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是开国上将,更知他在淮海战役中的赫赫战功。可鲜有人知,在他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竟是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1952年秋,在南京的一次秘密会面中,宋时轮对他的老部下陈瑛说起往事,谈到最得意的战绩时,这位威名赫赫的老将军竟然没有提及轰轰烈烈的淮海战役,而是说起了1948年的那场上蔡之战。究竟是什么样的战役,能让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念念不忘?这场战役又有着怎样的特殊之处?

一、战前形势

1948年5月,华野各部正处于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粟裕指挥的华野主力已经完成了对国民党军在鲁南地区的重要打击,准备向淮北地区推进。而宋时轮所率领的第10纵队此时驻扎在鲁西南一带,肩负着策应华野主力南进的重要任务。

在当时的军事态势下,国民党军在河南地区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军事优势。尤其是胡琏指挥的整编第11师,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国民党军中的精锐之师。据当时的军事情报显示,胡琏部下拥有美式装备,包括大量的重型火炮和装甲车辆,在火力配置上远超解放军10纵的装备水平。



10纵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首先是兵力对比的悬殊,胡琏的整编11师拥有约15000人的兵力,而10纵当时的实际战斗人员仅有8000余人。其次是装备差距,10纵的武器装备以轻武器为主,重武器数量有限,在火力支援能力上处于明显劣势。

更为棘手的是战场地形。上蔡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部队的运动,这正好是胡琏部队的强项。加之当地交通路网发达,敌军调动十分便利,这对10纵的作战极为不利。同时,上蔡城本身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城墙高大,护城河宽阔,正面强攻将付出极大代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野司令部向10纵下达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上蔡地区,阻击胡琏部队北上增援开封的企图。这个任务的时间紧迫性和战术难度,都对10纵的指挥员和战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战场态势瞬息万变。6月16日下午,情报显示胡琏部队已经开始向开封方向运动。如果不能及时阻击,胡琏部队很可能会打破华野在河南地区的战略部署。因此,这不仅仅是一场局部战役,更关系到整个华野南进战略的成败。

在这种情况下,宋时轮临危受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行军部署,并在抵达战场后立即组织作战。这对于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找到制胜的关键。

二、精心布局



1948年6月17日凌晨,10纵队在宋时轮的指挥下,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夜行军。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上蔡,部队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部分战士乘坐临时征用的民用卡车,另一部分则徒步疾行。这支队伍在夜色掩护下,沿着小路快速前进,特意避开了主要公路,以防被敌军侦察机发现。

抵达上蔡外围后,宋时轮立即组织侦察部队深入敌后。经过仔细侦察,发现胡琏部队的防御部署存在一个致命弱点:他们过分依赖城墙防御,在城外的巡逻力量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敌军的重型火炮和装甲车辆大多集中在城内,这种部署虽然看似稳固,但实际上限制了这些武器的机动性。

根据这些情报,宋时轮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他决定不按常规打法正面强攻城池,而是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具体部署如下:在上蔡城东北方向的要道上,布置两个团的兵力设伏,这里是胡琏部队增援开封的必经之路;同时,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在城西南方向造势,制造出10纵主力要从这个方向进攻的假象。



为了确保这个计划的成功,宋时轮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细节。首先,他命令工兵连连夜在东北方向的伏击地点挖设了大量反坦克壕沟,这些壕沟被巧妙地伪装成普通的农田灌溉渠。其次,在预设的伏击区域两侧,安排了多个小规模的火力点,这些火力点被安排在自然地形的掩护下,不易被敌人发现。

在通信联络方面,宋时轮建立了一套严密的信号系统。由于当时缺乏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他采用了一套独特的号灯信号和哨音配合的方式,确保各个作战单位能够及时协同行动。同时,他还在关键路口布置了联络员,用最原始但最可靠的人力接力方式传递战场信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时轮还安排了一个"疑兵之计"。他命令部队在城西南方向用稻草扎成"炮筒",在夜间点燃后造成火炮阵地的假象。同时,让一些战士背着木头做的"炮筒"在暮色中活动,目的是让敌军的侦察人员产生10纵有大量重炮的错觉。



在兵力调配上,宋时轮采取了"重点突出、两翼配合"的原则。主力部队集中在东北方向的伏击区,预备队则隐蔽在附近的山丘背后,随时准备增援。在城西南方向,除了造势的一个团外,还派出了多个小分队,负责制造声东击西的效果。

这些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18日傍晚。此时,一个意外的情报传来:胡琏部队似乎已经觉察到了危险,正在城内集结,准备连夜突围。这个消息让原定的作战计划面临考验,但宋时轮却并未改变部署,反而下令各部队按原计划行动,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些火力配置,将更多的机枪和迫击炮转移到了东北方向的伏击区。

三、激战上蔡



6月19日凌晨两点,上蔡城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军号声。随后,城门缓缓打开,胡琏部队的先头部队开始向城外移动。这支部队由装甲车开道,后面跟随着大批步兵,整个队列延绵数公里。按照事先的预案,10纵的各个伏击点保持着绝对的沉默,任由敌军进入预设的伏击圈。

当敌军的装甲部队进入东北方向的关键地段时,一颗照明弹突然在夜空中绽放。这是宋时轮下达的进攻信号。瞬间,早已布置好的反坦克炮、迫击炮同时开火,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第一轮齐射就命中了敌军的两辆装甲车,堵住了队伍的去路。

更让敌军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的装甲车刚好陷入了伪装成灌溉渠的反坦克壕沟中。这些看似普通的沟渠实际上经过了特殊设计,既能阻挡敌军装甲车的前进,又不会影响己方部队的机动。被困住的装甲车成为了最好的路障,后续的敌军车辆被迫停下,整个队列陷入混乱。



就在这时,隐藏在两翼的火力点同时开火。密集的机枪扫射和迫击炮弹将敌军分割成数段。特别是那些经过精心计算的迫击炮火力,形成了一个个"弹着区",有效地切断了敌军的退路。被分割的敌军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只能各自为战。

在激战中,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敌军的一支部队试图从西北方向突围,这是宋时轮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但早已布置在附近的预备队立即投入战斗,用密集的火力将这支突围部队压制住。预备队的指挥员还机智地利用地形优势,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迂回,切断了这支部队的退路。

战斗进行到凌晨四点时,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城内的胡琏得知先头部队遭到伏击后,立即调集主力准备增援。这时,城西南方向的造势部队突然发起了猛烈进攻。虽然这只是一次佯攻,但声势浩大的炮火和喊杀声让城内的敌军误以为10纵的主力正在这个方向发起总攻,不得不分散兵力应对。



在东北方向的主战场上,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敌军的一些军官组织士兵发起了几次反冲锋,试图突破包围。但10纵的各个火力点布置得十分严密,形成了交叉火力,这些反冲锋都被打了回去。特别是那些布置在制高点上的机枪手,他们的火力封锁让敌军寸步难行。

到了天亮时分,战场上的情况已经很明显:胡琏部队的突围尝试彻底失败了。被切割的敌军在损失惨重后,陆续开始投降。这场持续了近四个小时的激战,以胡琏部队的一个主力团被全歼而告终。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美式装备,包括装甲车、重炮和各种轻武器,这些装备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的统计显示,这场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俘虏2000余人,缴获各类武器装备数百件。而10纵的伤亡却出奇地少,这主要得益于周密的战前准备和精确的战术执行。这场战斗不仅有效地阻止了胡琏部队增援开封的企图,更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战术特点

上蔡战役的成功,体现了宋时轮在战术运用上的独特见解。首先是对于"知己知彼"这一军事原则的深刻运用。在战前,宋时轮派出多路侦察人员,不仅掌握了敌军的部署情况,更重要的是准确判断出了胡琏部队的作战习惯。他注意到胡琏部队惯于依托优势装备进行机械化突击,这个特点恰恰成为了设计伏击战的关键依据。

在战场选择上,宋时轮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眼光。上蔡城东北方向的地形看似平坦开阔,实际上具备几个有利条件:首先,这里有多条自然形成的沟壑,经过改造后可以作为反坦克壕沟使用;其次,地势略有起伏,便于隐藏伏击部队;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敌军增援开封的必经之路,让伏击战有了必然性。

在兵力运用上,宋时轮采取了"四两拨千斤"的战术。他没有把全部兵力用于正面对抗,而是采取了主次分明的部署:主力部队隐蔽在伏击区域,佯攻部队在城西南方向制造声势,预备队则机动待命。这种兵力配置既保证了主攻方向的力量集中,又能有效牵制敌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时轮对于火力配置的巧妙安排。由于10纵的重型火器有限,他采取了"以点制面"的布置方法。在关键地段设置交叉火力点,每个火力点都经过精确计算,既能够互相支援,又能够形成火力网。这种布置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有限火力的作用。

在战斗实施过程中,宋时轮展现出了出色的临机应变能力。当发现敌军试图从西北方向突围时,他立即调动预备队进行封堵。预备队的位置事先就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因此能够快速到达战场。这种灵活机动的指挥方式,确保了战斗全程始终掌握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