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这是我的礼物,陈叔叔。”林小雨把那个精致的信封递过去,手指微微发抖。

餐厅里的灯光晃得人眼睛发疼,四周亲友的笑声突然变得很远。

陈刚接过信封,眉头皱了一下。

“什么东西?”他问。

小雨没回答,只是看着他。

陈刚拆开信封,眼睛定在那张纸上,脸色忽然变得苍白。

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01

林小雨站在镜子前,抚平衣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

“妈,我这身行吗?”

王丽放下手里的口红,转身看着女儿,眼睛亮了起来。“行,当然行!我女儿穿什么都好看。”

小雨穿着一条新买的浅蓝色连衣裙,衬得她肤色更加白皙。这条裙子是王丽特意为了今天的升学宴买的,花了小半个月的利润。

“爸...陈叔叔回来了吗?”小雨问,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王丽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他说会准时到的,你别担心。”

十二年了,小雨始终叫不出那声“爸”。最开始是叫“陈叔叔”,后来试着叫“爸爸”,得到的只是陈刚僵硬的点头。

再后来,她干脆又改回了“陈叔叔”。陈刚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好像这样大家都自在些。

客厅里的挂钟滴答作响,小雨不自觉地数着秒数。陈刚说过会来参加她的升学宴,但她始终不确定。

在她的记忆里,陈刚从来没有主动参加过她的任何活动,无论是小学的六一演出还是初中的毕业典礼。

门铃响了。

小雨和王丽同时转头看向门口。进来的是王丽的妹妹王芳,手里提着礼物盒。

“我的乖侄女在哪呢?考上北大了不得了啊!”王芳一进门就高声喊道。

小雨勉强笑了笑。她其实考的是北京理工,不是北大,但她知道在亲戚眼里,能考上北京的学校都差不多。

“小雨,你爸呢?”王芳环顾四周。

“他...他一会儿来。”王丽代女儿回答。

小雨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深呼吸。她的手伸进口袋,触到了那个信封的边缘。这个信封里装着她准备了两个月的东西,是今天的关键。

她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对不对,但她需要一个答案。

陈刚最终还是来了,甚至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十分钟。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一瓶酒。

“你来了。”王丽迎上去,低声说,“谢谢你能来。”

陈刚点点头,目光扫过客厅,最后停在角落里的小雨身上。他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恭喜。”他干巴巴地说,递过一个红包。

小雨接过红包,没有立刻打开。“谢谢陈叔叔。”

陈刚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小雨看着他的背影,感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疏离感。十二年了,这个男人始终如此,像一个住在家里的陌生人。

餐厅订在小区附近的一家中式酒楼,不算高档但很整洁。王丽提前一周就订好了包间,今天特意多准备了两桌,就怕亲戚朋友来得多。

王丽的担心不无道理。小雨考上北京的大学,在这个县城里算是稀罕事。亲戚们都想来沾沾喜气,顺便看看这个从小没爹疼的孩子是怎么考上名牌大学的。

“小雨真争气啊,王丽你眼光也好,找的第二个老公是工程师,基因好!”一个远房亲戚端着酒杯,笑眯眯地说。

王丽笑得有些尴尬,小雨低头看着盘子里的菜,没说话。

陈刚坐在主桌的位置上,脸上的表情像是戴了一张面具,僵硬而疏离。他应付着亲戚们的恭维,偶尔喝一口酒,目光从不在小雨身上停留超过三秒。

“陈工啊,你女儿这么优秀,你可得好好感谢感谢!”王丽的一个远房叔叔举杯说道。

陈刚的手指在酒杯上收紧了一下。“我没有教育好小雨,她的成功靠她自己。”

小雨猛地抬起头,看向陈刚。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她的成就,即使是以这种不痛不痒的方式。

“哎呀,你太谦虚了!”亲戚们纷纷笑道。

小雨的手又一次摸向口袋里的信封。她问自己是不是该现在就拿出来,但又一次犹豫了。

02

六岁那年,爸爸走了。

小雨记得那天下着雨,雨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和妈妈的哭声混在一起。

大人们说爸爸出车祸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小雨不太明白“再也不会回来”是什么意思,她以为爸爸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每天晚上,她都会趴在窗前,看着小区的大门,期待爸爸的身影出现。但他从来没有回来过。

妈妈哭了很长时间,变得憔悴又沉默。小雨不敢问太多问题,怕妈妈又哭。

两年后,妈妈带回来一个陌生的叔叔,说这是“新爸爸”。

陈刚,妈妈的新丈夫,身材高大,表情总是很严肃。他不怎么笑,也很少说话。小雨试着喊他“爸爸”,但陈刚只是微微点头,眼神闪躲。

那时候的小雨以为,或许再等等,陈叔叔就会像电视里的继父那样,渐渐疼爱她了。

但她等了一年、两年、三年...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

陈刚始终保持着一种礼貌而疏远的态度。他会按时给小雨生活费,会在她生病时送她去医院,会在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签上自己的名字。但仅此而已。

他从不过问小雨的学习,不关心她交什么样的朋友,不参加任何家长会。每次小雨带回优秀的成绩单,他都只是看一眼,然后说一句“还行”。

小雨记得很清楚,四年级的时候,她数学考了满分,兴冲冲地拿给陈刚看。陈刚扫了一眼,说:“数学满分不是应该的吗?”然后继续低头看他的报纸。

那一刻,小雨决定不再把自己的成绩单给陈刚看了。

初中时期,小雨和陈刚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青春期的小雨开始质疑很多事情,包括陈刚对她的冷淡态度。

“为什么你总是对我那么冷淡?”有一次,小雨鼓起勇气问道。

陈刚放下碗筷,表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我对你已经够好了。”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堵住了小雨所有的问题。

妈妈总是左右为难。一方面,她心疼女儿缺少父爱;另一方面,她又感激陈刚能接受她和女儿。

有时候,她会偷偷塞给小雨一些零花钱,说是陈刚让她转交的。小雨知道那是妈妈的谎言,但她从不戳破。

慢慢地,小雨学会了不再期待陈刚的关注和认可。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中时,小雨开始利用周末和假期做家教,赚取自己的零花钱。她想尽可能减轻家里的负担,特别是不想再拿陈刚的钱。

陈刚似乎也松了一口气,两人之间的交流更少了。家里的氛围诡异地平静下来,三个人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各自保持着安全距离。

小雨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环境。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即使没有父爱,她也能过得很好。

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异常艰苦。小雨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自习,晚上熬到十二点是家常便饭。她的眼睛因为用得太多而干涩发红,手腕因为长时间写字而酸痛。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当她看到自己的分数足以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时,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喜悦。

妈妈得知消息后喜极而泣,邻居们纷纷上门祝贺。唯独陈刚,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不错”,然后继续看他的电视。

那一刻,小雨忽然明白,无论她做什么,都不可能得到这个男人的认可和关注。这个认知既痛苦又释然。

但她没想到,命运还为她准备了一个更大的转折。

03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小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天,她在医院门口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我想做个亲子鉴定。”她对导医台的护士说。

护士抬头看了她一眼,有些惊讶。“成年了吗?有预约吗?”

小雨摇摇头。“还差两个月成年。但...我真的需要这个。”

护士叹了口气,递给她一张表格。“未成年做亲子鉴定需要监护人签字。或者,你可以等到成年后再来。”

小雨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拿起笔,在表格上填写了信息。在监护人签名的地方,她迟疑了一下,然后写下了王丽的名字,模仿着妈妈的签名。

她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她别无选择。她必须知道真相。

取样很简单,只需要一点口腔黏膜。难的是如何获取陈刚的样本。

小雨等了两天,趁陈刚洗澡的时候,偷偷溜进主卧室,从他的牙刷上取了样本。

“结果大概需要一周时间。”医院的技术人员说,“我们会通知你来取报告,或者邮寄给你,你选择哪种方式?”

“我来取。”小雨说。她不想冒险让报告被妈妈或陈刚发现。

那一周,小雨度日如年。每天,她都期待着医院的电话,同时又害怕听到结果。

第八天,电话终于来了。

“林小雨女士,您的检测报告已经出来了,可以来医院领取。”

小雨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她找了个借口出门,直奔医院。

拿到那个装着报告的信封时,她差点没勇气打开它。她在医院的走廊里坐了很久,看着那个信封,想象着各种可能的结果。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拆开了信封。

看完报告后,她呆坐在原地,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她把报告装回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在书包最隐蔽的夹层里,然后擦干眼泪,走出了医院。

回家的路上,小雨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真相,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妈妈和陈刚。

最终,她决定在升学宴上揭晓这个秘密。如果要面对真相,至少要让所有人同时知道。这样,没有人能够逃避。

高考成绩出来后,妈妈执意要办一场升学宴。“我女儿考上北京的大学,怎么能不庆祝一下?”王丽兴奋地说,完全无视了小雨的推辞。

陈刚对此没什么反应,只是问了一句:“需要我做什么?”

王丽瞪了他一眼。“你是一家之主,当然要出席,而且要主动一点,知道吗?”

陈刚点点头,表情依旧淡漠。

小雨知道,陈刚这样的性格,是不会主动在宴会上说什么的。但没关系,她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节目”。

为了升学宴,王丽花了不少心思。她精心挑选了餐厅,设计了请柬,甚至还特意买了新衣服给小雨和陈刚。

“妈,其实不用这么隆重的。”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王丽摸了摸女儿的头。“我的女儿这么优秀,当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再说了,这是你人生中的大事,值得好好庆祝。”

小雨知道,妈妈这么做,一部分是为了显摆女儿的成绩,另一部分可能是想借此改善她和陈刚之间的关系。但她不忍心打破妈妈的期望。

升学宴定在七月初的一个周六。那天早上,小雨特意早起,帮妈妈准备各种事宜。她的书包里,那个装着亲子鉴定报告的信封被她重新包装成了一个精美的礼物盒。

“小雨,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紧张啊。”王丽一边化妆一边问道。

小雨勉强笑了笑。“没有啊,可能是因为太兴奋了吧。”

王丽信以为真,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陈刚比预期的时间早了半小时回来,还带了一瓶好酒。“听说李总也会来,这瓶给他准备的。”他对王丽说。

王丽惊讶地看着他。“你今天怎么这么上心?”

陈刚轻咳一声。“毕竟是...家里的大事。”他偷瞄了小雨一眼,又很快移开视线。

小雨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心里更加复杂了。她不知道陈刚今天的异常表现是因为什么,但她决定不改变自己的计划。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王丽看了看表,催促道。

三人一起走出家门,坐上了陈刚的车。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谁都没说话。小雨透过后视镜看着陈刚的侧脸,那张她熟悉又陌生的脸。

很快,他们就要面对一个谁都没想到的真相了。

04

升学宴比想象中的还要热闹。



王丽的亲戚几乎全都来了,还有小雨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以及陈刚单位的一些同事。餐厅的大包间几乎坐满了人,服务员不停地进进出出,上菜倒酒。

小雨坐在主桌的中间位置,左边是妈妈,右边是陈刚。她能感觉到陈刚全身的不自在,他的手指在桌布上无意识地敲打着,眼神不停地游移。

“陈工,没想到你女儿这么争气啊!”一个陈刚的同事举杯说道。

陈刚勉强笑了笑,端起酒杯回敬。“是,小雨很优秀。”他的语气生硬,像是在背台词。

小雨低头看着自己的盘子,食不知味。她的手一直放在口袋里,摸着那个信封的边缘,确保它还在那里。

“小雨,来,阿姨敬你一杯。以后在北京好好学习,别辜负了你爸妈的期望。”王丽的一个同事笑着说。

小雨端起果汁杯,礼貌地回敬。她注意到陈刚在听到“你爸妈”这个词时,身体明显地僵了一下。

整个宴会进行得很顺利,菜肴丰盛,气氛热烈。王丽脸上的笑容一直没停过,她不停地向亲友们介绍小雨的优异成绩和未来的大学生活。

“我们小雨啊,从小就聪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认好多字了。”王丽骄傲地说,“她这次高考,语文128分,数学145分,英语142分,理综265分,总分680分呢!”

亲友们纷纷鼓掌,赞叹不已。

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知道妈妈是为她骄傲,但在这么多人面前被表扬,还是让她感到不自在。

“陈工,你平时怎么辅导女儿学习的啊?给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支支招呗!”一个年轻的父亲问道。

陈刚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干笑两声。“我没怎么辅导过她,都是她自己学的。我工作忙,不太管这些。”

“你太谦虚了!”那位父亲不信,“孩子能考这么好,肯定少不了家长的功劳。”

陈刚的表情有些尴尬,他看了小雨一眼,似乎在求助。

小雨深吸一口气,决定解围。“陈叔叔说的是实话,他确实很少管我的学习。我都是自己安排的。”

餐桌上突然安静了一下。大家都注意到了小雨对陈刚的称呼——“陈叔叔”,而不是“爸爸”。

王丽赶紧转移话题。“来来来,尝尝这个糖醋排骨,这是店里的招牌菜!”

气氛又恢复了热闹,但小雨能感觉到妈妈投来的责备眼神。她知道妈妈不喜欢她在外人面前这样称呼陈刚,但她就是改不了口。

或者说,她不想改口。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进入了尾声。按照当地习俗,该到新生发言的环节了。

王丽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小雨的升学宴。下面,请小雨说几句话。”

小雨看着满屋子期待的目光,内心忐忑不安。她站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握在一起。

“谢谢大家今天能来参加我的升学宴。”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特别要感谢我妈妈,这么多年来一直支持我、鼓励我,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

王丽在一旁偷偷抹眼泪,脸上满是自豪。

小雨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陈刚。“也要谢谢陈叔叔,这么多年来对我和妈妈的照顾。”

陈刚低着头,表情复杂,既有些尴尬,又有些感动。

小雨的手伸进口袋,握住了那个信封。她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



“今天,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整个包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她,好奇她要说什么。

小雨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精心包装的信封,走到陈刚面前。

“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陈叔叔。”她轻声说,双手将信封递给陈刚。

陈刚明显愣了一下,接过信封,有些困惑地看着小雨。“什么东西?”

小雨没有回答,只是示意他打开看看。

陈刚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地拆开了信封的封口。他抽出里面的纸张,开始阅读。

的手开始颤抖,最后甚至拿不稳那张纸。信封从他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陈刚呆立在原地,嘴唇微微张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