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记者 杨雪莹 摄

重庆市2025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

暨第二届劳动教育课程博览会在江津召开

4月29日,市教委在江津区举办重庆市2025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暨第二届劳动教育课程博览会,总结全市劳动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构建高质量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大会以“聚焦课程 整体联动 纵深推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为主题,来自全市教育领域的200余位代表齐聚江津,共同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会议现场 记者 杨雪莹 摄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督学、市教育学会会长邓沁泉介绍学会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江津区政府副区长冯在文致辞。

会上,江津区教育委员会、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沙坪坝区树人博文小学校、南川区马嘴实验学校在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实地调研江津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津地禾教学点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重点抓好“五个提升”。一是要提升劳动教育课程化水平,严格落实课时要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探索教学方法,开展劳动教育“晒课”活动。二是要提升劳动教育实践化能力,“一校一案”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加强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岗位)建设,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三是要提升劳动教育职业化认识,认真抓好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场所共享、课程共研、师资共用等方式,构建普职融通新生态。四是提升劳动教育生活化范畴,推动劳动教育回归家庭家务、贴近校园生活、走进社会公益。五是要提升劳动教育开放化氛围,持续组织劳动周活动,抓好校内劳动技能赛事活动和校外劳动观摩体验活动。

会议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全面夯实劳动教育发展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各部门、各系统工作责任,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和实施机制。二是强化三个观念转变,把重点放在学生劳动习惯养成、实用有效的劳动体验上来。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劳动教育教师专兼职队伍。四是强化协同联动,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五是强化督导评价,不断健全劳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努力培养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的时代新人。


▲区域劳动创新成果交流现场 记者 周小烨 摄


▲学生正在进行劳动实践 记者 周小烨 摄





▲学生正在上劳动教育课程 记者 周小烨 摄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在江津四牌坊尚融小学和江津田家炳中学实地观摩劳动教育优质课,实地调研了江南职业学校夹滩校区和江津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津地禾教学点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当天还开展了区域劳动教育创新成果交流和“一校一品”特色劳动课程交流。会议现场亮晒展示了106个市、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程范例。


▲“一校一品”特色劳动课程交流现场 记者 陈俊希 摄



▲参会人员在津地禾教学点参观学习 记者 陈俊 希 摄

近年来,江津区围绕“劳动教育+乡村振兴”等重点方向,积极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模式,通过“集中+分散”教学开发100余门校本课程,构建劳动教育、心理、法治“三课同上”体系;依托江南职业学校基地,整合“校家社”三方资源,初步形成具有江津辨识度的“劳动美、生活美”113+N劳动教育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钟尧 周小烨 陈俊希 杨雪莹

通讯员: 王咏梅

编辑:李婉龄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