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这个月的钱收到了,太感谢您了!"电话那头,儿媳小莉的声音甜美动听。我微笑着结束通话,心里涌起一阵满足感。这已经是我第二十四个月把退休金中的八千元转给他们了。

我今年六十二岁,教了三十多年书,好不容易退休了,每月能领一万元退休金。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日子,可看着儿子志明和儿媳小莉为房贷发愁,我心疼了。"我总这样想,孩子们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于是我主动提出每月只留两千元给自己,其余全部给他们小两口。

日子虽然拮据,但好在已经习惯了。菜市场里,看到四十五块钱一斤的鲜鱼,我只能默默走开;超市里的水果,我总是挑最便宜的买。邻居李大姐常说我太傻,每当这时,我总是笑着摇头:"孩子们压力大,我不帮谁帮?能看到他们过得好,我这心里就踏实。"

两年来,每次儿媳甜甜地叫我"妈",每次儿子感激地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我都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所有人都说我有个好儿媳,嘴甜又孝顺,我也一直这么认为。

直到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老同事去看新建的高档小区时,意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当她抬起那张布满皱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时,我浑身一震——那竟是儿媳口中"生活优渥、不需要操心"的母亲王桂芬。

看着她被工头呵斥、默默忍受的样子,再想想儿媳每次打来的甜蜜电话,我心里涌起一阵寒意。

这个发现只是开始,我还不知道,在这看似和睦的家庭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欺骗与无情。

我的血汗钱究竟流向了何处?而这一切,又将如何彻底改变我的决定?

01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卧室,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日期——每月的五号,是我给志明和小莉打钱的日子。

我打开手机银行,熟练地操作着转账界面。"收款人:王小莉",这是我儿子志明的妻子,我的儿媳妇。转账金额:8000元。点击确认,输入密码,资金到账提示音响起。

这已经成为我两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月的一万块退休金里,我只留下两千块用于自己的日常开销,其余的八千块全部转给儿子小家。

"叮铃铃",手机响了,是小莉打来的。

"妈,钱已经收到了,谢谢您!"电话那头,小莉甜美的声音让我心里暖洋洋的,"您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志明总说他有您这样的妈妈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听到这话,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独自抚养志明长大不容易,他爸爸走得早,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现在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



"应该的,应该的。你们年轻人刚成家,压力大,我这个当妈的能帮就帮一点。"我笑着回应。

"妈,您得好好保重身体,有空我们来接您去我们家住几天。对了,您上次说腰疼,还疼吗?我给您买了个腰部按摩器,改天带给您。"

"不用麻烦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自己在家挺好。"

挂了电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个儿媳妇,真是上辈子积了德,嘴甜,懂事,还体贴。我把钱给他们小两口,心里踏实。

隔壁李大姐常说我傻,一个月一万的退休金给儿子儿媳八千,自己只剩两千,拮据过日子。每次我都笑着摆摆手:"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孩子们压力大,我不帮谁帮?"

周末,我去菜市场买菜,算计着这个月还剩多少钱,能不能买条鱼改善一下生活。走到鱼摊前,看到一条新鲜的草鱼,问了价格,四十五一斤,我犹豫了。

"林老师,您又在这挑鱼呢?"是我以前的学生小张,现在在建筑公司上班。

"是啊,看看有没有便宜点的。"我笑着回应。

"您退休了,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别总是计较这几块钱。"小张关切地说。

我摆摆手:"习惯了,一辈子节省惯了。"

其实我没告诉小张,我每月只剩两千块钱生活,不得不精打细算。

02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老同事王芳约好去看新建的"江景华府"小区。这个小区是我们县城最近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听说环境优美,升值空间大。

"秀兰,你说我要不要考虑买一套投资?"王芳边走边问。

"你有那个闲钱就买吧,现在的房子只涨不跌。"我随口答道,心里却在想:我哪来的闲钱投资房产,每月退休金大部分都给了儿子儿媳。

我们走到小区门口,保安拦住了我们:"两位阿姨,是来看房的吗?"

王芳点点头:"对,我们想进去参观一下。"

正当保安准备带我们进去时,我的目光被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

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弯着腰在小区外的工地上捡垃圾,穿着脏兮兮的灰色工装,戴着破旧的草帽,满是皱纹的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双手粗糙得像树皮。她身边堆着砖块和沙石,工地上尘土飞扬,几个工人在不远处吆喝着搬运材料。



"这不是......"我愣住了。那不是儿媳小莉的母亲王桂芬吗?

我记得清清楚楚,两年前在儿子的婚礼上见过她。那时候她穿着得体的连衣裙,化着淡妆,看起来很体面,虽然有些沧桑但精神矍铄。志明曾经跟我提起过,说他丈母娘生活挺好的,有退休金,不需要孩子们操心。

"秀兰,你怎么了?"王芳见我发愣,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你先进去吧,我突然想起有点事。"我敷衍了一句,目光仍然盯着那个身影。

王芳进去后,我犹豫了一下,朝那位工人走去。

走近了,我更加确定,那就是王桂芬。她弯着腰,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提着垃圾桶,在建筑垃圾堆里清理着什么。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下,在灰尘中留下几道痕迹。

她似乎没注意到我,专注地清扫着地面。我站在她身后,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就在这时,一个穿工作服的男人走过来,大声呵斥道:

"大姐,你看看这些砖头碎渣,都漏了!这么简单的活都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下个月的工钱扣一百!"

我看到王桂芬弯下腰,默默地把那些砖渣捡起来,一声不吭。那卑微的姿态让我心里一阵酸楚。她的手上有道伤口,可能是被尖锐的建筑垃圾划伤的,但她却顾不上处理,继续埋头干活。

男人走后,我鼓起勇气上前:"您好......"

王桂芬抬起头,看到我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尴尬的表情,连忙用沾满灰尘的手擦了擦脸:"您是......林老师?"

"是我。"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您在这里工作?"

她局促地笑了笑,眼神闪烁:"是啊,退休了也闲不住,出来活动活动。"

我看着她布满老茧和伤痕的双手,被太阳晒得皴裂的皮肤,佝偻的背影,还有那身满是水泥灰的工装,知道她在撒谎。这哪是"活动活动",分明是在做最苦最累的体力活。

"您在这里做了多久了?"我试探着问。

"有一年多了吧。"她低下头,似乎不愿多谈,声音里透着疲惫。

"小莉知道吗?"

一提到女儿,王桂芬的表情变得复杂:"她不知道,我不想让她担心。您...您不要告诉她。她以为我在社区做义工呢。"

就在这时,工头又过来喊道:"大姐,别闲聊了,去那边帮忙搬材料!那边马上要浇筑了,快点!"

王桂芬匆忙点头,佝偻着身子小跑过去:"来了,来了。"然后转向我:"林老师,我得去干活了,您别告诉小莉,拜托了。"

我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面是每月乖乖给八千块钱的我,一面是在建筑工地做苦工的王桂芬。这强烈的对比让我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火。

儿子告诉我他丈母娘生活很悠闲,不需要操心,可现实呢?她在这里做着最累最脏的活,背着水泥、搬砖头,连基本的劳保手套都没有!而我的八千块钱又去了哪里?

03

离开小区后,我魂不守舍地回到家,一遍遍回想着刚才的场景。王桂芬佝偻的背影和满是伤痕的双手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到自己每个月都给小莉八千块钱,却目睹了小莉的母亲在工地受苦,这种反差让我难以接受。

我坐在沙发上,思绪飘回了过去。

六十二岁的我,在这个二线小县城已经退休两年多。每个月一万块的退休金,在我这个年纪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退休前,我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教了三十多年书,攒下了一些积蓄。

丈夫过世得早,那年志明才十岁。从那时起,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人撑起整个家。白天教书,晚上给学生补课赚外快,只为了让志明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那些年,我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却给志明买最好的学习资料;自己感冒发烧硬扛着,志明一有点不舒服就赶紧带去医院。单亲妈妈的日子不好过,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志明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两年前,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小莉,半年后就结婚了。

小莉比志明小三岁,在商场做导购。第一次见面,她就叫得我心里暖暖的:"妈妈,志明经常提起您,说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我那时就喜欢上了这个甜甜的姑娘。



婚后,志明和小莉买了房子,每月要还不少房贷。看着他们小两口压力大,我主动提出每月给他们八千块钱,帮他们减轻负担。

"妈,这太多了,您自己留着养老吧。"志明当时推辞道。

"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钱,你们年轻人压力大,我帮一点是一点。"我坚持道。

于是,这两年来,我每月把大部分退休金都给了他们,自己只留下两千块钱,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

想到这里,我又回想起王桂芬在工地的场景。明明是差不多年纪的人,她却要在烈日下弯腰做苦工,而我的八千块钱却不知流向何处。

我拿起手机,翻看志明和小莉的朋友圈。志明最近发的是在高档餐厅吃饭的照片,配文是"犒劳自己一下";小莉则晒出了一款新买的包,说是"老公送的礼物"。

看着这些照片,再想想王桂芬在工地上被骂的场景,我心里的疑惑和愤怒越来越强烈。

04

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了小莉的电话。

"妈,能不能请您帮个忙?"电话那头,小莉的声音依旧甜美,"我看中了一款护肤品套装,打折只要三千多,您能先借我点钱吗?下个月我发工资就还您。"以往,我二话不说就会答应,但今天,我犹豫了。昨天见到的一幕让我无法释怀。

"小莉啊,妈这个月手头有点紧,前几天刚交了物业费,还买了些日用品。"我试探着说。

"啊......"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没事,我再想想办法。"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失落。

挂了电话,我心里不是滋味。以前,只要小莉一撒娇,我就什么都依她。但现在,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我决定试探一下小莉,于是又给她打了电话。

"小莉啊,昨天我去看新房子了,你知道江景华府那个新楼盘吗?"我故作轻松地说。

"知道啊,那个楼盘很贵的,妈您想买房?"小莉问道。

"不是,就是去看看。"我停顿了一下,"对了,我好像看到你妈妈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小莉的声音突然变得紧张:"我妈?不可能吧,她最近都在社区里做义工,没去那边啊。"

"是吗?我看那人特别像你妈妈,在工地上扫地。"我继续试探。

“那不是我妈!"小莉的语气变得肯定,甚至有些急切,"我妈哪会去工地干活啊,她身体不好,平时就在家附近活动活动。肯定是您看错了。"



"可能是吧。"我没有继续追问,"那你妈妈最近身体怎么样?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挺好的。"小莉的语气放松了一些,"就是平常看看电视,遛遛弯。她还喜欢打麻将,每天下午都和邻居打几圈。"

打麻将?遛弯?我心里冷笑,明明是在工地干最苦最累的活,连基本休息时间都没有,却被说成悠闲地打麻将?

"你多久去看她一次?"我又问。

"呃......"小莉支吾了一下,"我们工作忙,一个月去一两次吧。不过我经常给她打电话。"听着这些谎言,我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但我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你妈退休金多少啊?够日常开销吗?"

"够的够的。"小莉连忙说,"她每个月有三千多退休金,平常花销不大,还经常给我们塞钱呢。"

"你们还拿她的钱?"我有些惊讶。

"也不是经常,就是她硬要给,我们也不好推辞。"小莉解释道,"妈,怎么突然问起我妈了?"

"没什么,就是关心一下。"我敷衍道,"对了,你弟弟最近怎么样?"

提到弟弟,小莉的语气明显变得复杂:"小龙啊,他...他还行吧,刚开了个小店,生意一般。"

"开店需要不少钱吧?"我继续试探。

"是啊,我和志明帮他凑了点。"小莉说完,似乎觉得说漏了嘴,急忙补充,"就一点点,不多。"

挂了电话,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小莉的每一句话都透着谎言。她的母亲明明在工地上当苦力,却被说成在社区做义工,每天打麻将;而我给他们的钱,很可能也被用来资助小莉的弟弟开店了。

我决定去趟儿子家里,看看他们的实际情况。

志明和小莉住在县城西边的一个小区,房子是婚前买的,两室一厅,七十多平米。我提前没打招呼,直接坐公交车过去了。

到了小区楼下,我给志明打电话:"儿子,妈来看你了,在你们楼下呢。"

"妈?"志明明显吃了一惊,"您怎么突然来了?我和小莉刚好在家,您上来吧。"

进了门,小莉一脸笑容地迎上来:"妈,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点好吃的。"

"突然想你们了,就过来看看。"我笑着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屋内扫视。

客厅里摆着一套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真皮沙发,墙上挂着一台至少65寸的大电视,茶几上摆着各种高档零食和水果。厨房里透出一股咖啡的香气,料理台上摆着一台看起来很高级的咖啡机。

"妈,坐吧。小莉刚泡了咖啡,您尝尝。"志明招呼我坐下。

我坐在沙发上,接过小莉递来的咖啡杯,装作不经意地问道:"这沙发是新买的?看着挺舒服的。"

"对啊,上个月刚换的。"小莉笑着回答,"打折的时候买的,还蛮划算的。"

"多少钱啊?"我继续问道。

"也不贵,就一万多点。"小莉满不在乎地说。

一万多?我心里一惊。我每月只留两千块钱生活,连买条鱼都要斟酌半天,他们却花一万多买沙发?

"对了,妈,这是我们上次去海南旅游拍的照片,您看。"志明拿出手机给我看照片。

照片里,志明和小莉站在蓝天白云下的沙滩上,笑得灿烂。背景是一家看起来就很高档的度假酒店。

"你们什么时候去的海南?"我问道,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就上个月啊,趁着五一假期。"志明回答。

五一假期?那不就是我刚给他们转完八千块钱的时候吗?

"旅游花了不少钱吧?"我继续试探。

"还好吧,机票酒店加起来大概一万多。"志明说着,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补了一句,"是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公司出了一部分钱。"

我点点头,没再多问。但心里已经明白,他们口中的"压力大""还房贷"只是借口,我的钱根本没用在还房贷上,而是用来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

就在我准备告辞时,门铃响了。小莉去开门,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眉目和小莉有几分相似,一身名牌,手腕上戴着一块闪亮的手表。

"姐,姐夫。"年轻人打了声招呼,然后看到我,愣了一下,"这位是?"

"我婆婆。"小莉介绍道,"妈,这是我弟弟小龙。"

小龙点头笑了笑:"阿姨好。"

"你好。"我礼貌地回应,心里却在打量这个年轻人。一身行头少说也得几万块,哪像是刚开店、生意一般的样子?

"姐,那钱准备好了吗?"小龙开门见山地问。

小莉看了我一眼,有些为难:"等会儿再说吧。"

"急着用呢。"小龙不依不饶,"不是说今天给我吗?"

志明看了我一眼,走到小龙身边,低声道:"阿姨在呢,改天再说。"

"大姨都知道的,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小龙不以为然地说,然后转向我,"阿姨,我姐每个月不是给我三千块钱开店用吗?今天又有点急事,想再找她借点。"

三千块钱?每个月?我心里一惊。我给小莉八千,她竟然直接拿出三千给弟弟?难怪她母亲还要在工地上做苦工!

"小龙,你先回去,晚点我给你打过去。"小莉急忙说,脸色有些发白。

小龙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走了。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小莉,你每个月给弟弟三千块钱?"我直接问道。

小莉支支吾吾:"就,就是偶尔帮他一下......"

"偶尔?他说的是每个月啊。"我追问。

"妈,您别听小龙瞎说,他就是爱夸张。"志明插话道,"我们哪有那么多钱给他啊。"

我没有再追问,但心里的怒火已经压抑不住。离开儿子家时,我顺手拿了个信封,说是志明小时候的照片想给他看看。

其实,信封里装的是我前几天在他们抽屉里无意看到的银行对账单。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我每月转给小莉的八千块钱,有三千直接转给了"王小龙",其余的钱大部分用于购物和旅游,从来没有用于还房贷。

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省吃俭用给他们的钱,竟然被小莉直接转给弟弟,剩下的用来买名牌包、高档沙发和旅游度假;而王桂芬却要在工地上做苦工,被人呵斥,满手伤痕。这鲜明的对比让我心如刀绞。

05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个侦探一样开始暗中调查儿子和儿媳的生活。

我特意去了小莉工作的商场,远远地看见她和同事在柜台聊天。趁她去后台的功夫,我走近了一点,听到她的同事们在谈论什么。

"小莉家条件真好,上次她那个包得好几千呢。"一个女孩子羡慕地说。

"那有什么,她婆婆每个月给她八千块钱,想买什么买什么。"另一个女孩笑着回应.

"她还说她婆婆特好骗,说要还房贷婆婆就乖乖给钱,实际上她都买包包去了,还每个月给她弟弟三千,让她弟弟开宝马。"

"你们也太八卦了。"一个稍微年长的女人插嘴道,"不过我上次看小莉老公接她下班,开的车挺新的,至少二十来万吧。"

"那辆车是她弟弟开腻了给他们的,她弟弟又换新车了,好像是保时捷。"另一个女孩说,"小莉说她弟弟现在做生意赚大了,不过还是每个月要她接济。真不知道她那个弟弟怎么想的,都发财了还要姐姐接济。"



我站在那里,感觉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我颤抖着走出商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特好骗"的老太太?我辛苦攒下的退休金,在他们那里成了随意挥霍的资本?而小莉,居然拿着我的钱养活她那个开宝马、换保时捷的弟弟?

回家后,我又翻出了那张银行对账单,再次确认了一遍。

的确,我的八千块钱里,每个月都有三千直接转给了王小龙,剩下的大部分被小莉转入了她的个人账户,用来买包包、化妆品和各种奢侈品。

更让我心痛的是,我想起几个月前,小莉曾经跟我提起她妈妈生病了,说是小感冒,不碍事。当时我还关切地问要不要帮忙,她说不用,小事一桩。

现在想想,王桂芬可能是因为没钱看病,才不得不带病工作。而她女儿,每个月拿着我的八千块钱,却连妈妈生病都不管不顾,还把钱给那个开豪车的弟弟!

一周后,我再次去了那个工地,远远地看着王桂芬工作。她比上次见到时更加消瘦,脸色灰暗,在烈日下搬运建筑材料,汗水湿透了衣背。中午休息时间,我走过去,坐在她旁边。

"王大姐,最近身体还好吗?"我关切地问道。

王桂芬一脸诧异:"林老师,您怎么又来了?"

"路过。"我递给她一瓶水,"听说您前段时间生病了?"

她愣了一下,摆摆手:"小感冒,没事。"

"看病了吗?"我继续问道。

"哪有功夫看病,扛几天就过去了。"她笑着说,但眼神中透露出疲惫,"打针吃药太贵了,随便一个感冒都得好几百。"

"您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小莉和小龙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提到孩子,王桂芬的眼神柔和了许多:"是啊,小龙最近开店,需要资金周转。我这做妈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您每个月给小龙多少钱?"我直接问道。

"我工资没多少,每个月给他两千,有时候攒够了就多给点。"王桂芬说着,眼里流露出自豪,"他开店挺好的,说再过几个月就不用我操心了。"

这话像一把尖刀刺入我的心脏。她累死累活赚来的钱给了儿子,而儿子开的是宝马、保时捷,根本不是什么小店!

"那小莉有没有帮您?"我继续问。

"小莉?"王桂芬笑了笑,"她有她的生活,我不能麻烦她。她每次来看我都说工作忙,房贷压力大。我理解,年轻人嘛,压力大。"

"小莉没告诉您我每个月给她八千块钱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王桂芬一脸震惊:"八千?每个月?她没跟我说啊......"

我看着她震惊的表情,心里已经明白了一切。小莉不仅对我撒谎,还对自己的母亲撒谎。而我和王桂芬,都被蒙在鼓里,以为对方过得很好。

"林老师,您别误会,小莉不是那种孩子......"王桂芬急忙为女儿辩解,但话语中已经带着明显的动摇。

"她每个月从我这里拿八千块钱,直接给小龙三千,买包买衣服几千,从来没有用来还房贷。"我直截了当地说,"而您却在这里做苦工,她从来没告诉过您这件事,对吗?"王桂芬瞪大了眼睛,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工头的喊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大姐,休息时间到了,搬砖去!那批水泥要是晒硬了,你这个月工资全扣光!"

王桂芬慌忙站起身:"林老师,我得去干活了。您...您别告诉小莉,她会难堪的。"

看着王桂芬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不,我不会包庇任何人,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

06

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手机,久久不能平静。我再次翻看了志明和小莉的朋友圈,那些高档餐厅、名牌包包、旅游度假的照片刺痛了我的眼睛。

更让我愤怒的是,我居然在小莉的照片中看到了她和弟弟小龙的合影,小龙站在一辆崭新的保时捷旁,嘚瑟地摆着造型,配文是"弟弟新车到手,姐姐骄傲"。我的钱,我的血汗钱,居然变成了这个小兔崽子炫耀的资本!

我拨通了志明的电话。

"妈,怎么了?"电话那头,志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儿子,有件事我想跟你说。"我深吸一口气,"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给你们一分钱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为什么?"志明的声音变得警觉起来。

"为什么?"我冷笑一声,"你告诉我,我每个月给你们八千块钱,是用来干什么的?"

"还房贷啊。"志明小声说。

"还房贷?"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那为什么银行对账单上显示,你们从来没有提前还过一次房贷?为什么我的钱有三千直接转给了王小龙?为什么剩下的钱全都变成了小莉的包包和你们的旅游度假?"

电话那头再次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志明才低声说:"妈,您是不是听谁说什么了?"

"我没听谁说,我亲眼看到了!"我怒吼道,"我知道你们把我的钱都花哪儿去了!我也知道你丈母娘在工地上当苦力!你们这些白眼狼!我辛辛苦苦一辈子,退休金本该养老,却给了你们这对忘恩负义的东西!"

"妈!您别激动......"志明急了。

"我凭什么不激动?"我打断他的话,声音已经带着哭腔,"我一个老太婆,每个月只留两千块钱生活,连条鱼都舍不得买,就为了给你们腾出钱。可你们呢?把我的血汗钱给了那个开保时捷的王小龙!你们良心被狗吃了吗?!"

"妈,您听我解释......"

"不用解释了!"我泪流满面,但声音异常坚定,"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给你们一分钱!我的退休金,是我的养老钱,不是你们拿去挥霍的提款机!更不是给小龙买豪车的基金!"

"妈!您不能这样!您答应过的......"志明急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我答应个屁!"我破口大骂,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我答应给你们钱是让你们还房贷,不是让你们去巴厘岛度假!不是让小莉买名牌包!更不是让王小龙开保时捷!你们这些白眼狼!没良心的东西!我恨我眼瞎,白白浪费了这么多钱!"



"妈......"志明的声音哽咽了。

"别叫我妈!"我冷冷地说,"有妈的感觉真好是吧?每个月有人给你八千,你自己留两千就可以买包买车去旅游,是不是特别爽?你看看你丈母娘,在工地上干了一年多,随便一个工头都可以对她呼来喝去,她赚的钱还不够给她儿子买一个车轮胎!你们还是人吗?!"

"妈!我们真的错了!求您别这样......"志明开始哭了。

"晚了!"我斩钉截铁地说,"我的钱,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用你管。从今天开始,你们自己养活自己去吧!看看没有我这个提款机,你们还能不能去巴厘岛度假!还能不能买名牌包包!还能不能给小龙买保时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