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四十年前,我选择孤身一人,抚养两个失去双亲的侄子。
村里人常说,"福顺啊,你这是何苦呢?"
我总笑着回答:"血浓于水,他们长大了自会记得我的好。"
谁知风烛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让我在病榻上听见了他们的真心话。
原来,人心比纸薄,人性比秤明。
01
那是一个秋雨连绵的下午,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我正在地里忙活,听到消息后,铁锹直接掉在了泥里。
大哥李福寿和大嫂在去县城的路上,摩托车被一辆大卡车撞了,人当场就没了。
我魂不守舍地赶到医院,只看到两具冰冷的尸体和医院走廊上哭得撕心裂肺的两个孩子——李强九岁,李军七岁。那一刻,我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疼。
"二叔...爸妈去哪了?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们?"李军扯着我的衣角,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我蹲下身,把两个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感受着他们小小的身体在我怀中颤抖。
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这两个孩子,我李福顺要替大哥将他们抚养长大。
回家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商量孩子的去处。
"福顺啊,你还年轻,才二十五岁,正是该成家的年纪,怎么能带两个孩子呢?"老母亲满脸担忧地说。
三弟李福禄接话:"是啊,大哥,你一个单身汉带俩孩子,以后谁还嫁给你?不如把孩子分给我们兄弟几个一起养。"
我摇摇头:"孩子已经失去父母,如果再被分开,对他们的伤害太大了。我是他们的二叔,这个责任我来扛。"
"你想过没有,养两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你那点工资够吗?"老母亲眼中含泪。
我坚定地回答:"够不够我会想办法,大哥大嫂走得突然,他们的孩子我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反对声中,我接过了抚养两个侄子的重担。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一决定会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的日子,我过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白天在村办砖厂上班,晚上到镇上摆摊卖些小百货。为了省钱,我把老房子收拾出来,和两个侄子一起住。
李强和李军刚来的那段时间,经常半夜哭醒,喊着爸妈。每当这时,我就抱着他们,轻声安慰:"二叔在这里,二叔会一直在这里。"
起初,我不懂怎么照顾孩子,连最基本的饭菜都做不好。李强吃了我做的饭,皱着眉头不说话;李军则直接吐了出来,哭着要妈妈。我心如刀绞,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我开始向邻居王大婶讨教做饭的技巧,学习如何照顾孩子。
慢慢地,我学会了做可口的饭菜,学会了缝补衣服,学会了照顾生病的孩子。每天下班后,我总是匆匆赶回家,生怕孩子们饿着冷着。晚上,等孩子们睡着后,我才到镇上去摆摊。
冬天的夜市特别冷,我的手冻得通红,但想到家里的两个孩子,再苦再累我也甘愿。有一次,李强发高烧,我抱着他连夜赶到乡医院,在输液室守了一整晚。看着他苍白的小脸,我暗暗发誓,无论多辛苦,我都要把这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日子虽然清苦,但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心里也有了些许慰藉。李强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李军活泼好动,但也聪明伶俐。村里人都说,这两个孩子有出息。
"福顺,听说杨家姑娘对你有意思,不如见见?"邻居王大婶经常给我介绍对象。
我总是笑着推辞:"孩子还小,我哪有心思谈对象。等他们大点再说吧。"
其实,我心里明白,我的青春已经献给了这两个孩子。村里的姑娘谁会嫁给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一次,李强回家看到我正在数钱,眼神充满好奇:"二叔,你在干什么?"
"数钱啊,下个月你们要交学费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李强低下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二叔,如果没钱,我可以不上学的。"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当晚,我抱着两个孩子,郑重承诺:"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二叔一定会供你们上大学,将来有出息。"
从那以后,我更加拼命地工作。砖厂的工资不高,我就到处找零工。天不亮起床去砖厂,下班后去工地搬砖,晚上再去镇上摆摊,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村里人都说我傻:"福顺,你图个啥?人家亲生父母都未必这么拼命。"
我只是笑笑,心里却很清楚:我不能让大哥大嫂在地下失望,更不能让两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02
那些年,每到交学费的时候,总是家里最紧张的时刻。我记得李军上高二那年,正好赶上砖厂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咬咬牙,把祖辈留下的老房子抵押了出去,才凑齐了学费。
"福顺,你这是何必呢?老房子可是你的退路啊!"村里人都说我傻。
我只是笑笑:"房子可以再有,孩子的学业耽误不得。"
李强初中毕业那年,考了全乡第一名。校长亲自来家访,说李强是块好料子,应该继续读书。我心里无比自豪,暗暗发誓,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他上大学。
李军虽然学习不如哥哥用功,但他心灵手巧,特别喜欢鼓捣电器。初中时,他就能修收音机和电视机,在村里小有名气。看到他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我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一台二手电脑。看着他如获至宝的样子,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头发悄悄变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每当看到李强和李军取得的成绩单,我总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回报。李强考上了县城的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关系进了县城的事业单位;李军虽然高考失利,但在技校学了计算机,毕业后在市里找了份工作,后来自己开了小公司,搞电脑维修。
看着两个侄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些年的辛苦付出,总算没有白费。我期盼着他们能成家立业,让我这个老光棍也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李强二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姑娘叫王芳,在医院做护士。两人相处半年后决定结婚。作为长辈,我自然要操办这场婚事。
"二叔,结婚的事情您不用操心,我自己来安排就行。"李强劝我。
我拍拍他的肩膀:"这怎么行?你结婚是大事,二叔得给你撑场面。"
婚礼前夕,我把积蓄全部取了出来,买了新房子的首付,又添置了一整套家电。
婚礼当天,我穿着唯一一套像样的西装,笑得合不拢嘴。看着李强和新娘交换戒指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仿佛看到了大哥大嫂欣慰的笑容。
两年后,李军也找到了对象,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姑娘叫张玲。我同样倾其所有,为他们操办了婚礼。
婚礼上,李军喝得有些醉,搂着我的肩膀说:"二叔,您放心,等我们发达了,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想着,这辈子没白活,总算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了。以后的日子,有他们在,我也不怕孤独终老了。
李强和王芳结婚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取名李小强;李军和张玲也在婚后第三年生了个女儿,叫李小玲。看着两个小家伙,我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爷爷一样幸福。
有一次,我去李强家看望小强,正好赶上他发高烧。王芳忙前忙后,我也帮着照顾。晚上,当小强终于睡着后,王芳疲惫地坐在沙发上。
"二叔,真是辛苦您了,您年纪大了,应该好好休息的。"王芳递给我一杯热茶。
我接过茶杯,笑着说:"看着小强长大,我就满足了。等我老了,有你们照顾,我还怕什么?"
王芳微微一笑,但我总觉得那笑容有些勉强。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只当是她太累了。
03
日子平静地过去,我也从村办砖厂退了休,每月有一千多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但足够自己生活。闲暇时,我会去两个侄子家看看,带带孩子,帮忙做做家务。
我想,这就是我期待的晚年生活——虽然没有自己的儿女,但有侄子孝顺,还有可爱的小重孙,日子也算充实。
可命运的转折来得突然而猛烈。
那是一个平常的早晨,我正在院子里浇花,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黑,直接倒在了地上。
等我再次醒来,已经躺在了县医院的病床上。医生告诉我,我得了脑梗,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李大爷,您这是小面积脑梗,幸好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不过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配合药物治疗。"年轻的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专业的冷静。
我木然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消毒水味浓重的病房,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惧。这么多年来,我很少生病,更别说住院了。过去都是我照顾别人,如今却需要被人照顾,这种角色转换让我感到无所适从。
邻居王大婶是发现我昏倒的人,也是她叫来救护车。她在医院陪了我半天,帮我办理了住院手续,又连忙派人去通知李强和李军。
"福顺啊,你别担心,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你侄子了。他们知道了,肯定会立马赶来的。"王大婶安慰我。
我对她笑了笑,内心却忐忑不安:治疗费用会很高吧?两个侄子知道后会着急吗?他们会不会来照顾我?
病房里的时间流逝得异常缓慢。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内心期待着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可他们迟迟没来。
直到第三天下午,李强终于来了。他站在病床前,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和不耐烦。
"二叔,您这是怎么了?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这两天工作忙得很,今天好不容易抽空来看您。"
我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头晕,医生说是小脑梗,住院观察几天就好了。"
李强点点头,随后看了看手表:"二叔,我还有个会要开,就先走了。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
说完,他放下一袋水果,匆匆离开了。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我甚至还没来得及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
第五天,李军才姗姗来迟。他一进门就开始解释:"二叔,这几天公司事多,实在抽不开身。您这是住院多久了?花了多少钱?"
听到这话,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笑着回答:"住了五天了,医保能报销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多少。"
李军松了口气:"那就好。二叔,我待会还要回公司,小玲最近也生病了,张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我得赶紧回去。"
看着李军匆忙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伤感。四十年来,我含辛茹苦把他们抚养长大,可现在我生病住院,他们却连半天都陪不了我。
住院期间,李强来了三次,每次都是匆匆来去;李军只来了那一次,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倒是王芳偶尔会来看看我,带些水果和日用品,但也总是待不了多久就走。
那天晚上,我因为头痛睡不着,正准备按铃叫护士,却突然听到门外走廊上传来熟悉的声音。
我的手在空中停住了,那是李强的声音,压低着却依然清晰可辨。
我下意识屏住呼吸,竖起耳朵静静听着。
走廊里,他们刻意压低声音反而让每个字都异常清晰,也正是因为今晚的这番对话,让我终于懂了我这些年有多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