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交通支队交警吴扬从警17年,侦办"炸街扰民""别车寻衅"类案件近百起,累计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300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千万元。他侦破的案件更是屡屡登上"热搜",在车圈成为一名"网红交警"。


17年破案逾万起 多起"热搜案件"都由其一手侦破

吴扬,今年39岁,现任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亚运村大队副大队长、警务技术一级主管。从警17年来,吴扬的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条街巷。当"炸街"摩托的轰鸣撕裂夜的宁静,当恶意别车者的嚣张挑战法律底线,他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近百起疑难案件的侦破背后,是他熬红的双眼与浸透汗水的制服。

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他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道路侦探",从细微的刹车痕迹中还原真相,在模糊的监控影像里锁定关键,累计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300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近期北京青年报报道的"慧忠路十二少炸街""仨女骑手为追焦拍照涉87项违法""27人追焦拍照炸街涉218项交通违法"等登上热搜的案件,都是由吴扬一手侦破。


在几次北青报随行采访的案件中,被抓获的违法驾驶员都是吴扬的"粉丝",就因为他侦办相关案件太多了,在"车圈"里成了一名"网红交警"。


每次吴扬也都会打趣道:"今儿又抓一‘粉丝’。"

吴扬介绍,在办理的各类摩托车炸街案件中,涉案驾驶人基本均存在行程长、轨迹乱、全程不摘头盔,大部分车还存在涉牌违法行为等特点。为迅速查获每一名涉案违法嫌疑人,他根据摩托车炸街案件特点,利用追焦软件中的高清照片发现违法车具备的细节特征,通过号牌遮挡物上灰尘勾勒出的字母轮廓、号牌背面的数字凹痕、车身贴纸字样关联出的详细信息锁定嫌疑人准确身份,成功侦破三萝莉炸街案,涉及各类交通违法87项。27人集体炸街案,涉及各类交通违法218项。由他负责侦破的"十二少"炸街案还被公安部交管局列为"飙车炸街"十大经典案例。


有车辆在隧道逆行、开直播 筛查846辆车绝不放过违法者

"我觉得没有完美的违法犯罪,也不会有无法侦破的案件,因此每当案件侦办遭遇瓶颈时,我都想‘再试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吴扬介绍了一起曾让他头疼不已的案件。

2023年9月12日15时许,朝阳交通支队接群众举报在慧忠隧道内有三辆小客车违停、逆行、开直播,路面警力赶到现场时涉案车辆已经驶离,且隧道内无监控,报警人也无法提供准确车辆信息,案件一时陷入连违法车都无法确定的僵局。


"在隧道内违停、逆行,这是严重危害到所有行经此地的交通参与者安全的一件事儿,十分恶劣。尤其他们还开直播,更是嚣张,证明他们就没把别人的生命安全当回事儿,绝对要找到他们。"吴扬在了解了案发现场及查看监控分布情况后,提出利用隧道进出口监控逐车梳理进出时间,找出通过时间异常车辆的方法。后吴扬根据民警巡逻及报警时间,确定了时长2个小时的案件可能发生时段,后通过梳理该时段内通过隧道的846辆车,发现3辆同品牌小客车驶入隧道后长时间未驶出,由此确定了违法嫌疑车;接下来,吴扬通过查找并调取三车到达前后其他途经社会车辆行车记录仪的方法,固定了三车在隧道内违法滞留期间,违停、逆行等违法行为的证据。最终,顺利查获景某等六名涉案人员并依法给予处罚。

洞察心理巧妙侦办"变装"肇事逃逸案、袭警案

作为一名警察,吴扬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犯罪心理学、审讯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并在案件办理中加以合理运用。

在侦办今年2月10日发生在容创东路的电动自行车"变装"肇事逃逸案过程中,面对案发区域无监控,受害人仅能提供有限线索的不利情况,吴扬结合案发时间、区域,反向分析肇事嫌疑人行为动机,准确判断出其出行目的应为从案发区域北侧居住区前往案发区域南侧上班,并在两名嫌疑人在无监控区域分开、并变装逃离导致线索再次中断后,再次通过心理分析,做出两名嫌疑人必会从五环下跨桥离开案发区域的判断。后通过两人挂断电话的时间,成功从监控画面中重新准确识别出已分开、变装逃离的两名嫌疑人。


在2023年9月22日的袭警案中,面对具备专业知识的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认自己存在闯卡主观故意时,吴扬通过途经社会车辆行车记录仪及民警执法记录仪录像,逐帧还原案发经过,确认嫌疑人具备看到民警及管制设施、提前变更车道条件,并根据车道宽度、民警站位及嫌疑人车辆位置分析出嫌疑人驶入管制车道后与民警距离极小,这些铁证迫使嫌疑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顾民警拦截违法驶入管制车道,并在极近距离内从民警身边加速经过,存在闯卡的主观故意。最终,此份调查笔录作为检法机关给嫌疑人定罪的关键依据,获得了案件主诉检察官"细致严谨、环环相扣"的评价肯定。

"鲁米诺"试剂血液反应 侦破零口供案件还伤者公道

吴扬平时喜欢摄取各种类型的知识,虽然大部分时间用知识丰富自己,但也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2024年9月4日,在朝阳区民族园路的两辆电动自行车事故案中,伤者向右倒地,头骨左侧却存在点状骨折,应为尖锐硬物磕碰致伤。但因天色较暗、监控清晰度不足,事故车上未发现接触痕迹,且肇事者否认与伤者接触,但是吴扬从伤者的伤口形状判断,车跟伤者大概率有接触。案件一时遭遇瓶颈,面临事实无法查清的窘境。吴扬想起曾在刑侦技术资料中看到的"鲁米诺"试剂,这种能在血液被擦拭后让微量血迹发出荧光的"科学之眼"。

当蓝色的荧光在电动自行车隐蔽处幽幽亮起,这个测试撕破了肇事者的谎言。

他说:"交通事故现场就是立体教科书,而破案的关键,往往藏在专业之外的知识储备里。"

24小时待命的"背包客" 里面装着办案"秘密武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每次随行采访办案过程时,吴扬总是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他肩头、后背被汗水浸出背包的形状,他每次到现场也绝对会背着。

"案子不等人,我得随时准备好。"吴扬打开这个包一一介绍,里面装着侦查、破案常用的电脑、手电、望远镜、约束带、介绍信、调动通知书、传唤证以及一些办案时偶尔会用到的"秘密武器"。带着这些东西,吴扬随时能出现场,调录像,随时能去抓捕嫌疑人,迅速地开展工作,随时投入战斗。

这个包,让他成为同事眼中的24小时待命的"背包客"。只要一个电话,吴扬就能拎起背包,立刻出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吴扬也在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并善于将高科技、新手段运用到交管工作中:2020年,吴扬作为无人机操作员及现场勘查员代表北京交警参加了公安部交警系统大练兵比武竞赛,获无人机操作及制图"双百"满分、事故勘查科目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全国交警系统训练标兵"称号;此外,吴扬还多次参加北京市公安交管局"金点子"暨公安交管改革创新大赛,其中"事故法制大数据考核分析表"及"多维侦查手段办理炸街案件技战法"等项目多次获奖。2025年他当选"北京榜样 最美警察"第一季上榜人物,并荣获交管局级首都公安青年榜样荣誉称号。

"我经常会换位思考,一起案件对民警来说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于当事人的家庭来说却是比天还大的事。我虽然是一个办案民警,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我代表的是整个警察集体。"吴扬说。

通讯员 李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