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泰山区省庄镇回汉聚居民族村岳庄村在土地流转、奶业富民工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系列项目推进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为解决这些难题,村两委经过调研与外出学习,在村里探索推行了矛盾纠纷调解“五微”工作法,通过以“微”治乱,绘出了和谐新“枫”景。


建起“微平台”。依托“岳联心”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制定“四动四定”工作法,充分激发民意“收集室”、矛盾“化解器”作用。坚持“下呼上应、一呼百应”,设党群、政法、社会组织等服务岗,区、镇、村、民定期通过“圆桌会”“长廊议”,说民意诉求、化邻里矛盾、解难题难事,搭建起解疑答惑、说事拉理、联席联动的新平台。

细化“微网格”。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目标,细分网格,微处服务,积“小安”变“大安”。5个网格各建立1个“网格群”、1本“居民信息台账”,充分发挥网格员渠道广、人员熟、情况明优势,将矛盾纠纷排查与日常入户走访、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相结合,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发现矛盾及时排查化解,当好管控“千里眼”“顺风耳”。今年超前化解矛盾纠纷240余件,提供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170余次。

善作“微调解”。吸纳热爱基层、熟悉民情的5名乡贤能人和3名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充实到调解员队伍,与两委干部、法律顾问组成调解“智囊团”。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调解的,积极上门调解;针对上班族调解难凑齐等问题,早晚错时调解;针对个别回汉群众不愿意当面调解等问题,分户谈心交流,打消思想顾虑,促进民族团结,调处率、成功率均达100%。

强化“微宣传”。以党建为引领,融入法治元素,优化打造民族团结、平安建设为主题的红石榴法治文化广场,通过设立法治长廊、宣传展板、漫画释法等形式,普及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助推矛盾纠纷多元解法治化。今年集中开展“党代表”宣传2次,组织民族团结、反对邪教、爱路护路等宣传活动5次,受益群众1300余人次。

释放“微效应”。坚持自治、德治并举是矛盾纠纷调解的强力保障。养殖小区提升、基础设施提升等为民实事开展,常因土地承包、邻里矛盾、民族习惯等出现“不同”声音,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群众说了算、定了就得干”,画出发展“同心圆”。针对打架滋事、家庭暴力等,设立“红黑榜”,让群众的事情群众评,群众的矛盾群众解。全村已连续五年矛盾纠纷“零上交”“零激化”,连续十年未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岳庄村矛调“五微”工作法推行以来,今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村级项目推进中的各类纠纷37起,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目标,为村级项目推进起到了助推作用,岳庄村今年探索粮食安全新模式。流转土地400余亩,集中托管给中粮集团,主要用于小麦种植和种粮培育,带动村集体增收7万元,村民就业8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拓宽传统产业新思路。依托泰安市“奶业富民”工程,实现村内奶牛、肉牛养殖扩规到1200余头,党支部通过多方联系,与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探索产业培育新举措。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了占地约3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一些高端有机蔬菜、高档精品水果等,实现集体增收10万元,真正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计划再建设4000平方软枣猕猴桃基地。四是构建民族团结新阵地。投资15万元,对占地2200余平方米“泰山和合一家亲”红石榴广场进行提升,开设泰山文化大讲堂,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描绘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动人画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到村民心中。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