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生育率越来越低,2015年到2021年之间,我国陆续放开了二胎和三胎的政策。

许多三十岁的夫妻,都赶上了这趟政策的车,纷纷生了二宝和三宝。

有些夫妻觉得一个孩子已经够了,就依然保持着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

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有人说,我国一直的传统都是多子多福,多个孩子就多份福气。

也有人说,养一个孩子更加轻松,对孩子和父母都好。

其实,不出二十年,独生子女和二三胎家庭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二三胎家庭: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

最近,在网上流传一个话题,叫“江浙沪独生女有多幸福”。

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重男轻女的传统,许多家长都会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当只有一个孩子时,且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地区,就意味着孩子能够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无限宠爱。

这也是为什么“江浙沪独生女”火出圈的原因。

在二三胎家庭中,父母怎样一碗水端平,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睦才是常态

在一个家庭之中,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家庭中的资源和父母的关注就会被分走一份。

也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竞争关系。



然而,弗洛伊德也指出,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是绝对的敌对关系。

当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时间更长、互动更多时,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变得深厚。

有些父母在生第二胎时,就会遭到大宝的反对,得给大宝做很久的思想工作。

二宝、三宝出生之后,又要时时刻刻注意着一碗水是不是端平了。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好或坏,其实全看父母怎么引导。

如果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双标,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自然会深厚。

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个伴

在二、三胎家庭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少会感觉到孤独。

无论做什么事,身边都会有个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陪伴。

有些事情孩子不愿意告诉父母,也会偷偷告诉兄弟姐妹。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和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学会如何分享、如何表达等等技能。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轻而易举地得到所有父母的爱和家庭的资源。

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从来不会有分享的概念,很容易发展为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



同时,由于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孩子往往会在沟通能力稍显欠缺。

这也提醒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这方面的培养。

上海教育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乐于分享的比率为67%;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这一比率为43%。

同时,在注意力竞争的方面,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的语言表达需求比独生子女家庭的高出35%。

这也说明,孩子能够通过和兄弟姐妹的交流,来提高沟通能力。

在养老上,二三胎家庭更有优势

我国传统中有个非常朴素的观念,那就是“养儿防老”。

在养老这一方面,无论怎样争议,二三胎家庭总会比独生子女家庭更轻松。

以我奶奶家为例,在那个年代,并没有生育政策,老人多数有三四个孩子。

每当我奶奶生病,其中一个孩子就能当即请到假,直接开车送我奶奶去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子女们轮流来照顾。既不会无法照顾老人,也不耽误工作。

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成年之后不仅要独自承担起父母的养老,父母一旦有个病痛,也请不起几天的长假。

心理学家针对这种家庭模式,提出了一个“4-2-1”的家庭模型。

“4”指的是祖父母与外祖父母,“2”指的是自己的父母,“1”指的则是独生子女。



在这个家庭模型中,处在最底层的独生子女,随着父母年龄增大,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除非自身家底殷实,否则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养老确实是个难题。

总而言之,独生子女家庭和二三胎家庭各有优势,但在养老问题上二三胎家庭却更加轻松。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养老上的压力差距,会越来越大。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