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男子亲眼目睹心爱的藏族女友举行天葬,全程参与,看完后难以平静
陈源梓是一名旅行博主,在过去的七年里,他背着行囊,手持相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从繁华都市的喧嚣街头,到偏远乡村的宁静角落;从广袤无垠的沙漠,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绝美的风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粉丝数量也从最初的寥寥无几,增长到了300多万。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陈源梓自以为已经见识过世间所有的美丽。
去年秋天的一次西藏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一次,他来到了西藏色季拉山,准备拍摄日出。
清晨山间的空气格外清冷,陈源梓早早地就来到了预定的拍摄地点。
此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边泛起微微的鱼肚白,远处的雪山在这朦胧的天色中若隐若现。
陈源梓架好相机,全神贯注地调整着镜头,试图捕捉这绝美瞬间的最佳角度。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你现在找的这个角度不太对。”
陈源梓有些惊讶,转过身去,只见一个藏族姑娘正站在那里,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这个姑娘背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帆布包,那帆布包的边角都有些磨损了,怀里则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精美的藏式木盒。
木盒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在清晨的微光中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你往前走上五步,那里的视角才是最好的。”
她伸出手指,指向前面,接着说道,“等日出的时候,阳光会刚好照在那边的玛尼堆上,那个画面特别美。”
陈源梓听了她的话,半信半疑地按照她指示的位置走了五步,重新调整好相机的角度。
当那轮红日完全升起,阳光洒在玛尼堆上的那一刻,他按下了快门。
后来这张照片被他发布在短视频上,成了他众多作品中播放量最高的之一。
“你对摄影很有研究吗?”陈源梓满心好奇地问她。
她轻轻摇了摇头:“我谈不上研究,就是经常来这里,对这儿的景色比较熟悉罢了。对了,我叫扎西梅朵。”
陈源梓也连忙自我介绍:“我叫陈源梓,是个旅行博主。”
扎西梅朵听了,脸上泛起一抹腼腆的笑容:“我知道你,我关注你很久了。你拍的风景确实很美,但是我总感觉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陈源梓不禁追问:“缺了什么呢?”
扎西梅朵的声音轻柔,却又透着一种坚定:“缺了生命的温度。风景可不单单只是景色,还得有人,有故事,这样才完整。”
说着,扎西梅朵轻轻打开怀里抱着的木盒,接着说:“你看,这个木盒里装的是我妈妈的指骨。我带着她一起环游世界,想让她也能看看她生前没看过的风景。”
听到扎西梅朵这话,陈源梓心里猛地一震。
就在那一刻,陈源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姑娘。
从那天起,陈源梓和扎西梅朵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扎西梅朵对藏区的每一处角落都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掌心。
她带着陈源梓去探寻那些鲜为人知却美到极致的风景,教他辨认各种藏药,还会在闲暇时给他讲述那些关于雪山的古老传说。
陈源梓也用镜头记录下扎西梅朵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
扎西梅朵穿着鲜艳的藏袍,在广袤的草原上翩翩起舞,那灵动的身姿就像是草原上的精灵;她站在雪山脚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背后是洁白巍峨的雪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慢慢地,陈源梓的视频里多了一个美丽的身影,粉丝们纷纷留言说,他的镜头仿佛有了生命,变得鲜活起来。
扎西梅朵每次看到粉丝这样的评论,都会笑着对陈源梓说:“你看,现在你的作品有温度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陈源梓的粉丝数量到了320万。
可扎西梅朵每次在镜头前都特别害羞,总是悄悄躲在后面,还跟陈源梓说:“等你的粉丝破了400万,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
就这样,陈源梓和扎西梅朵一起走过了西藏的春夏秋冬。
春天,他们一起欣赏那漫山遍野盛开的野花;夏天,他们在清澈的溪流边嬉戏,扎西梅朵会弯腰去抓那游得飞快的小鱼,陈源梓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生怕她不小心滑倒;秋天,金黄的树叶在他们身边飘落,他们会一起收集那些形状各异的树叶,夹在书本里;冬天,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脚印,还会堆起可爱的雪人,扎西梅朵总是笑得特别开心,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除了西藏,他们还去了青海,看到了那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海。
扎西梅朵站在花海中,兴奋地转着圈,头发被风吹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源梓拿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留住。
他们到了新疆,欣赏了那片在秋风中摇曳的胡杨林。
扎西梅朵抚摸着那粗壮的树干,给陈源梓讲述着胡杨坚韧不拔的故事。
陈源梓静静地听着,看着扎西梅朵专注的神情,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敬佩。
在重庆的雨巷里,他们感受着细雨的温润。
扎西梅朵撑着一把油纸伞,在狭窄的巷子里缓缓走着,背影显得有些孤单。
陈源梓跟在她身后,心里想着,无论未来遇到什么,他都要一直陪着她。
在大理,他们领略了风花雪月的浪漫。
他们坐在洱海边,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湖水,扎西梅朵靠在陈源梓的肩膀上,轻轻地说:“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陈源梓握住她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
一路上扎西梅朵带着母亲的指骨,陈源梓带着相机,他们一起记录下沿途的每一份感动。
眼看着粉丝数量就要突破400万了,有一天,扎西梅朵突然跟陈源梓说她要回西藏一趟。
扎西梅朵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眷恋:“妈妈的指骨该回家了。等我回来,我们就……”
可是她的话还没说完,命运就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扎西梅朵去机场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
在救护车尖锐的警笛声中,扎西梅朵紧紧握着陈源梓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他说:“答应我,用天葬送我走……”
陈源梓含着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陈源梓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抱着扎西梅朵的遗体回到了西藏。
天葬师见到陈源梓的第一眼,就微微皱起了眉头,语气凝重地问他:“你确定要这么做吗?亲眼目睹爱人的天葬,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陈源梓的心里猛地一颤,可他想起扎西梅朵曾经说过的话:“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她最后的心愿。
按照藏族的传统,天葬前需要准备三天。
第一天夜里陈源梓独自守在扎西梅朵的身边。
四周一片寂静,静得让人心里直发慌。
陈源梓坐在床边,眼睛死死地盯着扎西梅朵的脸,仿佛想要把她的样子刻在心里。
突然他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那声音有些低沉,又带着一种莫名的诡异。
陈源梓心里一紧,打开门一看,只见十几只秃鹫正静静地站在附近的树上。
它们身形庞大,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光,让人不寒而栗。
天葬师不知何时也来到了陈源梓身边,神色凝重地说:“它们提前来了,这说明亡者的灵魂在召唤它们。”
陈源梓听了,心里一阵刺痛,他默默祈祷着,希望扎西梅朵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
第二天,寺庙里的喇嘛们开始为扎西梅朵诵经。
那低沉而悠扬的诵经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人从心底感到震撼。
一位年迈的喇嘛在诵经的间隙,悄悄走到陈源梓身边,小声对他说:“我感觉到她的灵魂还在这附近徘徊,她似乎还有未了的心愿……”
第三天,听到这句话,陈源梓心里一阵刺痛,整晚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他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脑子里一直在想,难道扎西梅朵真的还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他努力回忆着和扎西梅朵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想起她说过要在自己粉丝破400万的时候告诉他一个秘密。
陈源梓的心里一阵难受,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让他有机会听到那个秘密。
第三天傍晚,天葬师带着几位助手开始为扎西梅朵净身。
陈源梓被安排在外面等候,心里既焦急又忐忑。
他在门口不停地踱步,眼睛时不时地看向屋内,想要知道里面的情况。
突然他听到屋内传来几声低声的惊呼,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天葬师匆匆走了出来,脸色有些异常,他对陈源梓说:“她的身上……有一些特殊的记号……”陈源梓焦急地追问:“什么记号?”
天葬师只是摇了摇头:“明天你就知道了。不过我得提醒你,天葬是最神圣的仪式,一旦开始,就不能中断。无论你看到什么,都要保持镇定。”
凌晨三点,他们开始了上山的路程。
山路上一片漆黑,只有他们手中微弱的酥油灯在黑暗中摇曳,那昏黄的灯光只能照亮脚下一小片地方。
四周不时传来秃鹫的叫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阴森,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越往上走,秃鹫的叫声就越发密集,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
一个助手小声地说:“它们比平常来得多,好像整个雪山的神鸟都聚集过来了。”
陈源梓听着助手的话,心里越发紧张,他紧紧地握着酥油灯的灯柄,手心里全是汗。
天葬台建在山顶最靠近天空的地方。
当他们终于到达时天还是一片漆黑。
借着酥油灯那微弱的光线,陈源梓看到天葬台的四周已经围满了秃鹫,它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就像一群沉默的守卫。
天葬师的声音有些颤抖,他说:“三十年来,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今天一定会发生一些特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