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心怡 韩然 陈江楠 记者 阳锡叶)4月26日,新材料“五链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暨产教协同创新生态大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将企业“出题”与高校“解题”紧密结合,推动新材料科研课题从生产一线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一线中去。

会议由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及长沙理工大学校友总会校友促进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聚焦“学科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校友链”五链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及投资机构的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

固态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高性能低成本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金属空气电池特种电源、光伏银浆国产化替代、先进表征技术驱动新材料研发……科技项目路演台上,长沙理工大学多项前沿技术成果依次展示。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党委书记李飞龙等学界、业界专家对各项目进行了询问和点评,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等维度提出建议,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思路。

大会现场举行了多轮签约仪式,成果丰硕。首批合作项目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广东菲尼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新程云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与长沙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大会还举行了“双创导师”聘任仪式,25位来自企业、投资机构的行业精英、校友受聘为长沙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

“我们期待以此类活动为契机,助力打造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实现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金’。”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陈世平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五链融合”实践,推动学科专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长理智慧和长理力量。

作者:李心怡 韩然 陈江楠 阳锡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