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
你的权益“守护者”
1234
有人辛辛苦苦工作好几个月,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
却遭遇了拖欠工资的情况;
有人每天加班加点,
却从未享受应有的加班费;
有人莫名其妙地被公司辞退,
却因为没有证据而无处伸张正义……
这些情况很可能就是因为
缺失了一份重要的保障——劳动合同。
案情回顾
2020年7月1日,Z公司出具《授权书》,授权刘某以公司名义在某铁路X标段路基附属工程中签署投标书等文件。随后刘某以Z公司名义与R公司签订劳务承包合同,R公司将上述工程承包给Z公司。2020年6月24日,刘某与王某签订劳务合同,将某铁路X标段路基部分附属工程分包给王某施工。2021年3月至9月,王某招录周某、马某在工地务工,从事搬运、清洁等工作。2021年11月1日,刘某在R公司工资表上签字确认周某、马某工资金额,但该笔工资一直未结清,二人多次催讨无果。
2023年3月,检察机关在走访法律援助中心时发现该情况,主动与周某、马某联系,为二人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获取工资表等关键证据材料,并作出支持起诉的决定,最终当地法院采纳了该支持起诉意见并判令王某、刘某向周某、马某二人支付欠薪1万余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不仅明确了薪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更为劳动者在面对劳动争议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在此案中,周某、马某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维权艰难,最终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才拿回工资。
风险提醒:
劳动者如何自我保护?
1
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入职后,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妥善保管合同副本。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增加劳动争议的风险。
2
保存相关证据
不管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都应妥善保存好工作单、工资册、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3
积极主动维权
遇到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必要时可寻求司法机关的支持。
维权途径
在劳动权益保障领域,劳动者常常因缺乏法律知识而面临诸多维权困难,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始终致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类似案例中,检察机关通过以下方式为劳动者提供帮助:
法律支持
检察机关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解答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工伤赔偿等方面的疑问,帮助劳动者明确自身权益和维权途径。
证据支持
检察机关运用自身职权,对案件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引导或依法协助劳动者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权益受损的相关证据。
诉讼支持
经审查符合支持起诉条件的,检察机关将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并制作《支持起诉书》送达同级人民法院,为劳动者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检察官提醒
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入职时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仔细阅读条款,确保权益保障,避免口头约定带来的风险。
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文案:张颖、张洁
编辑:伍舒婷
初审:邹艳华
终审:李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