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寒料峭的上海,茂名南路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内,一位身着军装的将军正与几位战友谈笑风生。这位将军就是刚参与完解放战争的宋时轮,此时的他已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当服务员提到老板娘董竹君的名字时,宋时轮猛地站起身来,神情激动地追问:"可是20年前在上海望志路开餐馆的董竹君吗?"一张匆匆写就的纸条,让躲在楼上的董竹君泪流满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往事,让这位铁血将军如此动容?这对相隔二十年重逢的故人,又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
一、宋时轮的革命生涯
1929年的广州,街头巷尾暗流涌动。宋时轮作为广州交通情报中心的一名重要成员,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他的任务是负责传递重要情报,联络各个地下党组织。
那是一个雨夜,宋时轮按照惯例前往黄花岗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就在他准备离开时,街角突然闪出几个持枪的军统特务。原来,一名叫张守诚的叛徒已经将地下党的情报网出卖。
宋时轮被押往广州西关的一处秘密监狱。在那里,他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军统特务想要从他口中撬出更多同志的下落,但宋时轮始终坚守革命的秘密。
在囚禁期间,宋时轮曾三次尝试逃跑。第一次,他趁看守打盹时溜出牢房,却在围墙处被岗哨发现。第二次,他设法弄到了一把钥匙,但开门时发出的响声引来了警卫。第三次,他趁着换班的空挡潜入厨房,却被巡逻的士兵当场抓获。
就在宋时轮即将被秘密处决的前夕,一位名叫胡涟的地下党员施展了一个巧妙的计策。胡涟通过关系找到了当时军统局的一位高层,用一份假情报换取了宋时轮的性命。
获释后,宋时轮按照组织安排,离开了广州。为了躲避追捕,他换上了商人的装扮,辗转多地后来到了上海。然而,上海情报局的特务早已得到消息,在码头上设下了埋伏。
关键时刻,一位名叫李堂萼的地下党员出现了。李堂萼是上海地下党的重要成员,在商界有着广泛的人脉。他帮助宋时轮化名"张永和",伪装成一位来自广东的茶商。
李堂萼将宋时轮安置在法租界的一处小楼内,同时给他介绍了几位可靠的商界朋友,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对他施以援手的董竹君。通过这些朋友的掩护,宋时轮得以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1930年春,上海情报局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宋时轮的处境更加危险,他不得不每隔几天就更换住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董竹君的望志路餐馆成了他最后的避风港。
二、董竹君的救命之恩
上海望志路,一家名为"望志楼"的餐馆在当地颇有名气。这家餐馆的老板娘董竹君,表面上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实际上却是上海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员。
1930年的一个雨夜,李堂萼带着一封亲笔信来到望志楼。董竹君看完信后,立即将宋时轮安排在了餐馆二楼的一间密室里。这间密室原本是用来存放贵重食材的储藏室,经过特殊改造后,成了地下党的秘密据点。
为了掩人耳目,董竹君给宋时轮安排了一个跑堂伙计的身份。每天清晨,宋时轮就会换上一身灰布长衫,在店里帮忙记账。这个安排很是巧妙,因为望志楼每天客人众多,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即便是军统特务也难以发现其中的端倪。
一天傍晚,几名军统特务突然闯入望志楼,说要搜查可疑人员。董竹君临危不乱,立即招呼伙计们张罗酒菜,还特意端上了几道望志楼的招牌菜。军统特务被美食分散了注意力,草草搜查后就离开了。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过去。有一次,一名经常来店里用餐的客人认出了宋时轮的真实身份。董竹君得知消息后,立即安排宋时轮从后门离开,并将他转移到了法租界的另一处安全屋。
在流亡期间,宋时轮身上的伤一直未能痊愈。那是在广州监狱时留下的旧伤,由于长期奔波,伤势逐渐恶化。董竹君注意到这一情况,马上派人请来了黄包车,将宋时轮悄悄送到了一位姓张的老中医那里。
这位张医生是董竹君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地下党的同情者。他用独特的膏药配方,再加上针灸推拿,终于让宋时轮的伤势得到了控制。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张医生还特意在傍晚时分出诊,每次都从后门进出。
董竹君不仅照顾宋时轮的安危,还为地下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她将餐馆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暗中为革命同志们提供经济援助。望志楼的后厨不仅为地下党员们提供饭菜,有时还会将重要情报藏在特制的饭盒夹层中传递出去。
就这样,在董竹君的帮助下,宋时轮在上海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直到1931年春天,组织上安排宋时轮转移到江西苏区,他才不得不与这位救命恩人告别。临行前,董竹君特意准备了一些干粮和御寒的衣物,为即将踏上长征之路的宋时轮送行。
三、命运的转折点
望志楼的地下室里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上看,这里堆放着各种酒坛、调味料和干货,可谁也想不到,在那些大酒缸的后面,竟然别有洞天。
董竹君让人在地下室的西墙砌了一道活动墙,墙后是一间三坪大小的密室。这间密室的通风口巧妙地接入了餐馆的烟囱,既能保持空气流通,又不会引起外人注意。密室的地板下还挖了一个地道,通往隔壁弄堂的一家杂货铺。
1930年秋天,望志楼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自称姓李,是广东来的茶商,经常带着大批茶叶样品出入餐馆。实际上,那些茶叶盒子里装的都是重要的革命文件。
一天深夜,军统特务突然包围了望志楼。董竹君立即让伙计们将文件藏入专门定制的双层茶叶罐中,而宋时轮和其他同志则躲进了密室。特务们翻遍了整个餐馆,却始终找不到任何可疑之处。
这间密室很快成了上海地下党的重要联络站。每到深夜,都会有穿着不同装扮的人来到望志楼。他们或是装作酒客,或是佯装采购食材的商贩,借机将情报传递给董竹君。
为了方便联络,董竹君还在餐馆的菜单上动了心思。某些特殊的菜品组合就是暗号,比如点"白斩鸡"和"清炒虾仁"就表示有紧急情况,点"东坡肉"则意味着行动取消。
1931年初,一份重要的文件需要转交给江西苏区。董竹君想出了个妙计,将文件藏在专门定制的餐具底座中。这些餐具表面上看是普通的瓷器,实际上底座是可以拆卸的,文件就藏在里面。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董竹君还在地下室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印刷工厂。白天,这里是处理食材的地方,到了夜晚,就变成了印制传单和文件的秘密基地。印刷机的声音被楼上厨房的切菜声完美地掩盖住了。
望志楼的秘密活动一直持续到1931年春末。这期间,无数重要的革命文献从这里安全传递出去,数十名地下党员在这里找到了暂时的庇护。直到宋时轮离开上海前,这个秘密联络站都未被敌人发现。
在董竹君的巧妙安排下,望志楼不仅是一家饭馆,更成了革命者们的生命线。那些看似普通的食客、跑堂和杂役,实际上都在为革命事业默默付出。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努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革命征程上的宋时轮
离开上海后,宋时轮辗转来到了江西中央苏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宋时轮担任了红五军团一个连队的指导员。在通过湘江时,敌人的炮火不断袭来,宋时轮带领战士们用门板和木桶搭建简易渡河工具,成功掩护了数百名伤员安全渡过湘江。
翻越雪山时,宋时轮的旧伤复发,但他仍坚持行军。在一次穿越草地的过程中,队伍迷失了方向。宋时轮注意到草丛中特殊的植物生长方向,凭借在上海码头工作时学到的辨别方位的经验,带领部队找到了正确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