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战中丢失了亳州城的西北军将领的孙殿英因为其部队保存完整,反而成为了各方军阀争相招揽的重要人物,尤其引起了晋系军阀阎锡山部的重点关注。晋系军阀为了对孙殿英进行招揽,为此特地举行酒宴欢迎孙殿英的到来,在酒宴上可谓高朋满座,到场的都是山西地区的军政大员,而大家也知道这一宴会的目的,也纷纷开始对孙殿英进行吹捧。



民国盗墓贼

孙殿英作为民国时期的小军阀头子,其一生都在不断的改换门庭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在其职业生涯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作为东陵大盗挖掘了慈禧的陵墓。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钱,没有钱也当不了军阀,也组织不起军队,这一点孙殿英是明白的。在最早开始的时候,孙殿英属于西北军冯玉祥麾下,原本有这样一个大的派系靠山讲道理应该吃喝不愁,但是问题就在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发迹于西北地区,那里土地贫瘠民生凋敝经济落后,根本不能像东部地区的军阀那样有大量的资金,所以他们的部队也过得格外艰苦,甚至军饷都成问题。



也正是这个原因,孙殿英才会带领部队发掘了慈禧太后的陵墓,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孙殿英发掘了慈禧太后甚至是乾隆皇帝的陵墓,这一消息自然引起了晚清遗老以及其他文化学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向当时的民国政府抗议,要求对此人进行严惩。而孙殿英也知道自己这一次算是捅了大篓子,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想来想去孙殿英认为只有当时作为南京政府的当家人蒋介石能够替自己摆脱这一劫难,于是就将自己获得的奇珍异宝大量送往南京,对蒋介石夫妇进行贿赂。果然钱花了是有真的有用,在孙殿英的金钱攻势之下,南京国民政府对于他盗墓这件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而孙殿英对于这件事在后来西北军通电全国反响的时候还拿出来,他说自己当年是被南京政府压迫交出了财物而将原来的真相进行了歪曲大肆鼓动,在西北军中获得士兵的同情和认可从而高举反蒋旗帜。

改换门庭如喝水

在中原大战中孙殿英作为西北军冯玉祥麾下的一支重要力量把守亳州城,然而面对蒋介石的攻势,孙殿英最终还是弃城撤退。亳州城丢掉了,但是因为孙殿英手中部队保存相当完整,反而成为了己方争相争夺的重要力量。



虽然冯玉祥此时和阎锡山是盟友,但是阎锡山对于冯玉祥麾下的这支力量还是颇为心动。于是在孙殿英从亳州撤退之后,特地派人设宴款待孙殿英。

阎锡山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想要通过宴会上进行高层的拉拢,从而改变孙殿英的阵营。于是这一次宴会也是高朋满座,晋系军政大员也是到了不少,大家按照阎锡山的意思,在见到孙殿英之后也是对其极尽吹捧。



阎锡山麾下大将商震曾经跟孙殿英有过交往,对于孙殿英的为人他最清楚不过了,但是尽管看不上这位满脸麻子的西北小军阀,但是碍于阎锡山的意思,在此次宴会上他还是违心地对孙殿英进行吹捧。一身书卷气的商阵在酒宴上站起来对孙殿英恭维道:“魁元兄一身正气,有勇有谋,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啊!”



然而孙建英能够在民国乱世中撑到现在,自然也不是三岁小孩子不是几句好话就能哄得了的。虽然阎锡山安排了如此多的高层进行游说,但是他依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虑。果然不多久后,中原大战以东北军张学良入关武力调停蒋介石获胜而结束。孙殿英抓住时机向东北军示好,反而又成为了张学良麾下的一支杂牌部队。



孙殿英的这支杂牌部队在1933年的长城会战中,虽然也没有顶住日本人的进攻,但是相对来说已经做出了说的过去的表现。孙殿英在民国乱世中的生存法则就是遇强而栖,但是也正是这种投机的想法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竟然不顾民族大义投向了日军阵营。

虽然在抗战结束之后,孙殿英又投向了蒋介石,甚至又在蒋介石的任命下成为华东地区的军政大员,但是他的人生中永远都落下了极为不光彩的烙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