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粟裕的指挥,历来是最和谐的。

尽管粟裕也曾斗胆直指,拒绝过毛主席提出的第二次千里跃进之议,最终演变成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局面。但领袖与方面军司令之间的沟通是畅通而愉悦的,不像与育帅之间,从进入东北到打辽沈战役,一直都充满着波折。

伟人信任粟裕,粟裕也由衷地敬佩伟人。

不过,就像太阳照耀万物,让万物生辉的同时,也总会有阴影。

毛主席与粟裕之间,也有过一段没有摆到桌面上来的争议。

不仔细读书,是不太容易发觉的。

这件事,发生在华野七月分兵之后,若非陈毅巧妙的劝解,粟裕几乎要受到一场最大的信任危机。

一、毛主席思路变化太快了

从1947年8月4日开始,毛主席突然在七天内,连续发了七封电报,要求粟裕率军进入鲁西南。

其实说是七天,这七封电报中的六封,集中在前三天。

可见伟人要求之急。粟裕有点想不通,也没能立即执行。从伟人发电报开始,粟裕一直等了一个月,直到9月3日,才终于赶到鲁西南前线。

这一个月时间里,伟人和粟裕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伟人不停地催,粟裕则一直没动。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当时粟裕在鲁中,此前一段时间接到的命令,是在内线大量歼敌,按伟人的指示,华野一分为四,一部分在胶东,一部分在鲁西南,一部分在鲁南苏北,一部分在鲁中。这就是著名的七月分兵。

这是华野史上兵力最分散,战绩也最惨淡的一个时期。粟裕最不愿回忆的南麻、临朐战役,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粟裕还被谭震林批评过,说他思想上过于轻敌,以少量兵力去打敌人坚固据点,导致南临战役的失败。粟裕心中苦闷至极,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伟人一再电示,在鲁中继续寻机歼灭敌人。

在粟裕看来,他必须继续执行伟人的分兵思路,尤其是伟人在7月12日电报中说的一句话:放手歼击津浦线上各敌,愈多愈好。

愈多愈好……

粟裕因为这句话很头疼,兵力不集中,光靠零敲碎打,难成大功,每一个方向只有两三个纵队,发现机会了也干不掉国民党军一个主力整编师,南临之战不就是这样吗。

正当粟裕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愈多愈好”之际,伟人命令突然变了。

这七封电报的主旨是,让粟裕速到鲁西南指挥部队,协同刘邓作战。

更令粟裕出乎意料的是,七封电报一封比一封语气急,到最后连任务都变了,要粟裕所部接受刘邓指挥。

这可是粟裕从所未见之命令!

为何?打破常规了,把华野的指挥建制打乱了。这在军中可是大忌。

华野是华野,刘邓是刘邓,各有数十万大军,怎么不仅把华野拆成四瓣,还是粟裕这最核心的一瓣划入刘邓部队指挥呢?

伟人提出一个方案,把陈士榘唐亮所率三、八、十共三个纵队,以及叶飞一纵、陶勇四纵,共五个纵队,合编为华野西兵团,由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这个兵团接受刘邓指挥。

这五个纵队加上特纵,可以说华野的精华、主力,战斗力最强的。

接到开头的几封电报后,粟裕一直停留在益都(今山东青州)的野战军司令部,迟迟没有开动。

什么原因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