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达州市某装饰公司员工如往常一样去上班

却发现公司大门紧闭

老 板不知去向


就这样

12人失业了

接下来

找老板要工资

成了他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而这趟讨薪之旅

却因老板林某某的一次次恶意逃匿

变得 非常艰难

金蝉脱壳:一场精心设计的脱身计划

林某某的跑路,并不是偶然。

就在短短3个月前的2月20日,林某某通过精心设计的股权协议,将公司法人变更为前妻吕某某,自己则以“业务顾问”身份实际控制公司。

这一“脱壳术”背后,是其拖欠12名员工64558元劳动报酬的事实——在明知无力支付工资的情况下,为避免员工讨薪,林某某第一时间变更了联系方式,连夜逃离了达州。

猫鼠游戏:无视改正指令,竟还是惯犯?

15天后,林某某在广安被找回,亲笔签署了达川区人社局向其装饰公司发出的《限期改正指令书》,承诺7日内清偿全部欠薪。然而这份载有具体金额、加盖执法印章的文书,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其在签字后12小时内注销全部联系方式,再次逃匿。

更恶劣的是,林某某在次年1月筹集了一笔资金,以朋友的名义在平昌县又开设了一间设计公司,同样的故事又一次上演,公司经营不善,他拖欠30名员工20余万元后逃匿。

罪与罚:穿透皮包公司的法律利剑

面对林某某的恶意欠薪,在员工们感到又气愤又绝望之际,达川区人社局将该案移交至公安部门,无疑,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铁腕打击。

4月22日,该案在达川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林某某当庭如实供认罪行,并承诺将通过自己务工所得在一年内还清所欠薪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最终,林某某因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庭审现场)

法官提示:

遭遇欠薪,劳动者维权的“三重法律保障”

行政救济

第一时间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通过《限期改正指令书》固定欠薪证据。

刑事控告

若用人单位以逃匿、转移财产等方式恶意欠薪,可要求劳动部门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追偿

即使公司“空壳化”,仍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实际控制人、出资人等责任主体承担连带责任。

供稿:洪 柳

编辑:洪 柳

审核:张 强

签发:唐文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