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养儿防老"这句古话流传了几千年,可现实中的亲情往往没有那么理想。许多人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孩子,却在暮年时被无情地抛弃。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父母来说,这种痛苦可能更为明显——当婚姻结束后,与孩子的关系也随之变得疏远,父母的努力和付出仿佛被一纸离婚协议彻底抹消。



周末的下午,我坐在家中的沙发上,手中捧着一杯已经凉了的茶,望着窗外发呆。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屏幕上显示的名字让我心跳加速——"儿子"。

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我的来电显示上了。自从十五年前我和他父亲离婚后,我的儿子小磊对我的态度从亲密无间变成了冷漠疏远。那时他才十三岁,正是叛逆的年纪,被前夫和前婆婆灌输了太多对我不利的言论,加上法院将抚养权判给了他父亲,导致我们的母子关系逐渐破裂。

"喂,妈。"电话那头,小磊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拘谨,与记忆中的稚嫩嗓音已经截然不同。

"小磊?"我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有什么事吗?"

一阵沉默后,小磊开口道:"妈,我...我结婚了,你知道吗?"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的儿子结婚了,而我竟然完全不知情。作为母亲,我甚至没有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那种被彻底排除在儿子生活之外的痛苦,瞬间涌上心头。

"不知道..."我轻声回答,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恭喜你,小磊。"

"嗯,去年结的婚。"小磊语气平淡,仿佛在讲述一个与我无关的陌生人的事,"前段时间,我老婆生了个儿子,你的孙子。"

我又一次陷入震惊——我已经是一个外婆了,却对此一无所知。那种被忽视、被遗忘的感觉再次袭来,让我几乎窒息。

"这...这真是太好了,"我强忍泪水,"恭喜你当爸爸了。"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小磊开口道:"妈,我打电话是想问...你能不能来帮我们带几天孩子?"

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让我愣住了。十五年来对我爱答不理的儿子,现在突然要我去帮忙带孙子?

"你婆婆呢?她不是一直很疼你吗?"我忍不住问道。

"她...她身体不太好,最近住院了。"小磊的声音有些犹豫,"我老婆坐完月子就要上班,我们都很忙,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带孩子。"

我的心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我渴望见到我的孙子,渴望与儿子重建联系;另一方面,被当成最后的求助对象,被需要时才想起的那种感觉,让我心中充满了酸楚。

"妈,你不是一直想见我吗?"小磊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是个好机会啊,你可以来看看你的孙子。"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是的,我一直渴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联系,但不是以这种方式——不是作为一个随叫随到的保姆,而是作为一个被尊重的母亲。

正当我犹豫要如何回应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就说你不来,谁给我们带娃啊?你是他妈妈,总比请个陌生阿姨强吧?"

这大概是我儿媳妇的声音,听起来急切而带着几分命令的口吻。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压抑多年的情绪。十五年来的委屈和失落,十五年来被忽视和冷落的痛苦,十五年来独自一人的孤独与思念,此刻全部涌上心头。

"小磊,"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给我点时间考虑,好吗?我会尽快给你答复。"

挂断电话后,我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我该怎么选择?是欣然接受这个"重建"母子关系的机会,还是拒绝这种似乎只把我当成保姆的请求?儿子的电话,既让我感到一丝希望,又让我陷入更深的迷茫。

回想起与小磊的关系,我不禁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在离婚前,我和小磊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他出生的那一刻,当我第一次将他抱在怀中,那种血脉相连的幸福感让我决心要做一个好母亲,给他最好的爱和关怀。

小磊小时候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有着圆圆的脸蛋和明亮的眼睛,笑起来时两个小酒窝特别迷人。他非常黏我,即使是我去厨房做饭,他也要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忙碌的身影。

"妈妈,你做的饭最好吃了。"他常常这样说,小手拿着勺子,一边吃一边发出夸张的满足声音,"嗯~太好吃了!"

每天清晨,当我准备上班时,他都会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看着我,直到我转过街角才肯回屋。放学后,我总是第一个到校门口接他,他一看到我就会飞奔过来,扑进我的怀抱。那种被需要、被爱的感觉,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小磊的成长,我和他父亲胡军的婚姻逐渐出现了裂痕。起初只是一些小矛盾,后来演变成无法调和的冲突。胡军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对我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我忍受这一切,只因为不想让小磊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长。

直到有一天,胡军下班回来,发现我忘了洗他的衬衫,当着小磊的面对我又打又骂。那一刻,看着小磊惊恐的眼神,我意识到这样的婚姻不仅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反而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

于是,在小磊十三岁那年,我鼓起勇气提出了离婚。胡军起初不同意,后来在我的坚持下,他提出了一个条件:"离婚可以,但小磊必须跟我。"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多么残酷的选择。我深爱着小磊,无法想象没有他的生活。但是考虑到胡军的经济条件更好,能给小磊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小磊当时已经上初中,正是需要父亲引导的年龄,我最终忍痛同意了这个安排,但提出要有充分的探视权。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比我想象的复杂。离婚后,胡军的母亲——我的前婆婆——搬来与他们同住,开始对小磊进行"洗脑"。

"你妈妈不要你了,她只顾着自己开心,根本不关心你。"这是前婆婆经常对小磊说的话,我从小磊偶尔的抱怨中得知。

更可怕的是,胡军开始限制我与小磊的联系。他会以各种理由——小磊要补课、小磊要参加比赛、小磊生病了需要休息——来拒绝我的探视。起初我还会坚持,后来发现每次见面,小磊都变得越来越疏远,那种母子间的亲密感正在迅速消失。

"妈妈,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十四岁的小磊在一次难得的见面中突然问我,眼神中充满了控诉,"是不是我不够好,所以你不要我了?"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刀,深深刺入我的心脏。我试图解释离婚的原因,试图让他明白我有多爱他,但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难以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在他看来,我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放弃他,这就是不爱的表现。

随着时间推移,我和小磊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每次约见,他不是找借口推脱,就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我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已经将我视为"抛弃他的那个人",无论我如何努力解释,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小磊十六岁生日那天,我精心准备了礼物,约他出来庆祝。等了整整两个小时,他才姗姗来迟,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有什么事快说吧,我还约了朋友打球。"他看都不看我准备的蛋糕一眼,冷淡地说。

"小磊,妈妈只是想和你一起过生日..."我努力保持微笑,不想让他看出我的心痛。

"过什么生日?你不是已经有新的生活了吗?"小磊突然抬头,眼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爸爸说你已经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了,根本就不在乎我!"

这个指控让我震惊不已。我离婚后确实尝试过约会,但从未有过稳定的关系,更没有将任何人放在小磊之前。这显然是胡军又一次的污蔑,目的是进一步破坏我和儿子的关系。

"小磊,这不是真的。妈妈一直很想你,一直在努力和你保持联系..."我试图解释,但他已经站起身,准备离开。

"算了吧,不用假惺惺的了。我爸说得对,你就是自私。"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我和那个无人切的生日蛋糕。

那是我们最后一次正式见面。此后,小磊干脆拒接我的电话,不回我的短信。每逢节假日我登门拜访,他要么不在家,要么就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躲进房间。我的心在一次次被拒绝中慢慢麻木,但从未停止尝试联系他。

直到小磊考上大学,搬出胡军的家,我以为终于有机会重建与他的关系。然而,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我的生活。大学四年,他只在我执意要来看他时勉强见了我几次,每次见面都是短暂而尴尬的。

毕业后,小磊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社交圈,与我的联系更是少之又少。我每年生日都会收到他发来的简短祝福,仅此而已。而我发给他的信息,大多会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去年春节,我鼓起勇气给他打电话,希望能一起吃个团圆饭。电话通了,但他只是简短地说:"妈,我这边挺忙的,改天吧。"那个"改天",一直没有到来。

就这样,我和小磊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亲密无间,变成了如今的形同陌路。而今天,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这种疏远的状态,却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和矛盾。

十五年了,我的儿子终于主动联系我,不是因为想念,不是因为关心,而是因为需要我帮忙带孩子。这种被当成工具人的感觉,让我心中充满了酸楚。

然而,另一个声音却在我心中悄悄响起:"这不正是你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吗?通过照顾孙子,或许能够重新走进小磊的生活,修复那段破碎的母子关系..."

我的思绪被手机铃声再次打断,是小磊又打来了。这一次,我该如何回答他的请求?是欣然接受这个可能重建关系的机会,还是拒绝这种似乎只把我当成临时保姆的邀请?

那一刻,十五年的委屈与思念在我心中交织,让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挣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