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改口费呢?这可是我们这儿的规矩。”

小梅的母亲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容却不肯让步。

“阿姨,这个......”小李握紧了手中的捧花,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十万,不多。”小梅母亲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当新郎转身离去取钱后,谁也没想到事态正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

01

阳光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窗,在小梅面前的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低头搅动着咖啡,不时抬眼看向门口,等待着朋友口中那个“很合适”的人。

三十分钟后,一个身着浅蓝色衬衫的男子推门而入,目光在店内搜寻片刻后落在了小梅身上。

“你好,我是小李,抱歉让你久等了,公司临时有点事。”他的声音温和有礼,笑容中带着一丝局促。

小梅抬头,对上了一双诚恳的眼睛,心里莫名安定了几分。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平淡无奇,没有电影里的一见钟情,只有生活中最真实的初次相识。

小李是一家初创公司的负责人,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经营得井井有条,未来充满可能。

小梅在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性格开朗,做事认真,是领导眼中的得力助手,同事眼中的开心果。

从咖啡厅的初见,到电影院的牵手,再到一起徒步旅行时的拥抱,他们的感情如春日的溪流,缓缓而坚定地向前流淌。



一年后的一个普通周末,小李在他们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单膝跪地,向小梅求婚。

小梅没有犹豫,眼泪和笑容一起涌现,用力点头的样子成了小李心中最美的画面。

订婚后,两人回各自家中报喜,得到了父母的祝福,但也带来了新的考验。

小梅的父母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供小梅上了大学,在他们心中,女儿就是全部的希望。

“女儿嫁人可不能吃亏,彩礼一定要体面。”小梅的母亲这样对前来拜访的小李说道。

小李的父母做小生意多年,家境殷实但不富裕,对儿子的婚事持开明态度,只希望两个年轻人能幸福。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太看重物质反而会给感情增加负担。”小李的父亲私下对儿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小李理解父亲的想法,但出于对小梅的爱和对岳父母的尊重,他选择了妥协。

“彩礼的事你别担心,我来处理,咱们的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开头就要和和美美的。”小李握着小梅的手,语气坚定。

小李和父母商量后,决定按照小梅家的要求,准备了20万的彩礼。

这对小李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为了儿子的幸福,父母咬牙答应了下来。

彩礼的事定下后,两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

小梅的父母对婚礼的各个细节都十分上心,从酒店选择到菜单安排,事无巨细,都要参与决定。

“我们家就这一个女儿,婚礼一定要风风光光的,让亲戚朋友都羡慕。”小梅母亲的话语中带着骄傲和期待。

小李对此没有异议,他知道婚礼对女方家庭的重要性,只要小梅开心,再多的付出他都愿意。

婚礼筹备期间,小梅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酒店要换更高档的,婚车要多加两辆,婚纱照要选最贵的套餐。

每次听到新要求,小李都会静静地点头,然后默默地去办妥。

小梅看在眼里,有时会对父母的做法感到不安,但她相信爸妈是为了自己好,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婚礼前一天。

两家人一起吃饭,为明天的大喜做最后的确认。

餐桌上,小梅的父亲举杯:“明天就是大喜的日子了,我作为老丈人,希望你们以后好好过,小李也要好好对我女儿。”

“爸,您放心,我一定会让小梅幸福的。”小李真诚地回应,眼中满是期待明天的喜悦。

小梅母亲也笑着说:“小李是个好孩子,我们把女儿交给你,心里很踏实。”

席间气氛融洽,谁也没想到明天会发生什么。

晚上回到家,小李坐在床边,翻看着他和小梅的合照,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明天,我们就真的要成为一家人了。”他轻声自语,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憧憬。

02

婚礼当天清晨,阳光明媚,似乎也在祝福这对新人。

小李早早地就穿戴整齐,精心为这特别的日子做准备。

“儿子,今天要开开心心的,别紧张。”母亲帮他整理领结时轻声说道。

“我知道,妈,您和爸先去酒店,我和伴郎们去接新娘。”小李笑着拥抱了母亲。

接亲车队准时出发,车上装饰着鲜花和彩带,一路鸣笛,引来路人的驻足和微笑。

抵达小梅家所在的小区,小区门口早已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

“新郎来了!”有人高声喊道,引来一阵欢呼。

小李带着伴郎团,捧着鲜花,满面笑容地走向小梅家门口。

按照传统,小梅的闺蜜们设置了一系列“关卡”,要求小李和伴郎们完成各种有趣的挑战。

“喝完这杯交杯酒,才能见到新娘哦!”一个闺蜜眨着眼睛,递上一杯颜色可疑的饮料。

小李二话不说,一饮而尽,换来一片喝彩。

经过一番欢乐的“闯关”,小李终于来到了小梅房间的门前。

“新娘子,可以出门了吗?”小李轻轻敲门,声音里满是期待。

房门打开,小梅身着洁白的婚纱站在门前,美丽得让小李一时忘了呼吸。

“你真美。”小李情不自禁地赞叹,伸手要牵小梅。

就在这时,小梅的母亲突然出现,挡在了两人中间。

“等一下。”小梅母亲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但语气却不容拒绝。

小李疑惑地看着准岳母:“阿姨,有什么事吗?”

“按我们这儿的习俗,女婿要给改口费才能接走新娘。”小梅母亲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伴郎和伴娘们面面相觑。

“改口费?”小李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个我之前没听说过啊。”

小梅母亲笑了笑:“这是我们这儿的规矩,女儿嫁出去了,以后就要改口叫我婆婆了,这改口费总是要给的。”

“那...需要多少呢?”小李尴尬地问道,他完全没预料到这一环节。

“十万吧,不多。”小梅母亲轻描淡写地说。

听到这个数字,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小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十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是在此时此刻突然提出。

“妈,这个是不是...”小梅想要说什么,但被母亲的眼神制止了。

周围的宾客和亲友开始低声议论,有人觉得这要求太过分,也有人说这是当地的风俗,应该尊重。

小李的伴郎悄悄在他耳边说:“这也太坑了,要不要我们...”

小李摇摇头,制止了伴郎的话,他不想在婚礼上闹得不愉快。

“阿姨,这个改口费我之前真的不知道,今天身上没带这么多现金...”小李试图解释。

小梅母亲脸上的笑容不变:“没关系,你可以去银行取啊,我们等你。”

“要不这样,我们先完成婚礼,这个改口费我回头一定补上,您看行吗?”小李提议道。

“不行,规矩不能破。”小梅母亲态度坚决,“不给改口费,新娘不能出门,这是规矩。”

小李看向小梅,希望她能帮忙说句话。

小梅咬着嘴唇,轻声对小李说:“要不你先去取钱吧,妈妈说这是我们这儿的传统。”

看到小梅也站在母亲一边,小李心里有些失落,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好吧,我去附近银行取钱,很快回来。”小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伴郎们面色不悦,但碍于场合,没有人直接表达不满。

“我陪你去吧。”其中一个伴郎自告奋勇。

“不用了,你们留在这里呼大家,我很快就回来。”小李拒绝了伴郎的好意。

临走前,小李对小梅说:“等我,很快就回来。”

小梅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小李转身离去,背影显得有些孤单。

小李的亲友们目送他离开,心中都为他感到不平,但碍于今天是喜事,谁也没有直接发作。

“大家别站着了,先进屋喝茶吃点心,新郎很快就回来了。”小梅的父亲出来打圆场。

03

小李离开后,婚礼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小梅站在门口,不时向外张望,脸上的妆容掩盖不住她的焦虑。

“放心吧,他很快就回来了,银行就在小区对面。”小梅的闺蜜安慰她。

半个小时过去了,小李依然没有回来。

小梅开始拨打小李的电话,却发现一直无人接听。

“会不会是银行排队的人多?”有人猜测道。

一个小时过去了,新郎仍然杳无音信。

宾客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要不要报警啊?”一个亲戚建议,“万一出事了呢?”

小梅的母亲脸色变得难看:“不会的,他肯定马上就回来了。”

但她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不确定。



与此同时,在婚礼酒店,小李的父母也开始坐立不安。

“怎么还不来?接亲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小李母亲担忧地问丈夫。

“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小李父亲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却也无人接听。

酒店里的宾客已经到齐,却迟迟不见新人入场,开始有人询问情况。

小李父亲只能解释说可能是路上堵车,请大家再等一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

小李的父母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先回家看看,也许儿子回家了也说不定。

他们匆匆向宾客道歉,然后驱车回家。

两个小时后,原本欢乐的婚礼现场笼罩在一片忧虑之中。

宾客们开始陆续离开,只留下最亲近的亲友还在等待。

“我看这婚是结不成了。”有人小声议论。

小梅听到这话,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不会的,小李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她固执地摇头。

终于,小梅和父母决定去小李家看看,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几个亲友陪同他们一起前往,心情沉重。

小梅一行人抵达小李家时,只见到了小李的姐姐一个人在家。

“小李呢?”小梅急切地问道,婚纱已经有些皱了,妆容也不再完美。

小李姐姐一脸茫然:“他不是去接你了吗?怎么会在家?”

小梅简单解释了事情的经过,小李姐姐听完后也显得很担忧。

“他手机关机了,我也联系不上他。”小李姐姐说,“爸妈刚才回来过,现在又出去找他了。”

小梅的父亲情绪激动起来:“这是什么意思?临阵脱逃吗?”

“爸,别这样说,小李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小梅强忍着眼泪为小李辩解。

小梅的母亲脸色铁青:“我看他就是故意的,嫌改口费贵,就这么跑了?”

“阿姨,我弟弟不是这种人,他对小梅是真心的。”小李姐姐急忙反驳。

小梅父亲越想越气:“什么真心?这么大的事说跑就跑,让我们家颜面何存?”

亲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可能是遇到抢劫了,有人说可能是临时反悔了,还有人建议报警。

场面变得越来越混乱,小梅站在一旁,泪水终于无法控制地流下来。

“要不我们报警吧?”有亲友提议,“都这么久了,说不定真出事了。”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门铃突然响了。

屋内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

小李姐姐快步上前开门,是父母回来了。

小李父母的表情严肃而复杂,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叔叔阿姨,小李在哪儿?他还好吗?”小梅顾不上礼节,抢先问道。

小李父母对视一眼,似乎在犹豫该如何开口。

04

房间里的气氛凝固了,所有人都紧盯着小李的父母,等待他们带来的消息。

而小李父亲的一句话,顿时令在场所有人都傻眼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