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精神分析的核心任务,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人格改变与心理连续性悖论。
很多时候人们渴望获得改变,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无法做出改变,因为这与他的心理连续性背道而驰。人们总是有一种冲动,那就是要维持与过去的自己的联系。我们在精神分析中也经常说到,分析师绝不会把来访者变成一个完全不是他自己的人。而来访者在分析中的主要阻抗,也就是害怕自己变成一个不熟悉的人。于是精神分析就变成了一个让来访者统一于什么,以及对立于什么的问题了。通俗的来讲就是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心理结构进行剖析,并告诉来访者这个是你的,那个不是你的。强化来访者对自我部分的认同,以及对不是自我的部分的对立。认同就是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对立就是那个人并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现在我们试着讨论一下,让一个人感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同一个人的因素。包括经历经验、原型图式、自我体验、兴趣爱好、态度信念、性格脾气、防御机制、气质类型、人格类型等等。更多的时候,人们被一种无意识中的认同所支配着。正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强迫性重复的问题,因为在强迫性重复中,他才能够完成对自我的确认。他才可以对自己说,是的,这个人就是我。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来访者将自我的同一性归于症状。比如一个从小到大就喜欢怨天尤人的人,他很难改变这一症状。因为对他来说,自己就是一个怨天尤人的人。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再怨天尤人了,自己将会彻底地消失。另外的情况是,人们习惯了用过去的原型和图式解决问题,很难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