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五个中心”建设,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青春力量,4月29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上海共青团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
通过历史情景演绎、主题宣讲等方式
串联起信仰、信念、信心的
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进一步凝聚青年共识
激发青春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与历史对话:跨越时代的一脉相承
主题演绎第一篇章“信仰如炬·矢志不渝”用一出舞台剧,展现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铺展青春与信仰交织的画卷,进而发出“传承之问”:“未来之国家、未来之青年将是什么模样?”
第二篇章“信念如铁·一脉相承”
围绕四组现场对话展开
从校园到社区,从沉浸式话剧到互动式研学,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沈笑晞,介绍了所在团队努力让更多青年感受真理的“味道”。
听罢沈笑晞的介绍,“老杨树宣讲汇”团队负责人倪来娣不由感慨,“你们年轻人这么有干劲,我们这些老同志也不能落后啊。”倪老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老杨树宣讲汇”在B站开起“云端课堂”,收获青年回应和点赞的故事。
点点“星火”、棵棵“老杨树”的声音,正传得愈发广泛、深远。
肩负着南京路巡逻、人民广场国旗升降等重要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指导员杨磊,向大家介绍了全国“诚信之星”、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施德华。
半个多世纪以前,施德华响应号召执行军事任务。奔赴前线之际,班长说的那句“回来的人,一定要代表牺牲的战友去看看他们的家,看看他们的亲人”,让施德华记了一辈子。他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寻访牺牲战友的亲属,完成班长的嘱托。谈及过往,施老深情地表示,“军人的荣誉不仅仅在于勋章,而在于永远对党忠诚,永远服务人民。”
走出上海,在洱海之畔,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孔海南教授用37年的坚守,书写了一个新时代“老人与海”的故事。
如今,年过古稀的孔老,依然守护着一汪碧水,“能够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我一辈子不后悔。”这种信念与坚守,极大激励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孙怡迪,她表示,青年科研工作者一定会继承孔教授的精神,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做好科学精神的“传承者”,当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在中国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过程中,无论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时刻,还是进行首航的荣耀时分,总有一首旋律,能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建造管理员周英慧和她的团队热血澎湃、充满斗志,那就是《红旗颂》。
今年是《红旗颂》首演6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吕其明再次修订了《红旗颂》,计划把纪念版的总谱和分谱出版,并赠送给全国80多个专业交响乐团。活动现场,吕其明深情寄语青年,“只有用音乐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我才能回报党的恩情。我希望你们能像我们一样,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这样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一定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用实践作答:奋进新时代里的青春注脚
2023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
先后来到金融机构
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
进行调研
活动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三位亲历者
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李尔元和团队以“向前一步、多问一句、再看一眼”的态度,保障全年60余次、6000多个参数值调整的“零差错”,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在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顾捷带领团队攻克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创新为时代注入活力。
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这句话,让居住在这里的上海上保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张颂蔚倍感温暖。一年多来,他越发坚定了在上海扎根的想法,考了好几张证书,还计划继续深造,“因为在这里,有希望、有奔头”。
从洋山港无人货轮的毫米级停泊
到社区老人佩戴的防走失定位器
北斗的星光
正照亮着越来越多的平凡日常
而让星光闪亮的,是这样一群“追星星的人”。他们选择将青春写入距地面21500公里的北斗轨道,他们愿意用百万分钟的付出,换来0.1纳秒的精度和厘米级的承诺。“青春里最幸福的事,就是拥有一片科技报国的浩瀚星海。”参与完成14颗卫星研制和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主任设计师李绍前说。
在全国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安检护卫保障部开机安检师李亮
用17年的青春
坚守“安全就是责任,责任大于天”的承诺
2018年,他建立图像识别创新工作室,组建“开机”高手复检团队,实现安全过检“双保险”。如今,他所在的团队已经构建了拥有15万幅案例的现场X光机图像库,在浦东机场率先实现AI智能判图全面应用,实现了从“人工判图”到“智能判图”的安检全流程数字化。
“原来女孩子也可以做赛车手!”
上个月,身着绣有祥云、凤凰纹样赛车服的F1学院赛首位中国女车手师炜,在“上赛道”与全球顶尖女车手同场竞技,把中国青年的自信、中国文化的魅力带到世界赛场。曾几何时,面对着极端高压,她哭着走下赛场后,依然选择咬牙坚持,因为,“所有奇迹的起点,不过是平凡人一往无前的勇气。”
爱唱歌的麻切仁措
从没想过有一天能走出大山
在上海对口援建青海果洛的老师们帮助下,麻切仁措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她说,毕业后,她要“延续这跨越了两千多公里的山海情”。
爱跳舞的宁雪
来自巴基斯坦
宁雪喜欢在复旦校园看朝阳,在黄浦江畔吹晚风,她用家乡的舞蹈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在那一刻,语言变得多余,文化变得互通,世界变得柔软。”
在改革的纵深处
发展的浪潮里
城市的热土上
青年们那些
坚定的、热血的、奋进的故事
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青春注脚
向未来建言:为青年人自己的规划发声
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亲历着改革发展的青年
对未来怀揣着怎样的期待?
活动现场启动
“青年新期待 建言‘十五五’”征集活动
号召青年人
向未来建言、为时代献策
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即日起,团市委、市青少年服务保护办、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将在“青春上海”开通“建言‘十五五’专栏”,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意见征集平台。同时,秉持“开门办规划”“青年规划青年编”的理念,连续第八年招募上海青年汇智团,参与学员将有机会担任规划起草组的小助手,将更多青年金点子转化为城市规划、指标项目、政策举措等。通过搭建表达“青”声的舞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青春实践。
下一步,上海共青团将借助“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汇智履职助手”等渠道载体,推动形成社情民意、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凝聚青年智慧。
活动开场
设置“申声嘹亮·歌曲联唱”环节
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成员代表、上海市市北中学学生代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学生代表、各行各业青年代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公安学院青年学生带来《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相信》《祖国不会忘记》《我们都是追梦人》等经典歌曲,用歌声和旋律致敬时代,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昂扬面貌。
现场参与演唱的饿了么(黄浦)团支部书记李帅倍感激动,“能够在这样的舞台,代表众多外卖员唱出心声,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接下来,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基础上,做好‘快药先锋员’‘特需救护员’‘治理监督员’‘食品安监员’‘文明宣传员’,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平、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出席活动。相关市级机关、地区、大口、高校分管负责同志,团市委领导班子成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代表,团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各市属团组织负责同志,全市各领域团员和青年代表700余人参加活动。
青年朋友们
上海“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正在有力有序推进中
我们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诚邀您——
说说最关心的发展需求;
聊聊对城市的未来期待;
分享您关于未来五年的金点子;
您的意见,将助力上海的美好未来
托举青年的成长梦想!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通讯员 陈梦圆
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沈蔚、姚佳森
终审:刘卓芳
点亮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