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算法为骑手规划最短路径,当黑板上的板书与教案上的红批注交织成教育年轮,当加油枪上的指纹与方向盘后的里程表共同丈量着中国的地理纵深——这个劳动节,我们以学术为镜,凝视职业生态的万千褶皱。从手术室的无影灯到物流园区的电子围栏,从乡村诊室的听诊器到互联网大厂的代码丛林,这份书单汇集17本基于田野深描的职业研究,用民族志的显微镜与社科理论的广角镜,解构那些被KPI、生存哲学与时代浪潮重塑的职业基因。每一页都是劳动者的史诗:他们既是社会机器的螺丝钉,也是自己命运的总工程师。

职业伦理与执业行为:社会变迁中的城市医疗职业研究


姚泽麟 著

2024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4498-5

近年来,我国医学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本书基于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扎根田野工作,引入历史视角,加强理论反思,对我国城市医疗职业群体的职业伦理与执业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书中既有对诸如“职业伦理”“病人角色”等核心概念的梳理和反思,也有对现实情境中的职业伦理和执业行为的考察;既有对当代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描述和分析,也有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下对医生职业伦理变迁的考察。本书不但有助于把握医疗职业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而且对于理解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类医疗职业亦有所裨益。

大卡车:公路货运业与美国梦的幻灭


[美]斯蒂夫·维斯利(Steve Viscelli) 著
孙五三 译

2024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4390-2

本书作者经过100多次深入访谈和历时多年的系统观察,并以卡车司机的职业身份投入货运工作近半年。他用亲身经历与学术洞察,展示了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和真实的生活境况,对货运业的工人权益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探讨了近几十年来美国货运业的变革如何影响长途卡车司机和他们所代表的“美国梦”。

中国乡村医生:职业生涯与群体肖像


孙秀林 王天夫 游睿山 等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3382-8

在新中国的宏伟画卷上,有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他们是乡村医生,农村居民健康的“守护人”和乡土社会卫生医疗体系的“守门人”。深入了解乡村医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对于我们理解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传化慈善基金会的资助支持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23年通过线上电子问卷与线下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乡村医生群体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调查。本书立足于此项大规模社会调查的材料,运用量化数据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群体肖像、职业发展、工作内容、收入状况、村民就医选择、基层医疗体系等多个侧面,详尽描述了乡村医生这一职业群体的生存状态。本书不仅仅是对乡村医生这一群体的记录,更是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中国软件工程师:工作、生活与观念


王天夫 闫泽华 孙百承 等

2024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3080-3

“中国软件工程师调查”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的委托,于2023年针对我国软件行业相关从业者开展的研究课题,旨在深入了解我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生活与观念,以期保障其劳动权利,改善其生活条件。

在调查的基础上,本书对软件工程师群体的工作情况、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深度解析,展示了该群体的多重身份和丰富面向,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以及他们在构建数字社会中的独特贡献。同时,本书描绘了世界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概况,继而探讨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和相关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建设路径和机制,阐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在当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当加深对于相关人才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培育和支持政策。

乡村职业经理人与共富乡村实践


邱泽奇 等著

2024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3332-3

人才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乡村职业经理人作为乡村经营的专业人才,带动村民通过经营实践,盘活乡村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建构以村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及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探讨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如何参与乡村经营并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案例分析,本书系统梳理了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共富乡村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反思了既往由外部力量驱动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了内外资源链接的内生发展路径的优势,从“多主体合力”和“数字化赋能”两个维度提炼了乡村产业兴旺与共富乡村实践的有效机制,并剖析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在共富乡村实践中扮演的角色。

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与社会流动


张文宏 等著

2024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3112-1

本书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聚焦于高校教师的收入与住房分层、职业流动、主观地位认同、社会网络、科研压力与产出、工作满意度、生活方式与健康、工作与家庭、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信心、社会公平感、安全感、社会信任等方面,重点分析高校教师的社会流动与综合获得感的关系,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获得感的若干政策建议。本书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与社会流动”的最终成果。希望能够在促进高校教师合理的社会流动过程中有效提升其获得感,并在促进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方面提供前瞻性、建设性的理论分析思路和政策建议。

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


朱迪 崔岩 郑少雄 高文珺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036-1

本书关注骑手的世界。称其为世界,是因为在骑手所受困于其中的“系统”之外,他/她们还有宽广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他/她们在这些领域里捍卫生计安全、寄放情感依托、建立社会联结,并建立起自己作为“神圣”劳工的主体性。本书主要基于大规模全国性问卷调查,力图呈现骑手群体的人群画像及其就业、家庭、消费、社会态度等特征。此外,我们精心选拔了50多名善于共情的青年知识分子,去观察、访谈乃至实践骑手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的理解和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些鲜活的资料上的。本书还对促进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促进就业减贫和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就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医师:群体特征与工作状况


闫泽华 吴英发 王天夫 等著

2023年4月出版

ISBN:978-7-5228-0741-6

“中国医师调查”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于2020年12月针对我国医师群体开展的自主课题,旨在全面和深入了解医师群体的基本情况、群体诉求,以及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医疗观念等。本书正是在此次调查基础上写作而成,希冀能够对医师诊疗过程和考核体系被迫“嵌入市场化”的现象进行反思,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参考,为全社会重建对医师的崇高职业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助力“医者仁心”和“尊医重卫”的医患互动环境的最终形成。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 No.5:城配·冷链·跨境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022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1288-5

本书是《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系列的第五部,也是该系列的收官之作。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展示专门从事同城配送的卡车司机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第二篇为从事公路冷链运输的卡车司机群体,他们需掌握比普货运输更多的技术,但其劳动过程受到更为严密的监控,展示出其与公司/车队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篇主要以中国—老挝的跨境运输为例,揭示出跨境运输是一种基于境内运输又与境内运输存在诸多差异的特殊的劳动形态,而跨境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具有“小集体化的原子化”等特征。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4:挂靠制度·志愿者·卡车县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021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9500-3

本书为前三部《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的续集,共分三篇。第一篇探讨挂靠制度,分析了挂靠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日后可能的演变,揭示了挂靠企业和卡车司机各自的收益、风险和行动策略。第二篇为“志愿者”,刻画了公路货运业“公益天使”的志愿行为,特别关注其精神世界所展示出的志愿者的动机、困境与感动。第三篇“卡车县”描述了江西高安县域条件下公路货运业的基本状况,描绘了从个体卡车司机到大小汽贸物流商等各色“卡车人”的群像,并且试图借助社会学的综合性视角对其崛起和运作的基本逻辑加以解读。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 No.3:物流商·装卸工·女性卡车司机


传化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019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5804-6

本书重点呈现的主题包括物流商、装卸工和女性卡车司机三者。物流商不仅包括日益衰落的信息部(“黄牛”),也包括规模不等的物流企业,还包括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并日益壮大的物流平台,其深刻影响着卡车司机的生计;装卸工则在货物运输的起点和终点两端深度介入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他们借助于操弄“寻租游戏”来实现自己在货场上对卡车司机的支配;女性卡车司机则通过“去性别化”的工作实践,呈现了打破职业性别隔离的各种策略,提供了探寻职业性别平等的范本。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2:他雇·卡嫂·组织化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018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3974-8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旨在对中国3000万卡车司机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组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本书是对卡车司机调查研究的深化与拓展,通过对他雇司机的调查研究,试图展示较为完整的卡车司机的分类;通过对卡嫂的描述与分析,试图展现男人世界中两种性别之间的关系架构与女性的重要角色;通过对卡车司机组织化的阐述与分类,试图探寻卡车司机“虚拟团结”背后更广泛的意义。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传化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018年3月出版

ISBN:978-7-5201-2303-7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是传化公益慈善研究院(筹)于2017年度开始立项的自主课题,旨在对中国3000万卡车司机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组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本书较全面地勾勒出我国卡车司机群体基本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详细描述并分析了他们的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卡车司机群体工作的制度背景,并且面对卡车司机群体所面临的若干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对策建议。

熟悉的陌生人:快递员的日常工作和劳动过程


张杨波 著

2020年8月出版

ISBN:978-7-5201-6787-1

面对不利的现实条件(客户相对分散且不确定在场)和快递公司正式制度的双重约束,快递员在日常收派快件的过程中,通过与各类客户发展熟人关系,适当软化了快递服务合同,这被称为服务合同约束软化。服务合同约束软化既能提高快件收派的时效性,又能化解客户投诉带来的快件收派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结构不稳定和多元化约束机制的条件下极易发生,是我们了解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析视角。

诗歌为道:关于“打工诗人”的社会学研究


刘畅 著

2019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01-5478-9

本书通过分析打工诗人的诗歌创作活动,理解其面对自身结构性处境的方式,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动中个体面对结构性处境的应对之道(参与塑造社会秩序的方式)以及自我建构的形态,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文学写作活动的意义。本书着重于从社会学视角对打工诗人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分析其面对自身结构性处境的方式,以此探讨中国社会变动中个体自我建构的形态和参与塑造社会秩序的方式。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研究


李敏 著

2019年7月出版

ISBN:978-7-5201-4756-9

教师在工作中能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本书从国外工作投入感研究的发展与最新进展着手,尝试对中学教师的工作投入感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对一线校长和教师的访谈,深入探讨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工作投入感对工作绩效产生的作用等。这既可以丰富工作投入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怒放的地丁花:家政工口述史


高欣 编著

2016年5月出版

ISBN:978-7-5097-8918-6

当家政工人越来越成为城市家庭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股柔韧力量时,家政行业随之成为“朝阳产业”,但家政工人群体仍因带着几分神秘而被猜疑。真正的家政工人,尤其是家政女工,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她们是如何看待家政工作,又是如何以一己之力撑起雇主和自己的两个家庭?在这本口述史中,来自全国三地的家政女工为您讲述自己的故事,揭开家政工的神秘,解开人们的猜疑,呈现真实的家政人生。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李 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