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北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于大清河北岸地区对国民党的“驻剿”军队发起的一场反击作战。
但是,这场战役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前线部队正准备发起总攻的时候,司令员突然脸色大变,下令立即撤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杨得志新官上任,日夜谋划第一仗
1947年6月,中央军委针对全新的战争形势,决定重新组建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由杨得志担任司令员,罗瑞卿担任第一政治委员,杨成武担任第二政治委员,耿飚担任参谋长,下辖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和炮兵旅。
中央军委对这几位的任命可以说是用心良苦,杨得志与罗瑞卿很早就相识,在红军时期,杨得志就是罗瑞卿手下的特务连连长;长征时期,杨成武和耿飚曾经率领红四团突破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而杨得志所率领的红一团则一直作为红四团的侧翼部队,掩护红四团前进;后来红一团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杨得志任队长,由耿飚担任参谋长。
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战友,相互之间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接到任命的杨得志风尘仆仆地赶赴晋察冀野战军指挥部所在的饶阳县东内堡村上任,与先到的罗瑞卿、杨成武、耿飚等人见面。
几位老战友一见面都格外高兴,他们对中央军委的这次任命感慨万千,于是日夜谋划一场战役,以回报中央军委这次用心良苦的任命。
经过对周围敌情的研究,他们把目标聚集在了大清河北岸地区。
大清河是白洋淀通往天津的重要水道,贯通北平、天津、保定,是非常重要的水路通道。
在抗日时期,八路军就在此地与日寇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夺战,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蒋介石挑起内战战火后,李宗仁和孙连仲为保证北平的安全,又把此地作为重点防区,曾经集结起5个师在此地进行“清剿”,我军为保存实力,选择暂时撤离该地区。
之后,李宗仁在这里留下了第十六军的5个团、第九十四军的两个团、以及王凤岗的两个保安纵队进行“驻剿”,约有四万人左右。
当时以晋察冀野战军的三个纵队外加一个炮兵旅,是完全有自信吃掉盘踞在这一地区的敌人的,于是杨得志等人立即制定了大清河北战役的作战方案,呈报给了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马上批准了这一方案,毛主席更是发来电报,预祝杨得志和新成立的野司取得开门红。
二、我军进攻接连受挫,损失惨重
随着杨得志的一声令下,晋察冀野战军浩浩荡荡地向大清河北岸地区开进。
其中第四纵队作为先部队,以最快的速度从白洋淀边缘进入了平、津、保三角地区。
四纵司令员曾思玉不断地催促队伍加速前进,打算趁敌不备,歼灭敌军一部。
此时,四纵的广大指战员们无不信心满满,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赶,生怕兄弟部队把到手的“肥肉”给吃了。
三十团第三营是预备部队,排在队列最末位,指战员们无不心急如焚,营长胡立达站在路边,看着战士们一个个从他身前走过,每个人都健步如飞,恨不得多长两条腿。
这时,八连四班班长王祥海从胡营长身边走过,他对胡营长说道:“营长,咱们什么时候能赶到战场啊?别等兄弟部队把肉都吃了,光让咱们喝汤呀!”
胡营长笑着回答道:“快点走吧!肥肉有的是!”
王班长向胡营长做了一个鬼脸,说:“行,有肥肉吃就行!我最爱吃肥肉!”
他的这句话立刻引得周围的战士哄堂大笑。
这位王班长是营里著名的战斗英雄,曾经在战友牺牲后,一人坚守阵地,身负枪伤八处,最终以一己之力,将敌人击退。
胡营长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再立一功,将来升他当排长。
突然,一道闪电从天空中划过,紧接着便是一阵巨大的轰雷响彻云霄。
胡营长抬头一看,天上一瞬之间乌云密布,马上就要下雨了。
这时,有一位排长问道:“营长,要不要等雨过了再走?”
“不行,继续行军,团长说了,这次战斗就是要有突然性!”胡营长坚定地回答道。
就这样,部队继续向前挺进,很快大雨便降了下来。
雨水将战士们崭新的军装全部浸透,也令脚下的道路变得泥泞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