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帖子,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抑郁,为什么老一辈的人很少有心理问题呢?



有位名叫洛琳的心理师回答道,他们并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不表达、不觉察和不被允许有问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生存变成了第一要务。一个连白面馒头都是奢求的年代,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有的没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老一辈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被藏在了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之中,一代代地传了下去。

传到了这代年轻人身上,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大爆发。

其实,如果父母没有心理问题,怎么会养出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呢?



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孩子,自然会想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而一个家庭不幸的孩子,则会宁愿让痛苦停留在自己这一代。

这也是中国父母不愿意承认的一个残酷现实,那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也有父母的一份原因。

不想让孩子吃一遍自己吃过的苦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打算生孩子的,都在想孩子能为自己的带来什么。

不愿生孩子的,都在想自己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只是不想孩子再吃一遍自己曾经吃过的苦。

由于如今生存压力增大,许多年轻人并不能保证能够给孩子一个优渥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环境,大概和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那就是每天都披星戴月地上学,父母没有办法陪伴,变成一个沉默、自卑的人。



长大后,又被迫参与社会评价体制,开始无休止的加班。

这样一眼可以看到头的日子,又何必让孩子来吃一遍这种苦呢?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提出的“低欲望社会”的概念:

指的是当社会压力过大时,年轻人就会慢慢失去物欲、恋爱欲和结婚欲,而选择一种低欲望的生存方式。

有位名为once upon的网友说道,我真的很爱我未出世的孩子,在我没有能力为他铺好人生的路时,不会让他出生在社会的底层。

就算我再努力,依然在社会的底层挣扎。

如果我的孩子出生了,就一定会和我一样经历这些黑暗时刻。

而所谓的曙光,如果我见不到,那么我的孩子也不会见到。



所以,我又何必把他生下来,让他见证这么多的黑暗呢?

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如果生了孩子,那就会大概率变成一个不幸的家庭。

如果不生孩子,自己的薪水,还能让自己过得比较滋润,起码没有什么烦心事。

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

许多催婚的父母,当埋怨孩子不结婚时,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婚姻是不是一地鸡毛?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有的只是抱怨和互相瞧不起。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对爱情没有什么期待。



心理学家Miller曾对生育动机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个体的生育动机受到人格特质和成长经历两方面的影响,这两点都涉及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期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成长经历、成年经历以及人格特质都会共同塑造生育动机。

也就是说,当父母的相处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婚姻并非幸福的。

这会导致两种情况,要么会对婚姻彻底失望,选择不婚不育。

要么内心会极度缺爱,但缺乏识人能力,全身心投入到一段错误的感情之中。

这样的孩子往往生活支点很少,非常容易将自己的全部都押注到爱情上。一旦爱情出现问题,就会走上自杀的道路。

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殉情的孩子,往往是六亲缘浅的人。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无法接受爱情的失去,选择结束生命。



总而言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这代年轻大多数不愿意生孩子,是由于生存压力、精神困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转变等多重因素。

无论年轻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父母尽量给予尊重和支持就好,不必将自己的三观强加到一个成年人身上。

毕竟,到底怎样活着才好,只有年轻人自己才知道。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