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3年河南36岁光棍,迎娶18岁非洲姑娘,新婚夜他却当场愣住了
新婚之夜,烛火摇曳。
阿玛拉坐在床边,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着衣角。
“春阳,有件事,我今晚无论如何都得告诉你……”
来自河南的宋春阳,今年36岁了。
因家境贫寒,为了能多挣些钱,改变命运,他毅然踏上了前往非洲捕鱼的艰辛旅程。
在那他邂逅了18岁的阿玛拉。
阿玛拉对中国文化满怀热忱,两人跨越了年龄的沟壑与文化的巨大差异,一路坚定地走到了今天。
此刻,看着阿玛拉这般模样,宋春阳的心猛地揪了起来。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只见阿玛拉缓缓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胸脯剧烈起伏着,像是在积聚着全身的勇气。
“春阳,有件事我得告诉你。”
“什么事啊?”
阿玛拉向前迈了一小步:“在咱俩关系再进一步之前,我有个秘密,必须得跟你坦白。”
“我……我其实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啥意思啊?”
“我得给你看点东西。”
阿玛拉转过身去,双手微微颤抖着,开始慢慢解开上衣的扣子......
午后,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人浑身难受。
宋春阳在渔船甲板上,手里正忙着修补那张破得不成样子的渔网。
豆大的汗珠一个劲地从额头冒出来,他抬手用那块破旧的毛巾擦了擦,接着又低下头继续干活。
旁边的老刘手脚麻利,正把刚捕上来的鱼分类装进竹篓里,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春阳,你瞅瞅,眼瞅着都36岁的人了,咋还没个成家的打算呢?”
宋春阳手上的动作一下子停住了,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来自河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穷得叮当响。
18岁那年他就一个人南下闯荡,想谋条出路。
25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受伤,落下了下肢瘫痪的毛病。
母亲是个本本分分的农村妇女,守着家里那几亩薄田过日子。
为了照顾父母,他一路辗转,最后在海南的这个小渔村里安了家,靠着出海捕鱼维持生计。
“找什么样的啊?”宋春阳叹了口气,“村里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早都嫁人了。
剩下的,不是嫌我是外地人,就是嫌弃我没学历、没房子。
再说了,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有残疾爹的外地人呢?”
老刘轻轻摇了摇头:“你这人啊,就是太实在。现在的年轻姑娘,就爱听些甜言蜜语,你得学会哄人。”
“我嘴笨,说不来那些花里胡哨的话。”
宋春阳自嘲地笑了笑,手上修补渔网的动作没停。
这些年宋春阳靠着勤劳肯干,倒是攒了些钱,在村子边上盖起了一栋两层小楼,屋里也添置了些基本的家具和电器。
按说在这渔村里他条件不算差,可相亲十几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说到底还是家庭的缘故,让不少姑娘望而却步。
“哎,春阳,听说咱这儿要组织几条渔船去非洲海域作业,为期半年,报酬相当丰厚,你有没有兴趣?”老刘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冷不丁问道。
“去非洲?那么远?”宋春阳愣了一下,显然被这消息惊到了。
“是啊,听说那边鱼多,跑一趟能赚不少钱。凭你的本事,肯定没问题。”老刘接着劝道。
宋春阳陷入了沉思,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那我爹娘咋办?”
“你前段时间不是把他们接过来了嘛,可以请隔壁李婶帮忙照应一下,给点钱就行。
你爹平时也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你娘身子骨还算硬朗,能照顾好自己。”老刘分析得头头是道。
宋春阳心里犯起了嘀咕,他已经很久没离开过父母了,可这次机会确实难得。
要是能多赚点钱,家里日子就能好过些,往后相亲说不定也更有底气。
“行,我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宋春阳咬咬牙,做出了决定。
当晚宋春阳把这决定告诉了父母。
母亲虽然心里担忧,但还是支持儿子出去闯闯;父亲沉默着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对儿子的期许。
就这样简单收拾了行囊后,宋春阳登上了前往非洲的渔船——“远洋号”。
南海的风浪总是来得毫无征兆。
宋春阳站在“远洋号”的甲板上,海风呼呼地吹着他的脸。
船已经离开河南岛十多天了,正朝着非洲东海岸前行。
船上一共有二十多个渔民,大家都是冲着高薪来的。
宋春阳干活不惜力,捕鱼经验又丰富,很快就得到了船长的赏识。
“春阳,你小子真有两下子!这么大的金枪鱼都能一网捞上来!”船长拍着他的肩膀,满脸赞叹。
“运气好罢了。”宋春阳谦虚地笑了笑。
日子在海上一天天过去,平淡却也充实。
白天大家忙着捕鱼;晚上宋春阳就喜欢站在甲板上,望着满天繁星,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他想着这次回去要是能攒够钱在县城买套小房子,再找个能踏实过日子的女人,后半辈子也就安稳了。
两个月后“远洋号”停靠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小港口——巴加莫约。
船长宣布全体船员休整三天,大家可以上岸放松放松。
“兄弟们,这可是异国他乡,都注意安全,别瞎跑,别惹事,明天晚上八点前必须回船!”船长扯着嗓子叮嘱道。
宋春阳跟着几个同伴一起上了岸。
这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
港口附近有个热闹的小市集,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味道。
“走,尝尝当地的美食去!”同伴老王提议道。
几个人找了个看着还算干净的小摊坐下,连说带比划地点了些食物。
宋春阳看着盘子里那些模样陌生的菜肴,心里有些犹豫,可肚子实在饿了,还是尝了一口,没想到味道还挺不错。
正吃得高兴,一个清脆的中文声音从旁边传来:“你们是中国人吗?”
宋春阳转过头,只见一个穿着鲜艳长裙的非洲女孩,正满脸笑意地看着他们。
女孩皮肤黑亮,五官精致,眼睛又大又明亮,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容。
更让宋春阳惊讶的是,她竟然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你……你会说中文?”宋春阳满脸惊讶地问道。
“嗯,我在大学学了三年中文,还去北京交流学习过一年呢!”
女孩一脸骄傲地说,“我叫阿玛拉。”
“我叫宋春阳,他们是我的同伴。”
宋春阳指了指其他几个同样一脸惊讶的渔民,“我们是从中国来的渔民,在这儿停靠休整几天。”
“太好了!我正好能练练中文。你们需要导游吗?我可以带你们在镇上转转,这儿好玩的地方可多了!”阿玛拉热情地提议道。
老王和其他同伴对视一眼,眼神里透着警惕:“不用了,姑娘,我们就在附近随便看看就行。”阿玛拉看出他们的顾虑,笑着解释道:“别担心,我可不是那种坑游客钱的导游。我家就在市集边上开了个小店,卖些手工艺品。要是你们感兴趣,随时欢迎去参观,不收钱的!”
说着她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铺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充满非洲特色的工艺品。
不知为什么,宋春阳对这个热情开朗的女孩莫名有了好感:“谢谢你的好意。明天我们可能会去你的店里看看。”
阿玛拉开心地直点头:“太好了!我明天等你们!”说完,蹦蹦跳跳地跑回自己的店铺。
“春阳,你可得小心点,这外国姑娘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思。”老王好心提醒道。
宋春阳笑着摆摆手:“放心吧,我又不是毛头小子了,能有什么危险?”
嘴上这么说,可宋春阳的目光还是忍不住追随着阿玛拉的背影。
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市集上,这个会说中文的非洲女孩,就像一束光照进他原本平淡孤独的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宋春阳就独自来到市集。
他跟自己说,只是去看看手工艺品,买些纪念品带回去,可心里清楚,他是想见阿玛拉。
阿玛拉的店铺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各类手工艺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木雕、布艺、珠宝、面具……每一件都透着浓浓的非洲风情。
“你来啦!”阿玛拉惊喜的声音从店铺后面传来。
她今天换了一条淡黄色的连衣裙,头发编成精致的小辫,整个人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嗯,来看看有什么合适的纪念品,带回去送亲戚朋友。”宋春阳有些不自在地说道。
“那你来对地方了!”阿玛拉兴奋地拉着他,开始介绍店里的商品,“这些木雕是我叔叔做的,这些手镯是我亲手编的,这些面具代表着不同部落的传统……”
宋春阳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问几个问题。
阿玛拉讲解的时候,眼里闪着光,她对自己家乡文化的那份热爱,感染了宋春阳。
“你的中文说得真好,为什么会学中文呢?”宋春阳好奇地问道。
阿玛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因为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呀!好多中国公司来这儿投资,建铁路、港口、学校,创造了好多工作机会。我想着,要是能学好中文,以后选择就更多了。”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而且,我一直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书,我都读过中文版呢!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又勇敢又忠诚。”
宋春阳惊讶地看着她:“你连这些都读过?”
“那当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丰富了!对了,你喜欢喝茶吗?我这儿有一些从中国朋友那儿收到的茶叶,我们可以一起尝尝。”
没等宋春阳回答,阿玛拉就拉着他来到店铺后面的小天井。
这里摆着一张简易茶几和两把竹椅,地方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阿玛拉熟练地泡起茶,那手法专业得让宋春阳咋舌。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非洲的这个小镇上,会有人对中国茶道这么了解。
“你对中国文化真的很了解。”宋春阳由衷地赞叹道。
“还差得远呢!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去中国生活,亲眼看看长城、故宫、黄山……那些我在书上看到的美景。”阿玛拉眼里满是向往。
两个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文化差异聊到生活习惯,从家乡的风景聊到各自的人生理想。
宋春阳发现,别看阿玛拉比他小了快17岁,可思想特别成熟,有自己的见解。
而阿玛拉也被宋春阳的朴实善良吸引,他的经历虽然平凡,却处处透着担当。
“你父母生病,你就放弃去大城市的机会,留在村里照顾他们,这真的很难得。
”阿玛拉感慨道,“在我们这儿,好多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家乡。”
宋春阳摇了摇头:“没什么,这是我该做的。爹娘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该我照顾他们了,天经地义。”
这一天,宋春阳在阿玛拉的店里待了整整一个下午。
等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了满满一袋子的手工艺品,花的钱远远超出预算。
“明天你还来吗?”阿玛拉站在门口,眼里满是期待地问道。
宋春阳点了点头:“要是你不嫌我烦的话。”
“怎么会!我可喜欢和你聊天了。明天见!”阿玛拉开心地挥手道别。
走回港口的路上,宋春阳的心情格外轻松。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被人理解、被人欣赏的感觉了。
在家乡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渔民,没人会在意他的生活和想法。
可在阿玛拉眼里,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有意义。
接下来的几天宋春阳每天都会去阿玛拉的店里。
他们一起聊天、喝茶,有时候阿玛拉还会带他在镇上逛逛,给他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第三天阿玛拉带着宋春阳回了家。
阿玛拉的父母早年去世,她和哥哥萨拉赫一起生活。
萨拉赫性格内向,话不多,对宋春阳的态度不冷不热,但也没阻止妹妹和他来往。
在阿玛拉家的院子里宋春阳品尝了地道的非洲家常菜。
虽说口味有点重,可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阿玛拉特别开心。
时间过得飞快,眼瞅着“远洋号”就要启航了。
宋春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自己喜欢上了阿玛拉,可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年龄都有差距,未来充满不确定。
晚上阿玛拉送宋春阳回港口的路上,两个人都沉默不语。
“春阳,你……回中国以后,会想我吗?”阿玛拉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宋春阳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阿玛拉:“会,我会很想你。”
阿玛拉咬了咬嘴唇:“那,我们还能再见面吗?”宋春阳沉默了。
他想说会,可又怕这是个没法实现的承诺。
“远洋号”下次来非洲,可能得一年以后,甚至更久。
而且就算再来,他们之间的那些差距依然在那儿——年龄、文化、家庭……
就在这时阿玛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春阳,带我走吧!带我去中国!”
宋春阳震惊地看着她:“你说什么?”
“我是认真的。”
阿玛拉坚定地说,“我一直想去中国,现在,又多了一个更重要的理由——你。”
“阿玛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亲人,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
而且,我只是个普通渔民,生活并不富裕。”
“我不在乎。”阿玛拉紧紧握住宋春阳的手,“我只知道,这几天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愿意为了这份快乐冒险。”宋春阳的心怦怦直跳。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年纪了,还能遇到真爱,更没想到,这份爱会来自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非洲姑娘。
“你哥哥会同意吗?”宋春阳有些担心地问。
“萨拉赫尊重我的选择。”
阿玛拉自信地说,“而且,我都18岁了,可以自己做决定。”
宋春阳深吸一口气:“那,我的父母呢?他们可能不会接受你。”
“我会努力学习,努力适应,让他们接受我。”阿玛拉语气坚定,“只要你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月光下阿玛拉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真诚。
宋春阳知道,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好,我带你走。”
宋春阳终于下定决心,“不管以后有多难,我们一起面对。”
阿玛拉激动地扑进宋春阳怀里,眼泪浸湿了他的衣服:“谢谢你,春阳,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当晚宋春阳把这个决定告诉船长。
一开始船长坚决反对,觉得这事不太靠谱。
可看到宋春阳态度坚决,再加上阿玛拉中文流利,对中国文化也了解,船长最后勉强同意了,还帮忙办理了相关手续。
第二天,阿玛拉和哥哥萨拉赫来到港口送行。
萨拉赫看上去很平静,只是嘱咐妹妹照顾好自己,遇到困难就回家。
阿玛拉含着泪拥抱了哥哥,答应会经常联系。
就这样,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阿玛拉登上“远洋号”,开启了她的中国之旅。
“远洋号”踏上归程,甲板上的氛围有点微妙。
船员们仨一群俩一伙,目光时不时地飘向宋春阳和阿玛拉。
有人满脸笑意,拍着宋春阳的肩膀,直言他能觅得阿玛拉这样的伴侣是几世修来的福气;也有人聚在角落,压低声音议论,话语里满是质疑,觉得这段跨国恋太不切实际;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船员,把宋春阳拉到一旁,神色凝重地劝他慎重考虑,异国恋往后的日子怕是很困难。
宋春阳对这些全然不在意,在他心里,阿玛拉的出现,让他原本如白开水般平淡的生活有了色彩。
在航行的日子里,阿玛拉一心融入大家。
在厨房,她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跟厨师学习切菜时,眼睛紧紧盯着厨师的手。
没过多久,她就能像模像样地做出好几道中国菜。
收网的时候,哪怕她手上磨出了水泡,疼得厉害,依然坚持帮忙整理渔获。
遇到风浪,船身剧烈摇晃,许多船员都被晃得晕头转向,阿玛拉虽然脸色苍白,却还是坚守在自己帮忙的位置,努力固定货物。
她这般积极的劲头,渐渐赢得了船员们的认可。
老王满脸羡慕,凑到宋春阳跟前说:“春阳,你小子运气爆棚,阿玛拉这姑娘,勤快、懂事,还会说中文,打着灯笼都难找。”
宋春阳嘴角微微上扬,没吭声,可心里那股得意劲儿都快从眼睛里冒出来了。
随着船离海岸线越来越近,宋春阳心里的担忧也越来越重。
一天晚上海风轻轻吹着,宋春阳和阿玛拉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隐隐约约能看到的陆地,宋春阳先开了口:“阿玛拉,等回到我老家,可能很多人会对你评头论足,你要有心理准备。”阿玛拉靠在船舷边,眼神坚定,说道:“我懂,咱俩肤色不一样,文化背景也不同,肯定会引人注意。但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宋春阳紧紧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我肯定一直陪着你。”
阿玛拉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藏在心底的疑惑:“你爸妈能接受我吗?”
宋春阳沉默了一会儿,如实说:“说实话,我也不确定。我爸妈都是很传统的农村人,以前连外国人都没怎么见过,更别说非洲人了。不过他们盼着我能幸福,时间长了,应该能理解。”阿玛拉重重地点点头:“我肯定努力,让他们喜欢我。”
两个月后“远洋号”稳稳停靠在港口。
宋春阳拿到了丰厚的报酬,加上之前攒的钱,手头宽裕了些。
当务之急,是安置好阿玛拉,让父母接受这个外国儿媳。
宋春阳先带着阿玛拉去县城。
在服装店阿玛拉仔细挑选中式服装,一件素雅的旗袍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穿上后身材显得格外好看。
宋春阳看呆了,忍不住夸赞:“阿玛拉,这旗袍太适合你了,真漂亮。”
阿玛拉有点不好意思,轻轻转了个圈,“真的吗?我还怕我这肤色穿不出旗袍的美呢。”
宋春阳满眼宠溺:“别瞎想,你穿什么都好看。”
买完东西,两人找了家餐馆,品尝河南特色美食。
阿玛拉吃得很香,还不时向老板请教菜是怎么做的。
饭后他们坐车回到临高县的小渔村。
车还没到村口,宋春阳就紧张起来,他知道阿玛拉的肤色在这个很少有外人来的村子里,肯定会引起轰动。
果然他们一进村,村民们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孩子们好奇地跟在后面,大人们站在门口,小声议论着。
“那是春阳吧?他旁边那个黑人姑娘是谁啊?”
“听说他出海去了非洲,该不会是把人家姑娘拐回来的吧?”
“这么黑,怎么就看上了呢?”
各种议论声钻进宋春阳耳朵里,他握紧阿玛拉的手,轻声安慰:“别怕,别管他们。”
阿玛拉挺直腰板,脸上挂着微笑,虽然听不懂村民在说什么,但那些异样的目光让她明白自己并不受欢迎。
到了家门口,宋春阳深吸一口气,推开院门。
母亲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听到动静转过身,看到阿玛拉的那一刻,手里的衣服掉在了地上。
“娘,我回来了。”宋春阳的声音有点发颤。
母亲愣在原地,眼睛睁得大大的,说不出话。
“这是阿玛拉,我在非洲认识的,她是我女朋友。”宋春阳赶紧介绍。
阿玛拉用不太熟练的河南方言打招呼:“阿姨好,我叫阿玛拉。”
母亲这才回过神来,眼里满是震惊:“春阳,这是咋回事?这姑娘是……”
“娘,阿玛拉是坦桑尼亚人,会说中文,对中国文化也了解。我们在非洲相处得很好,所以我把她带回来了。”
宋春阳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些。
这时父亲坐着轮椅从屋里出来,看到阿玛拉,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你这混小子!怎么带个黑人回来?”父亲大声斥责,声音传遍半个村子。
“爹!别这么说阿玛拉!”宋春阳又气又急。
“你是不是糊涂了?找不到中国媳妇,就找个外国的,还是个黑人!你让咱家的脸往哪儿放?”父亲情绪激动,脸涨得通红,手指颤抖着指向阿玛拉。
阿玛拉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对话,但能感觉到老人的排斥,她紧紧抓着宋春阳的手,有些慌张。
“爹,您先别生气,听我解释。阿玛拉人好又懂事,还会说中文,她愿意来中国,就是为了和我在一起。”宋春阳试图让父亲冷静下来。
“我不管她有多好,一个外国女人,能适应咱们这儿的生活?能照顾好你爹娘?能帮你撑起这个家?你想过以后吗?”父亲一连串地质问。
母亲走上前,拉住宋春阳的手,小声说:“春阳啊,娘不是反对你找对象,可这姑娘和咱们差别太大了,语言不通,习惯也不一样,以后日子不好过。”
“娘,阿玛拉会说中文,也愿意学咱们的习惯。再说了,我都38岁了,能有人真心跟我过日子,我就满足了。”宋春阳苦笑着说。
母亲看看阿玛拉,又看看儿子,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宋春阳坚定地点点头。
母亲摇摇头,转身回屋。
父亲冷哼一声,让邻居推着轮椅回房,“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院子里只剩下宋春阳和阿玛拉。
阿玛拉小声问:“你爸妈是不是不喜欢我?”
宋春阳连忙摇头:“不是不喜欢你,他们就是一时接受不了,给他们点时间,会好的。”
可接下来的日子,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压抑。
父亲基本不和阿玛拉说话,母亲的态度虽然有所缓和,但还是有所保留。
村里流言蜚语不断,好多人专门跑到刘家,就为了看看这个非洲媳妇。
阿玛拉努力适应新环境,学做中国菜,学说河南话,帮忙做家务,照顾老人。
她的勤劳善良慢慢打动了宋春阳的母亲,可父亲的态度还是很强硬。
一个月后宋春阳决定和阿玛拉办婚礼。
这个决定再次惹恼了父亲。
“你真要娶这个黑女人?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父亲气得浑身发抖。
“爹,我心意已决,阿玛拉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我不会放弃她。”宋春阳态度坚决。
“你这是要把我气死!”父亲用力捶着轮椅扶手。
宋春阳跪在父亲面前:“爹,求您了,就算不祝福我们,也别反对。这么多年,我什么时候任性过?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
父亲扭过头,不愿看儿子。
婚礼前一天,母亲悄悄找到宋春阳:“春阳啊,你爹嘴上硬,其实心里已经有点松动了。他看到阿玛拉这么勤快,对他也孝顺,心里多少有些改变。明天你的婚礼,他会去的。”
宋春阳眼眶红了:“谢谢娘。”
婚礼当天,村里礼堂布置得喜气洋洋。
宋春阳早早起来,仔细收拾自己。
当看到父亲坐着轮椅出现时,他眼眶一热。
父亲虽然从头到尾没说话,但他的到来,让宋春阳心里踏实了许多。
礼堂里村民们有的真心祝福,有的纯粹是来看热闹。
阿玛拉穿着洁白的婚纱,美丽动人,可脸上满是紧张。
婚礼进行中她总是走神,时不时看向宋春阳,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敬酒的时候,宋春阳注意到阿玛拉的异样,凑近轻声问:“是不是累了,感觉你不太对劲?”阿玛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可能人太多,有点紧张。”
宋春阳安慰道:“别担心,很快就结束了。”
晚上宾客都走了,宋春阳和阿玛拉回到布置好的新房。
阿玛拉坐在床边,双手不停地揪着裙摆,眼神游移不定。
宋春阳坐到她身边,关心地问:“是不是不适应,还是对婚礼不满意?跟我说说。”
阿玛拉深吸一口气:“春阳,有件事我得告诉你。”
“什么事?”宋春阳疑惑地看着她。
阿玛拉站起身,表情严肃:“在咱俩关系再进一步之前,我有个秘密得跟你坦白。”
宋春阳心里一紧,不知道即将面对什么。
“我……我其实不是你以为的那样。”阿玛拉咬着嘴唇,像是下了很大决心。
“什么意思?”宋春阳更加困惑了。
"我得给你看点东西。"阿玛拉转过身,慢慢解开了上衣的扣子。
宋春阳顿时紧张起来,不知所措:"你、你这是要干嘛?"
阿玛拉没有回答,只是继续脱去了上衣,就在那一刻,宋春阳当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