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

2025年4月29日下午,在莘庄工业区内,正在开庭审理的是一起涉及出售破解工具及盗版软件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汇聚多家科技企业与研发中心,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创新高地。本次开庭审理的案件关乎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这也正是近年来园区企业关心的问题,旁听席上坐满了来自工业区的企业代表。

庭审直击

售破解工具、盗版软件获利3.8万余元?

2021年至2022年期间,被告人刘某通过微信群接龙、某宝店铺等渠道,向他人售卖某品牌RDV系列软件的破解工具及盗版软件。其行为包括:售卖破解工具:利用微信群接龙方式销售RDV4.0、5.0注册机等软件破解工具,销售金额3.8万元;提供盗版软件:通过店铺寄送“加密狗”破解工具及安装包,向买家提供破解版软件,销售金额3.86万元。

2024年1月,公安机关在其住处查获大量“加密狗”、软件安装包等作案工具。

公诉机关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刘某已认罪认罚等理由要求从轻处理。


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刘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采取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措施,并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计算机软件,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其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综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认罪悔罪态度等,最终以被告人刘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以案释法

构建技术创新的法治边界

“情节较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一般属于民事案件的范畴。但是,如果行为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且有证据证明其系以营利为目的的,就会触犯刑法,构成刑事犯罪”,庭审结束后,主审本案的王瑞法官开展释法宣讲。


计算机软件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具有高沉没成本、易复制性及网络传播迅捷等特征,容易被他人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就本案而言,犯罪根源在于经济逐利性、法律意识淡薄、技术能力异化的多重叠加:一、低成本高收益驱动:通过制作低成本的破解工具(如注册机、“加密狗”),利用微信群、电商平台快速销售,短期内非法获利3.8万余元;二、法律认知缺失:误以为网络隐蔽性可逃避监管,缺乏著作权保护的意识;三、技术能力异化:作为技术从业者,其过度专注破解的“技术挑战性”,甚至引以为傲,漠视法律边界,将规避授权机制的行为工具化,却未意识到对著作权人权益的实质破坏。

总而言之,对开发者来说,技术创新需尊重知识产权,故意规避技术保护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对消费者来说,使用盗版软件不仅可能面临民事侵权,还可能因软件漏洞导致隐私泄露、数据安全等问题;对平台来说,电商平台需要加强审核,及时下架涉破解工具商品,避免成为犯罪“帮凶”。

司法守护

为科创生态保驾护航

“此案是司法机关打击技术型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标志性案例。”被告人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破解工具及盗版软件,涉及“注册机”“加密狗”等规避技术措施的侵权手段,属于典型的互联网时代技术型著作权犯罪,此类犯罪模式具有技术隐蔽性与传播扩散性双重特征,不仅直接导致软件权利人经济损失,更通过低价销售,破坏软件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对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形成严重威胁,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本案的典型性体现在融合了技术侵权、网络犯罪的多重维度,通过巡回审判高效判决,既能维护中小企业的技术型创新成果,又呼应了莘庄工业区等高新技术园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需求。”闵行区人民法院知产团队负责人施蕾说到。


“此次巡回审判选址莘庄工业区,彰显了司法机关‘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司法理念,既是司法机关对区域产业特点的精准回应,也是国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缩影。通过巡回庭审的方式‘以案释法’,既打击了技术型犯罪行为,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合规指引,助力营造尊重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结束后,园区企业纷纷点赞。

巡回庭审是闵行区人民法院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工作方式之一,择期、应景是闵行知产巡回庭审的特点。

择期:每年4月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闵行法院的巡回庭审都会如期开进园区。目前已经在闵行虹桥、莘庄、江川地区开展了多次巡回庭审,旁听人员覆盖了南虹桥商务区、莘庄工业区、大零号湾科创园区的企业。

应景:选择与企业经营关联密切的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倡导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理念。目前巡回案件类型涵盖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的适用、对工业软件实施破解、盗卖行为的处罚、代理商真假混售的认定等与企业经营密切关联的法律问题,实现庭审-宣判-释法-宣教一体化的巡回模式。

来源: 今日闵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