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就像山神的念珠

黎荔


物流发达,我们能吃到的水果品种越来越多,草莓、蓝莓和覆盆子等受人欢迎的浆果,如今在各大超市、电商平台随处可见,但其实野外也有许多同样美味的浆果。如果说,野菜是属于大人的,那么野果就是小孩子的专属。小时候在大自然中疯跑的孩子,谁不曾在田间、在山里、在溪边,采过各种各样的野果子呢?我现在还能记得起很多美味野果。

比如桃金娘,果实呈卵状壶形,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熟透之后是紫黑色或暗红色,味道香甜。地稔,一大片一大片匍匐生长,多见于草坡或路边,就像一张锦被铺在地上,果实也类似于蓝莓,吃完整个嘴巴都是黑色的。悬钩子,又叫山莓,是一种有软刺的植物,成熟果实为红色,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味道相当酸,带有一丝花香的甜味。山葡萄,个头非常小,像没有进化好的葡萄,勉强有干黄豆那么点儿大,味道酸酸甜甜的,可以直接食用。蛇莓,在南方,它的茎叶可以用来煮凉茶,果实可以生吃,网络里有人说这种果子有毒性,但我们小时候常吃,并不常见得有任何异常,只不过蛇莓本身味道很淡,并不怎么好吃,顶多也就采摘几个尝鲜而已。羊奶果,果实长得非常像羊的奶头,只有果实红透了才好吃,成熟果实味道香甜。还有白饭果,通常生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如山脚下,溪流边,白饭果的味道清甜可口,开的花儿也洁白美丽。

野果子,一般生长在茂密的山林里,并且多数都长在较潮湿的地方,特别是溪流河沟旁。在森林深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这些光斑落在地面上,也落在那些挂满枝头的浆果上,使它们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些浆果如同宝石般闪耀,红的、紫的、白的,点缀在绿叶之间,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手脚并用,翻山越岭,沿着溪河,走入森林深处。森林中长满了像宝石一样闪着光的浆果,阳光洒在树缝之间。林雾未散时,踩着露水往山坳里钻,借着雾蒙蒙的雨滴声,蜜蜂翅膀轻拍的飒飒声,伴着松林幽幽的清香,和苔藓痒酥酥的轻拂,你低着头四处寻找,那些集结在树根及树桩部位,或者拼命挤出茂密草丛的,忽闪着眼睛的小浆果。老松树的皮裂成龟甲状,某道缝隙里忽然探出覆盆子的藤,细刺上悬着玛瑙珠子。晨光斜切进来,像有人往薄胎瓷盏里倾倒蜂蜜,将那些半透明的浆果浸得透亮。

野葡萄总爱把自己藏得晦涩,翻过断崖处的风倒木,腐殖土里突然涌出紫黑色的潮水——原来是纠缠的藤蔓织成暗网,网眼里缀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星群。摘取时须得极轻,稍不留神就会碰破那层霜衣,汁液便沿着掌纹漫漶,染出晚霞般的紫红汁液。最奇诡的是蛇莓,它们蜷缩在岩石背阴处,荆棘最密处,成串成串地攀爬,艳红得近乎妖异,这种果子就像土地渗出的血珠。一开始我不敢采集食用,直到某天看见一只松鼠踩着树干滚落下来,轻盈地跃过那片红艳艳的莓果,尖吻上沾着晶亮的浆汁,我才惊觉所有禁忌原不过是人类的自作多情,所有野果子都是土地赠予的礼物啊!土地滋养浆果,浆果滋养我们。那些沾着松针香气的野果子在森林的沟壑里轻轻摇晃,每颗浆果就像是山神的念珠,被看不见的大手盘得饱满闪亮,它们都在向我们招手呢!

写着写着,我的齿间泛起儿时的酸甜,红彤彤的覆盆子、灰蓝色的桃金娘、粉嘟嘟的羊奶果,还有紫黑色的地稔……森林中长满了像宝石一样的浆果,阳光洒在树缝之间。微风中夹杂着果实成熟的香气,孩子们在溪边嬉戏,他们寻找着那些诱人的浆果,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轻轻咬一口,汁水溢满唇齿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