭转了劣势。
这一战,楚君大获全胜,一雪前耻。死伤惨重的晋军则丢下阵亡尸骸仓惶北撤。战事结束后楚庄王巡视战场,楚军猛将潘党建议收集敌军尸体,堆为京观,以示楚之武功。
何谓京观,就是战胜国将敌国阵亡士兵的尸体 聚集累积起来,用封土筑成高冢,以此炫耀武功。长平之站中,白起就曾坑杀40万赵国将士筑京关,起到威慑作用。
但楚国将领筑京观的建议直接就被楚庄王拒绝了,他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
于楚庄王来说,战争并非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制止强权暴政,为了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因此能止息兵戈的才是真正的武功,而武功应具备七种德行:禁止暴强、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如今晋国的士兵为了执行国君的命令战死,不过是为国尽忠,于他们个人并无过错,怎能用他们的尸体来做京观呢?
这是一种平衡军事和政治目的智慧。战争并不是目的,“能战、善战方可止战”才是核心逻辑。多年后《孙子兵法》亦将“止战”作为其核心要义,并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和”为“善之善者”。
然而如今在网络上对于“止戈为战”又有了不同的曲解。总有些人认为所谓的“止戈为战”就是要放先下武器,以诚意感动对方让对方也停止武力威胁。小君不禁想,这些人不是傻白甜的圣母白莲花就是别有用心。这种投降主义如果有用的话,当年波兰投降德国后又怎会遭受残酷的对待;法国投降后换来的不也是耻辱的割地丧权。自废武功、示弱只会让敌人更嚣张。
唯有对善良的人才能以善相待,对于恶徒,对于虎视眈眈的敌人唯有以强大的武力和必要的战争来作为维系和平的手段,这才是真正的“止戈为战”。
就如同最近国际网络上常有人问,为什么世界到处都是战火,只有亚洲这么平静呢?最常看到的答案便是,因为中国有足够的威慑力,镇得住厂子,不听话的孩子挨过揍自然就老实了。
这,就是“止戈为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