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改革立潮头 实干挑大梁”大众报业集团驻地方媒体联合采访·日照行活动走进日照市岚山区。本次联合采访围绕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特色农业、新兴产业等方面,探访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担当作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夫稳

暮春时节,走进日照岚山区巨峰镇,春茶吐翠,漫山染绿,一幅点“绿”成“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坐落于巨峰镇的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内,一株株茶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起苗、装箱、发货,一派繁忙景象。


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占地77亩,收集栽种着600多个茶树种质资源,集茶树良种选育、种苗快繁、标准化种植示范和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基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AIPA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系统,实现对温室及茶园的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日照市岚山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早获得成功的地区之一。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现已发展成日照绿茶核心产区,茶园面积扩展至16.2万亩。

近年来,岚山省级农高区不断强化技术集成攻关,在无性系茶苗培育、品种研发等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岚山省级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延宾说,园区已建成北方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成功选育6个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新品系。

据介绍,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首创了全国领先的“多根无性茶苗快繁技术”,将育苗周期从传统的一年半大幅压缩至38天,培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程度达到常规方法的60倍,实现当年栽种当年采摘。

“基地目前具有每年2000万株无性系茶苗的繁育能力,繁育茶苗陆续销售推广至广西、西藏、重庆、陕西、内蒙古等地。”杨延宾介绍,“南茶北引”60余年后,北方茶树走上了“西迁南进”的新征程,实现从过去单一靠卖茶叶到如今卖茶苗的多元化发展。

如今,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不仅是北方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库”,更构建起从育苗研发到电商销售,从茶旅体验到文化研学的全产业链生态。园区内崭新的抹茶生产线也即将投产,国内领先的研磨工艺和灭菌技术将推动日照茶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迈进。

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了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由岚山区参与研发的“北茶红蕊”等4个品种名列其中。

科技创新加持下,一片绿叶正在日照岚山变成致富的“金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