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象学视域下学生表现性学习实践研究》,梳理总结前期成果,科学规划后续研究方向,无锡市新吴区新华实验学校课题组成员带领全校教师,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为课题的纵深推进铺开崭新篇章。
2024年12月23日,无锡市新吴区新华实验学校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象学视域下学生表现性学习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五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学校课题组的科研态度和实践价值,并从课题研究的选题价值、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的实施性等方面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从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三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把脉和指导,并给予可行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帮助课题组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重留存每一份珍贵的过程资料,从教学设计到学生的课堂反馈,从教研活动记录到教学反思,都将成为研究的重要素材。教师们及时总结教学策略,并将其提炼为理论,积极撰写论文,为后续研究报告和案例论文集的编写筑牢根基。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课题组积极探索 AI 技术与表现性学习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智能教学分析系统,实时捕捉学生课堂表现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画像,精准定位学习难点。系统生成的个性化学习画像,既包含知识掌握图谱,亦勾勒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助力教师精准把握个体学习需求,创设更具沉浸感与反思性的表现性学习场景,推动教学回归 “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本质。
基于教育现象学 “回到事物本身” 的核心理念,课题组深度挖掘作业设计中的具身性与情境性,让学习回归真实生活体验。以“绿色环保小卫士”项目为例,在小学低年级,通过简单的环保手工制作、儿歌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则深入学习环保知识,科学课上探究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危害,语文课上撰写环保宣传文案,美术课上创作环保主题海报。
在教育的星河中,新华实验学校课题组以现象学为舟,以实践探索为帆,在表现性学习的研究航道上稳步前行。接下来,课题组将继续凝聚智慧、深耕细作,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让教育现象学视域下的表现性学习在更多课堂绽放光彩,书写教育科研的崭新篇章。(图片由新华实验学校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