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明时节雨纷纷,老坟新土话沉痛。
每年这个时候,活着的人来到逝去之人长眠的地方,带着思念,带着祭品,也带着各自心中难言的秘密。
祭祀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活人之间无言的较量。
就像那些埋在土里的人一样,有些情感和往事,看似尘封,却从未真正远去。
01
徐嘉宁坐在客厅沙发上,一边擦拭着皮鞋,一边看着妻子林莉收拾行李。今年清明节他们要回林莉的老家祭祖,这是结婚三年来第二次在清明节回林家。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车票买好了,祭品准备齐全了,林莉还特意烤了饼干送给她那爱吃甜食的父亲。
“明天早上七点出发,坐九点的高铁,中午就能到我爸妈那了。”林莉一边收拾衣物一边说。
“好。”徐嘉宁点点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他把擦好的皮鞋放进鞋盒,动作轻柔小心。
这时,徐嘉宁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妈妈”二字。徐嘉宁按下接听键,话筒里传来母亲徐桂芝急促的声音。
“嘉宁,明天你们回莉莉家扫墓对吧?”徐桂芝的声音有些颤抖。
“是啊,妈,怎么了?”
“我想跟你们一起去。”徐桂芝停顿了一下,“不过我想先去咱们家的墓地,扫完墓再跟你们去林家。”
徐嘉宁愣住了。一周前他就陪母亲去扫过墓了,按理说不需要再去。林家在南方小城,而徐家的墓地在郊区的另一个方向,先去扫墓再去林家,时间上会很紧张。
“妈,咱们不是上周就去扫过墓了吗?”
“我知道,但是...我就是想再去一次。”徐桂芝的声音听起来很不对劲,“儿子,你就答应我这一次,好不好?”
挂了电话,徐嘉宁把情况告诉了林莉。林莉的眉头皱了起来。
“奇怪,阿姨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每年清明不都是自己去扫墓的吗?而且你们上周才去过。”林莉放下手中的衣物,“这样会耽误我们去我家的时间,我爸妈还专门准备了午饭等我们呢。”
徐嘉宁揉了揉太阳穴:“我也觉得奇怪,但妈妈听起来很不对劲,声音都在发抖。这几天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看不出来啊,前天我还去看过她,挺正常的。”林莉叹了口气,“那你想怎么办?”
徐嘉宁犹豫了一会:“要不我们提前出发?六点就走,先去陪妈扫墓,然后再赶去你家?”
林莉明显不太高兴,但还是点了点头:“那好吧,我给我妈打电话说我们可能会晚点到。”
徐嘉宁看着妻子的背影,心里有些愧疚。他知道林莉是为了照顾他的感受才同意的。林莉一直都这样,表面温柔体贴,但内心有着自己的原则。这一点,他既敬佩又有些害怕。
夜里,徐嘉宁翻来覆去睡不着。母亲的异常表现让他感到不安,这绝不是什么寻常的事情。母亲一向是个坚强倔强的女人,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几乎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也很少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今天电话里的颤抖,让他想起了父亲刚去世那段时间母亲的样子。
身边的林莉已经睡熟了,呼吸均匀。徐嘉宁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心里涌起一阵暖意。结婚三年,林莉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家的感觉。虽然林莉和母亲之间偶有小摩擦,但总体来说,两人相处还算融洽。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02
清晨六点,徐嘉宁和林莉驱车前往徐桂芝的住处。天空阴沉,细雨飘落,仿佛也在为那些长眠地下的人流泪。
徐桂芝已经站在楼下等候了,她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套装,手里抱着一个看起来很旧的檀木盒子。看到儿子和儿媳的车停下,她缓缓走过来,脸上没有平日里见到儿子时的喜悦。
“妈,这么早就下来等了?”徐嘉宁接过母亲手中的包,帮她拉开车门。
徐桂芝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默默地坐进了后排座位。她的脸色苍白,眼神有些恍惚。
“阿姨早上好。”林莉转过身打招呼,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早,莉莉。”徐桂芝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她把那个檀木盒子紧紧抱在胸前,像是在保护什么珍贵的东西。
“妈,那是什么?”徐嘉宁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道。
“一些祭品。”徐桂芝简短地回答。
车子驶入高速公路,雨势渐大,雨刷有节奏地摆动着。车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闷,徐桂芝一反常态地沉默不语,时不时地长叹一口气,目光始终盯着窗外。
林莉试图活跃气氛:“阿姨,您看这雨下得正是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嘛。”
徐桂芝只是微微点头,没有接话。
一个小时后,车子驶出高速,来到郊区的山路上。随着墓地越来越近,徐桂芝的情绪似乎越发不稳定,她的手指紧紧扣住那个檀木盒子,指节泛白。
“前面有个小超市,我去买点祭品吧。”徐嘉宁说着,把车停在路边。
“等等。”徐桂芝突然说道,声音出奇地清晰,“我需要特定的东西,你帮我买黄纸、一瓶白酒,还有那种带龙纹的香。”
徐嘉宁有些疑惑:“妈,咱们家不是从来不用这些东西吗?爸在世的时候也说过,他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
“今天不一样。”徐桂芝的语气不容反驳,“就按我说的买。”
徐嘉宁下车去买东西了,林莉和徐桂芝单独留在车里。雨声敲打着车窗,两人之间的沉默显得更加尴尬。
“阿姨,您今天看起来不太舒服,是有什么心事吗?”林莉试探着问。
徐桂芝抬起头,看了林莉一眼,眼神复杂。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莉莉。”
“特殊?是有什么纪念日吗?”
“算是吧。”徐桂芝的目光再次飘向窗外,“有些事情,埋得再深,到头来还是要面对的。”
林莉感到一丝不安,她从未见过婆婆这副模样。往日里强势的婆婆今天像变了一个人。
徐嘉宁回来了,他拎着一袋子东西上了车:“都买齐了,妈,我们现在去爸的墓地吧。”
“不,先去别的地方。”徐桂芝说,“按我指的路线走。”
03
墓园里,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只剩下零星的雨点从树叶上滴落。墓道两旁的草木青翠,散发着雨后的清新气息。清明时节的墓园并不冷清,三三两两的人们提着祭品,来祭奠自己的亲人。
徐嘉宁以为母亲会直接去父亲的墓前,但她没有,而是带着他们走向墓园的另一侧,一个相对偏僻的区域。这里的墓碑看起来年代更为久远,苔痕爬上了石碑的边角。
徐桂芝停在一块保养得很好的墓碑前,上面刻着“赵家之墓”几个大字。徐嘉宁和林莉面面相觑,他们从未听说过家族中有姓赵的亲戚。
“妈,这是谁的墓?”徐嘉宁小声问道。
徐桂芝没有回答,她轻轻地把檀木盒子放在地上,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封泛黄的信和一张老照片,还有一些干花和小物件。她小心翼翼地取出这些东西,摆放在墓前,然后点燃了香。
徐桂芝的动作流畅而熟练,仿佛已经做过无数次。她的眼神专注,表情虔诚,与平时祭拜丈夫时的那种例行公事式的态度完全不同。
“赵、赵伯伯,我来看您了。”徐桂芝的声音很轻,但足以让徐嘉宁和林莉听见,“我带着您朝思暮想的人来了。”
徐嘉宁皱起了眉头,他从未听母亲提起过什么“赵伯伯”。他想问清楚,但看母亲神情恍惚的样子,又不敢打断。
林莉看了看手表,已经九点多了,他们错过了原定的高铁。她轻轻拉了拉徐嘉宁的袖子:“我们约好了中午到我家的,再这样下去,恐怕要迟到了。”
徐嘉宁点点头:“妈,快十点了,我们是不是该去爸的墓了?然后我们还要赶路去林莉家。”
徐桂芝摆了摆手,示意他别打扰:“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她跪在墓前,低声说着什么,时而哭泣,时而微笑。徐嘉宁和林莉只能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墓前的照片被吹到了林莉的脚边。她下意识地弯腰捡起,看到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和一个英俊的男子,站在一栋古朴的校舍前。仔细一看,那个女子竟然是年轻时的徐桂芝,样貌虽然青涩,但那双特别的眼睛不会认错。
林莉翻过照片,背面写着“永不相忘,1985”。她惊讶地看向徐嘉宁,递给他看。徐嘉宁也愣住了,他从未见过母亲年轻时的这张照片,更不知道照片中的男子是谁。
徐桂芝察觉到他们的动作,猛地转过头,看到儿子和儿媳正盯着照片。她的脸色一变,急冲冲地站起来,一把夺过照片。
“你们在干什么?这是我的私人物品!”徐桂芝的声音陡然拔高,满是怒意,与刚才的悲伤判若两人。
“妈,我们只是看到照片被风吹到了,帮您捡起来。”徐嘉宁解释道,“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这张照片?”
“这不关你的事!”徐桂芝将照片紧紧攥在手里,声音颤抖,“有些事情你不需要知道。”
林莉从未见过婆婆如此失态,心中更加疑惑。这显然不是普通的朋友关系,照片背后的字迹和徐桂芝现在的反应都表明,这个人对她意义非凡。
气氛一时间十分尴尬,徐嘉宁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只能轻声说:“妈,我们还要去爸的墓前祭拜,时间不早了。”
徐桂芝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平复情绪。她最后看了一眼墓碑,将照片和信小心地放回檀木盒中,然后点了点头:“走吧。”
他们来到徐建国的墓前,与刚才相比,徐桂芝的态度显得冷漠许多。她机械地上了香,放了几样祭品,草草地鞠了三个躬,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林莉看出徐嘉宁的困惑和难过。她知道丈夫很敬爱父亲,看到母亲这样敷衍的态度,他心里一定不好受。她悄悄握住了徐嘉宁的手,给他一丝安慰。
徐嘉宁感受到妻子的体贴,回握了一下,但眼神依旧黯淡。他不明白今天的一切,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异常,不明白那个陌生的墓碑和照片意味着什么。
04
祭拜完徐建国,三人准备离开墓园。徐桂芝似乎松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没那么紧绷了。她甚至主动提出:“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林家吧,耽误你们的行程了。”
林莉正想回应,话还没出口,她突然看到徐桂芝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眼睛直直地盯着墓园入口的方向。林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一位穿着深色大衣的男子正缓缓走来,年约六十多岁,气质儒雅,手中拿着一束白色的菊花。
“走,我们换条路出去。”徐桂芝低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
但已经晚了,那位男子已经看到了他们,并且明显认出了徐桂芝。他的脚步顿了一下,眼睛瞪大,满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