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区域高校文化交流平台,展现大学美育成果,“我与我们·青春交响”2025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在闵行五所高校寻找一批兼具科创硬实力与人文软实力的青年先锋。他们中,有的专业研究和艺术爱好齐头并进,有的则创造性地以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季特别邀请其代表登上展演舞台,通过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在专业和艺术两个维度上同时找到广阔天地。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与我们”的青春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近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季诺澄。作为交大Minecraft社团社长,他和团队用一亿多块像素搭建出交大校园的数字孪生世界,既实现技术与艺术融合,也饱含学子对母校的深情与创新表达。
60多位“建设者”、1000多个日日夜夜,用1亿多个像素方块构筑起了云上交大校园,这就是季诺澄及交大Minecraft社团所做的“方块交大”项目。该项目基于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严苛复刻交大现实校园,模拟还原楼宇建筑、花园湖泊,提供专属简介与近景照片集,还支持三种视角自由切换,构建出高拟真、强沉浸、富交互的三维数字虚拟实景校园。
方块交大中的紫气东来门
要搭建这一“世界”并非易事,“交大校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工作量叹为观止”。但很快“学霸们”就找到了解决途径,季诺澄通过完成有关面向虚拟现实的自动建模方法的科研项目,不仅大大缩短了“工期”,还发表了相关论文《虚拟校园:方块交大探索与实践》《虚拟校园+元宇宙 构建校园新形态》《基于体素点云的Minecraft虚拟现实场景构建》,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虚拟现实场景建模系统和方法》。
2024年4月,“方块交大”虚拟校园闵行校区正式竣工,“我们现在在做交大医学院校区,只需拍摄全景视频和细节照片,就能自动搭建起粗略模型,以前要花一年多的工作量,现在可能只要一两个月。”
复刻的部分校园建筑
像素风格在视觉上比较粗粒度,为了能在真实还原和艺术表现间找到平衡,团队在最初阶段就制定了“规范文档”,统一设定建筑参数,确保整个“校园”的艺术风格对齐。
社团成员合影
社团成员虚拟角色在“包玉刚图书馆”门前合影
在他们的规划里,“方块交大”不仅是数字世界中的风格化“手办模型”,更是交大在赛博世界中的“数字孪生”。在接入交大统一身份认证后,它成为“共享、安全、稳定”的在线多人活动平台,已成功为招生宣传、毕业典礼、国际会议、课程教学等提供线上支持。虚实结合的理念,突破线下实体场馆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限制,让这个方块世界“活”力尽显。
2022年云上毕业典礼
IEEE VR 2023虚拟会场
而这背后是交大Minecraft社的60余名学生与多领域指导教师,在多个部门协同下完成的。这段经历也让成员们收获成长——季诺澄在三维重建领域找到了未来科研方向,去年社团8位部长全体保研。
季诺澄在德国SICK 2023黑客马拉松做项目演示
这次,季诺澄将和吕廷昊(社团游戏运营部部长,推免至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田宇轩(社团宣传创作部部长,推免至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晓严(副社长、方块交大医学院项目负责人,推免至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学博士研究生)一同登上大学生艺术季展演舞台,他们以像素化世界为起点,在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处,用科技拓展表达边界,让创新充满人文温度。
在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展演舞台上,季诺澄博士和团队会如何讲述他们的故事?
4月29日,台上揭晓!
供稿:区文化旅游局
编辑:王若曦
初审:岳顺顺
复审:戎长春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