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张雪泓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为了推动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提质增效,该院创新构建“刑事案件诉前侦查监督模型”,全方位、全流程开展立撤案监督以及侦查活动监督业务。同时,研发了“智检鉴侦”可视化数字平台,实现一键上传数据表格、一触即达案件线索、一屏统揽核查督办,通过“人主机辅”的智能监督模式,有力驱动刑事侦查监督范式创新。


7653c56422fc8214d598ef9ba2a9d03.jpg

图为检察官办案组在操作“智检鉴侦”可视化数字平台开展线索核查工作。

据介绍,以往的侦查监督模式限于个案线索发现,存在分散化倾向,难以形成系统性合力。为此,海淀检察院以刑事诉前场景体系化建设为目标,构建起覆盖刑事案件侦办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网络。立足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强制措施、证据固定等关键环节,逐一设置业务判断规则,开展取证合规性审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融合各节点“小切口”模型,有机串联成业务覆盖广、规则种类多的“大矩阵”。“智检鉴侦”平台则通过接入本地化部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将复杂的检察业务规则编码为可执行的算法语言,引导大模型精准识别案件线索,并输出判断意见,赋能提升案件审查效率与准确性。平台通过设置可视化界面,将办案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数据全部接入,进行汇总分析,实时推送至承办人工作台,实现司法办案即时交互,并通过对监督结果的持续反馈,不断优化算法规则、分析逻辑,形成“越用越精准”的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海淀检察院还通过建立模型矩阵,开展数据的汇总分析,梳理风险高发环节和问题集中领域,开展靶向施治、源头预防,并依托模型构建进一步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检警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有机贯通。

据悉,海淀检察院刑事案件诉前侦查监督模型上架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后,在全国普通犯罪检察条线重点推广,400余家检察院应用成案,并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法律监督模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