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植物的果实,在外形和风味上与草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拥有诱人的红艳色泽,以及那令人回味无穷的酸中带甜的滋味,即便是将它们混杂放置,也难以轻易区分开来。

比如蓬蘽和柘果(柘树的果实)便是其中的代表。

瞧,“蘽”与“柘”,这两个生僻的字眼,或许会让您感到些许陌生吧?

NO.1

蓬蘽:酸酸甜甜的野草莓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描写:“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孩子在山坡或田野间采摘覆盆子的情景。那些红红的果实,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入口绵软多汁,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覆盆子,又名野草莓,与蓬蘽极为相似,历史上人们通常把覆盆子与蓬蘽混为一谈。

这里的“蘽”字读音为lěi,在古代与“藟”字通用,意指藤蔓,引申为攀缘缠绕、蓬蓬累累之态。

早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中,便已有“蓬蘽……一名覆盆”的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进一步解释说:“蓬蘽生于丘陵之间,藤叶繁衍蓬蓬累累异于覆盆,故曰蓬藟。”



覆盆子与蓬蘽

蓬蘽本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攀援灌木,与树草莓同属蔷薇科,其叶片、花朵亦颇为相似。

顾名思义,悬钩子科植物的茎和叶背都布满皮刺,仿佛悬挂的钩子一般。在全球700多种悬钩子植物中,蓬蘽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代表。

蓬蘽通常生长在田埂、山坡或小树林的边缘,春末夏初之际,它便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随后结出圆润的果实。这些果实内部空心,吃起来口感甜美(未成熟时则带有酸味)。

除了直接食用外,蓬蘽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果酒等美食佳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风味。



蓬蘽的花和叶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蓬蘽与覆盆子尽管在外观上有所相似,实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

蓬蘽作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灰白毛莓的果实,其植株是一种多年生的藤本植物,生命力旺盛,能够攀爬至高达10米的高度。

覆盆子则指悬钩子属中的某些特定种类,如广为人知的掌叶覆盆子等,它们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植物,其生长高度通常控制在1米多左右,呈现出更为紧凑的植株形态。

NO.2

柘树:古老珍稀的帝王木

檀香树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稀有树种,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芳香、丰富的药用价值以及优质的原材料特性被尊称为“皇室宝树”,简称“檀”。

与之齐名的还有一种同样珍稀的植物——柘树,两者共同构成“南檀北柘”的美誉。

然而,关于“柘”字的正确发音,却并非广为人知。它既不读作tuò,也不念作shí,而是应读作zhè。

这一读音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追溯至先秦时期,“柘”字最初被写作“樜”。其中,“樜”字的右半边“庶”,本义为众多,引申为物质的丰饶与生活的富足。而“庶”字的本音虽为shù,但其发音中暗含zhè的音韵。

正因如此,“柘”字也逐渐被赋予zhè的读音。自汉朝起,人们更倾向于将“柘”作为“樜”的异体字或简化字使用,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发现了柘树木质坚硬如石,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



《新华字典》里对“樜”的解释

柘树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发现和种植历史。相传,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便是最早发现柘树可用于养蚕的人。

典籍《山海经》对柘树有了最早的记载:“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文中的“柘”指的就是柘树。

到了明朝,《本草纲目》对柘树的描述更为详尽:“柘树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此外,我国还有多处以“柘”命名的地方,如北京的潭柘寺、河南的柘城县等,它们均因境内众多的柘树而声名远扬。



柘树树干多尖刺,故被称为刺桑

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柘树是荨麻目桑科橙桑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与桑树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因其树干多尖刺,全株有白色乳汁,故又被称为刺桑、奶桑等。

历史上,柘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因此有了“北柘”之称。而如今,柘树的分布范围已扩大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以及华北大部地区,甚至在国外如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

柘树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再生能力,是治理石漠化、荒漠化的优良树种。然而,由于数量的日渐减少,柘树已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柘树之所以备受珍视,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生态价值,更因其具有两个突出的生物特性。

一是其树皮和木材可提取出珍贵的黄色染料,这种染料在古代被专门用于制作龙袍,因此柘树又被誉为“帝王木”。

二是柘树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生长周期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棵树要成材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正因如此,柘树显得尤为珍贵。

目前所发现的著名古柘树,如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扳曾口村的1200年树龄古树、安徽省太和县宫集镇刘营村的600多年树龄古树等,都是柘树珍贵与稀有的见证。



柘树可提取出珍贵的黄色染料

此外,柘树的果实——柘果,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

柘果通常为暗红色,部分为大红色,形似树莓,既可以鲜食,也可以烘干泡茶或泡酒,风味独特。

新鲜柘果的价格更是高达每斤100元。

尽管成熟的柘果与蓬蘽在外形上极为相似,但它们在口感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蓬蘽酸甜可口,浆多肉厚;而柘树果则酸中带甜,果里多水,别有一番风味。





柘果(上图)与蓬蘽(下图)

参考资料

1.《〈神农本草经〉蓬蘽的原植物考证》,作者张珂、王德群,《中国现代中药》(2011)

2.《蓬蘽的食用开发利用栽培可行性研究》,作者王国行、吴晓燕等,《现代园艺》2021年第9期

3.《柘树的培育方法研究》,作者牛增强、牛观旭等,《农家参谋》 2024年第32期

作者:魏德勇

广东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刘颖 李培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