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被瑞幸咖啡“杀熟”了:自己与同事在同一家门店购买同款咖啡时,价格却相差6元。此外,在购买了“咖啡自由卡”之后,自己反而比未购买会员的同事每次多支付2—3元。
对于不同用户点单出现价格差异的原因,记者联系瑞幸咖啡相关负责人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4月29日,记者打开瑞幸咖啡官方App实测点单看到,不同账号在同一家门店购买同款饮品,价格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以瑞幸咖啡的经典产品“生椰拿铁”为例,新用户在享受“首杯优惠券”之后,可以9.9元购买,而老用户下单价格则在10.9元至13.9元不等。
除了生椰拿铁外,橙C美式、冰吸生椰拿铁等多款产品均有上述价格差异现象。记者搜索社交平台看到,不少消费者均反映过被“杀熟”的经历,“刚开始补贴的时候每周都有9.9元,现在普遍是13.9元,几乎没有9.9元的券了,没有就不喝了呗”“别说用不同账号下单了,同一个账号在不同时间段下单,价格也经常变来变去。”
对此,部分网友表示,价格差异可能是因为平台商家为了吸引新用户而推出多种优惠政策。“不同账号价格有别,或许是平台发券、抵扣情况不同,除了买咖啡外,订酒店、打车也有类似的情况。”“倒也不是在乎这几块钱,就是有种被当成‘冤大头’的感觉。”“新老用户都是顾客,希望瑞幸咖啡可以一视同仁地发放优惠券。”
记者致电瑞幸咖啡客服询问原因,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每个人的优惠状态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账号上领取的优惠券和优惠方案进行购买。优惠券是随机发放的,与购买次数无关。”
咖啡爱好者陈女士表示:“我现在已经不喝瑞幸了,从他家最初的大范围9.9元补贴且优惠券覆盖多款饮品,到现在只能买限定的几款,再到后来领取9.9元优惠券的方式越来越麻烦,加上价格总是有变动,消费体验很不好。在同等价位下,可以选择其他咖啡品牌,性价比更高的有库迪咖啡、幸运咖,或者口感更好的manner、M Stand等新品牌。”
瑞幸咖啡为何主动缩小9.9块促销活动力度?优惠补贴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利润。此前,在2024年一二季度财报中,瑞幸咖啡将其门店营业利润率下滑归因为受到产品均价下降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22340家,全年净增门店6092家。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4年实现收入344.75亿元,同比增长了38.4%;净利润为29.32亿元,同比增长了2.95%。分季度来看,瑞幸咖啡2024年营业利润率呈现波动,前两季度营业利润率同比下跌,后两季度同比回升。
有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方式,对消费者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若商家确实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损害消费者权益。
公开信息显示,瑞幸咖啡曾于2024年8月因违规采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而被约谈。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瑞幸咖啡的产品存在价差的现象,但定义“大数据杀熟”存在多方面难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复杂性、价格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数据处理界定模糊以及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等维度上。是否存在“杀熟”仍需做进一步判定。(记者 贺阳)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