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正值新中国建立之初,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涌现出来,其中就包括滕代远的长子滕久翔。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滕久翔渴望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留在首都北京似乎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当他向父亲滕代远提出留在北京工作的愿望时,却遭到了意料之外的拒绝。这位在战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老革命战士,为什么会否决自己儿子的愿望?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 父子的重逢
1950年的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场久别重逢的场景正在上演。
那一天,一位20出头的年轻人站在铁道部的门口,目光里闪烁着兴奋与期待。他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棉衣,手里攥着一张照片,踌躇满志地向前迈步。可就在他即将跨入大门的那一刻,一名门卫上前将他拦住了。
"你是哪里来的?找谁?"门卫疑惑地问道。
年轻人被问得低下了头,半晌才怯怯地回答:"我找父亲...滕代远。"
原来,这名年轻人正是滕代远部长的亲生儿子滕久翔。自从年幼时父亲投身革命的洪流,母子两人便失去了音讯,直到这一天才终于能够重逢。
获知这一情况后,门卫立刻先行通报,很快便有人从里面出来引领滕久翔进了屋内。走进父亲的办公室,滕久翔的心怦怦直跳,双手不住地在衣襟上蹭着汗。而当他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时,一股说不出的激动涌上心头,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爸爸!"他终于喊出了这两个字,声音里充满了思念。
滕代远此刻面露喜色,可是当儿子的模样映入眼帘时,他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半响,他缓缓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
"滕久翔。"
"今年多大了?"
"28岁。"
接下来,滕代远又连珠炮般抛出一系列问题,从家里亲人的姓名,到家中大门的朝向,从院子里的岩槽,到门前的石阶级数,滕久翔一一作答如流,滕代远这才确定了他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看着眼前这个从小就与自己失散的儿子,现在已是一位壮年男子,滕代远的眼里溢满了喜悦,激动地说道:"你不简单啊,山沟里的娃娃跑到皇城里来了!你在这里好好玩玩,养胖点再回去吧!"
说罢,他便亲手为儿子置办了一套新衣,还送给他一根旧皮带。得到父亲的这份心意,滕久翔自然是无比欣喜,可当他注意到那根旧皮带时,却难掩失望之色。
"爸爸,新衣服配上这根旧皮带,多难看啊!"滕久翔小小地抱怨道。
不料,滕代远听后脸色一沉,神情陡然间变得严肃起来:"旧皮带不是一样能用吗?这根皮带还是当年南泥湾大生产时上级奖励的纪念品,我现在转送给你,不是很有纪念意义吗?"说完,他便高兴地把皮带束在了自己的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