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以“青天揽星河 浦江共逐梦”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成功举办。活动由青浦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建管委联合主办,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挺,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栋林出席并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商飞工程总师、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陈勇以“大飞机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国产大飞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前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研究院院长刘伟亮教授则围绕“赋能低空飞行的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出了低空飞行与商业卫星融合应用的创新思路。
招商推介中,青浦工业园区将依托“双轨交”交通网络、2000亩储备用地及“北斗+低空经济”产业赛道,打造低空智造核心承载区。青浦工业园区集聚了普惠发动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法荷航空、华测导航、一电航空、众之诺等龙头企业。未来还将立足园区新材料优势,联动新能源产业,重点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轻量化合金、固态电池、高精度导航芯片等相关企业;聚焦航空部件制造与维修、卫星装备细分赛道,推动航空及低空产业链升级;借助北斗导航等相关产业基础,引进工业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活动中,“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海蜂水陆两栖飞机生产制造基地”“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青浦园)”“天巡者空天飞艇研发生产”四个标志性项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
论坛环节以“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为主题,由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研究院院长刘伟亮主持,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学院、上海青浦航空产业协会、顺丰科技等专家,围绕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大飞机带动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低空飞行器适航审定体系构建,商业卫星、低空飞行器、应用终端等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场景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提出商业卫星赋能“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多元应用场景开发建议。
当前,青浦区正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构建“3+3+3”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未来,青浦将聚力“政策赋能、协同创新、开放共赢”,加快研究低空经济专项扶持政策,深化与高校合作,构建“场景+技术+人才”的融合创新生态,打造涵盖整机研制、零部件制造、场景应用、保障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记者:魏阜龙(首席)
摄影:魏阜龙(首席)
编辑:沈逸清
责任编辑:张强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