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现在日子本来就紧巴巴的,再添一个真的力不从心啊。"

"我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去年盖房子借了一屁股债,现在每个月光还利息就够呛。再说我媳妇那个脾气,要是把浩子接过去,只怕......"

01

阴沉的天空下,细雨纷纷扬扬地落着,山村的泥土路上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十二岁的陈浩站在简陋的灵堂前,望着父亲的遗像,眼泪不停地往下掉。黑白照片里的父亲陈国强还是前几天那般模样,浓眉大眼,脸上带着憨厚的微笑。



"爸......"陈浩喃喃自语,声音哽咽。七年前母亲去世时,他才五岁,记忆中只留下母亲温柔的笑容和清瘦的背影。从那以后,父亲就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父亲是个木匠,手艺在附近几个村子都有名气。平日里,他总是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就为了多接些活计,让陈浩能过上好日子。虽然生活清贫,但父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踏实温馨。

"这孩子,节哀啊。"村长叹了口气,"国强是个好人,就是命苦。"

那天早上,父亲像往常一样出门干活。谁知道天公不作美,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垮了正在施工的木桥。等村民们找到父亲时,人已经没了气息。

"浩子......"大姑轻轻拍了拍陈浩的肩膀,递给他一块手帕,"擦擦眼泪。"陈浩抬头看着这个和母亲长得很像的姑姑,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大姑的眼圈也红了,默默地搂住了他的肩膀。



葬礼结束后,亲戚们聚在陈浩家的堂屋里,商量他今后的去处。屋子里烟雾缭绕,几个叔伯你一言我一语,话题渐渐激烈起来。

"这孩子才十二岁,总不能扔着不管啊。"大姑说道,目光担忧地看着站在门外的陈浩。

大伯陈国文叹了口气,掸了掸烟灰:"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现在日子本来就紧巴巴的,再添一个真的力不从心啊。"

"是啊,"二叔陈国军接过话头,"我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去年盖房子借了一屁股债,现在每个月光还利息就够呛。再说我媳妇那个脾气,要是把浩子接过去,只怕......"

站在门外的陈浩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凉。春寒料峭的风吹过来,他不由得裹紧了身上单薄的黑色外套。这件外套是父亲去年冬天买的,说是要穿好几年,父亲却再也看不到了。

裹着外套的陈浩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木屑香,那是父亲身上常有的味道。这味道勾起了无数回忆:工具间里刨木的声响,院子里堆积的木屑,还有父亲捧着热茶,坐在门槛上听他读书的黄昏。

02

寒风中,这些温暖的记忆让陈浩的眼泪又悄悄流了下来。他低下头,不让屋里的人看见,用袖子胡乱擦着脸。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浩子,要坚强。"可是此刻,他却怎么也坚强不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大姑父赵德明突然站了起来。他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人,常年在建筑工地干活,皮肤黝黑,身材精瘦。

"浩子,跟我们回家吧。"大姑父的声音不大,但十分坚定。

大姑立刻站起来附和:"对,跟我们回家。虽然我们家条件也不好,但总比让孩子没人管强。"

陈浩愣住了。他知道大姑家的情况:一家三口挤在县城郊区的一套老房子里,大姑父是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大姑在菜市场卖菜,还有个比他大三岁的表姐赵敏。家里本来就不宽裕,现在还要再添一个人。

"德明,你考虑清楚了?"大伯有些诧异地问。

"考虑清楚了。"大姑父点点头,"浩子是我们的亲侄子,现在他最需要家人。再说了,多一双筷子的事,怎么都能过。"

就这样,在父亲下葬的第三天,陈浩跟着大姑父和大姑来到了县城。坐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大山,陈浩的眼泪又默默流了下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