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闵行公安分局华坪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文虎,再获殊荣——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此前,他已揽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15年扎根社区、默默奉献的最高褒奖。
华坪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文虎在社区内开展反诈宣传
时间拨回到1月10日,第五个人民警察节,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王文虎与徒弟付小飞并肩而立。随着红绸缓缓落下,“王文虎工作室”的牌匾在众人瞩目中展露真容。同事们的笑声随之响起:“这下‘飞虎队’要扩编了!”
原来,“飞虎队”是同事们结合师徒二人名字起的昵称。从军营到警营,身着“橄榄绿”换成“藏青蓝”,这对师徒在街头巷尾,书写着一段动人的社区“劳模”民警故事。
华坪路派出所民警王文虎与徒弟付小飞一起在社区开展消防演练
初到派出所实习,付小飞跟着王文虎的日子,满是辛苦。他们整日“泡”在社区,走访孤寡老人、入户进行安全宣传、调解邻里纠纷……久而久之,付小飞觉得师父太“轴”,认“死理”。居民随口提楼道灯坏了,他当天就协调物业检修;居民家里飞进蝙蝠,他也会上门帮忙驱赶。面对徒弟的疑惑,王文虎总是笑着说:“社区里哪有那么多‘大案要案’,不就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嘛,我们不管谁管呢?”
社区民警要求“五个半天下社区”,可在付小飞眼里,师父王文虎至少做到了“七个半天”。剩下的时间,只要居民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他必定及时回应、帮忙解决。孤老赵阿婆常说:“有王警官在,我就很安心。”有一次,赵阿婆突发疾病,第一时间拨通了王文虎的电话。那个夜晚,王文虎全程守护,陪着赵阿婆度过了危险期。
一个雨夜,付小飞在值班室望着窗外的雨幕,转头看见王文虎正往身上套雨披。还没等他开口劝说,师父已经冲进了雨里。两个小时后,王文虎浑身湿透地回来,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说:“老张早上接到陌生电话,我生怕他被骗,白天他在工地,只有夜里能碰到人。”
华坪路派出所民警王文虎在辖区商铺内检查消防情况
这一幕,让付小飞想起自己“出师”后的一次经历。当时,辖区有居民投诉楼上噪音扰民,他连续三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气得在办公室抱怨。王文虎没说什么,只是带着他等到入夜,终于等到业主回家,耐心沟通后,成功解决了这起纠纷。
付小飞负责的辖区包含“大零号湾”区域,企业众多,涉及一些用工、合同等经济纠纷。一次,面对员工的质疑“这事你们不管,谁来管?”付小飞一时语塞。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师父常说的话。于是,他静下心来,倾听各方诉求,最终促成企业和员工达成赔偿协议。慢慢地,他发现,和群众接触得越多,赢得的信任就越多,解决问题也就越顺利。
师徒二人还有个特别的习惯——下班后相约跑5公里。这不仅是放松身心的时刻,更是他们的“学习课堂”。跑步时,付小飞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王文虎分析矛盾的关键所在,不少解决问题的好点子,就是在这奔跑中“诞生”的。
当被问到做社区民警有什么技巧时,王文虎笑着说:“哪有什么巧办法,靠的就是一双‘铁脚板’,一步一步走出平安路。”窗外,梧桐新绿盎然,此时付小飞正带着新警走街串户。这场关于“守护”的接力赛,永不停歇,一代又一代的民警,将继续在社区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供稿:区公安分局
编辑:吴俊艳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