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啊,姑娘。”老婆婆颤抖的手扶着座椅把手,声音轻得像是风中的落叶。
她的眼睛忽然变得锐利起来,仿佛穿透了我的灵魂。
我莫名感到一阵寒意,尽管公交车内暖气十足。
“借死不借生,你活不长了。”
那双浑浊却又明亮的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
01
我叫林雅芝,今年二十八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
那天是周五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乘坐36路公交车回家。
十二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车厢里挤满了归心似箭的上班族。
车到第三站时,上来一位老婆婆。
她穿着灰色的麻布衣服,胸前挂着一串泛黄的佛珠,看起来七十多岁的样子。
老人步履蹒跚,公交车又晃动得厉害,她抓着扶手,身体摇摇欲坠。
我站起身来:“婆婆,您坐这里吧。”
老婆婆看了我一眼,点点头坐下了。
“谢谢你啊,好心的姑娘。”她的声音沙哑而轻柔。
我笑了笑,抓住扶手站稳。
车厢很挤,我站在老婆婆座位旁边。
过了几站,车上的人渐渐少了,我发现老婆婆一直在看我,目光怪异。
“姑娘,你最近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老婆婆突然开口问道。
我愣了一下,心想这老人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不过想到最近确实诸事不顺,就随口回答:“是有些小麻烦,不过还好。”
老婆婆眯起眼睛,脸上的皱纹像是古老的河床:“五天前,有人在你身边生了孩子,对不对?”
我浑身一震,冷汗顿时冒出来。
五天前,我的好友赵丽华确实在我的车上突然临产,我紧急把她送到了医院。
这件事除了我们几个朋友,没有别人知道。
“婆婆,您怎么知道这事?”我警惕地问。
老婆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盯着我的眼睛,目光变得异常锐利:“借死不借生,你活不长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您说什么?”
“东南角有东西,回去看看吧。”老婆婆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递给我,“家里有红眼睛的娃娃,对不对?”
我没有接,只是盯着那张符纸,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不信就算了。”老婆婆将符纸塞进我的手里,“烧了它,能保你三天平安。”
就在这时,公交车到站了。
老婆婆颤巍巍地站起来,在下车前又回头看了我一眼:“丫头,记住,不要相信你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个整天笑眯眯的。”
说完,她就下车了,消失在人群中。
我攥紧手里的黄符,感到一阵心悸。
什么红眼睛的娃娃?东南角?借死不借生?
这些话像是一团乱麻,缠绕在我的脑海里。
02
下了公交车,我打算直接回家。
那张黄符被我随手塞进了包里,我本不相信这些,可老婆婆知道赵丽华生孩子的事情,让我不得不重视她说的话。
走到小区门口,我遇到了邻居王大妈。
她看到我就热情地打招呼:“雅芝啊,今天下班这么晚?”
“嗯,公司有点事耽误了。”我随口回答。
王大妈凑近我,压低声音:“听说你们单元601的陈太太今天出事了,听说是突发心脏病,送医院去了。”
我皱了皱眉。陈太太才四十多岁,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会突发心脏病?
“她家不是东南角那户吗?”王大妈继续说,“听说抢救了半天才救过来,刚出院那会儿,她一直说看到一个红眼睛的小孩在她窗外,吓得不轻。”
我的心猛地一跳。
红眼睛?东南角?这不正是老婆婆提到的吗?
回到家里,我的丈夫周明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他是一家珠宝公司的经理,比我大五岁,我们结婚三年了。
“回来啦?今天加班?”周明端着一盘炒青菜从厨房出来,笑眯眯地问道。
想到“笑眯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婆婆的警告,心里一紧。
不过很快我就甩开了这个荒谬的念头,周明一向对我很好,我怎么能因为一个陌生老人的话就怀疑自己的丈夫呢?
“嗯,有个项目赶着交。”我放下包,帮忙摆碗筷。
晚饭后,周明说要去书房处理一些工作上的文件。
我坐在客厅里,那张黄符和老婆婆的话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最终,我决定看看我们家的东南角到底有什么。
我们的公寓不大,东南角应该是书房的位置。
周明正在里面工作,我不好直接进去翻找,只能等他离开。
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周明终于从书房出来:“我去洗个澡。”
趁他去浴室的空档,我溜进了书房。
房间很整洁,东南角放着一个大书柜。我仔细查看书柜周围,没发现什么异常。
正当我准备放弃时,目光落在书柜后面的墙壁上,那里似乎有一个小小的凹槽。
我试着推了推书柜,发现它能挪动一点。
用力将书柜拉开一些,我发现墙上确实有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约二十厘米高的陶瓷娃娃。
娃娃穿着古式红衣,面容精致但诡异,最令人心惊的是它那双眼睛——血一般的红,仿佛能看透人心。
我吓得后退了一步,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娃娃,它居然发出了一声细微的“咯咯”笑声。
“你在干什么?”周明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吓得我差点尖叫出声。
“你...你洗完了?”我勉强镇定下来,快速将书柜推回原位。
周明裹着浴巾,头发还滴着水:“你在书房找什么?”
“我想找本书看看。”我随口编了个理由。
周明的目光在书柜和我之间来回游移,嘴角挂着笑容,但眼神却让我感到一丝寒意:“找到了吗?”
“没有,我想看的那本可能不在这。”我故作轻松地说。
“那就别找了,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周明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走出书房。
我回到卧室,心跳还是很快。
红眼睛的娃娃,老婆婆的预言,还有周明反常的态度,这一切都太诡异了。
我从包里拿出那张黄符,按照老婆婆的指示,在卫生间里点火烧掉了它。
黄符燃烧时,发出一阵青烟,隐约能看到符纸上有些奇怪的图案在火焰中扭曲。
烧完后,我将灰烬冲进马桶,这时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
那晚,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
梦中我走在一条幽暗的走廊上,前方站着那个红眼娃娃,它慢慢长大,变成了一个人形,背对着我。
当它转过身来时,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赵丽华的脸,但眼睛却是血红色的。
“雅芝,你很快就会死了。”梦中的赵丽华笑着说,声音却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除非你把心尖血给我的孩子。”
我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浑身是汗。
窗外已经天亮了,周明不在床上,应该已经起床了。
03
周末,我借口去看赵丽华的新生儿,独自开车前往她家。
自从遇到那个老婆婆后,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线索似乎与赵丽华有关。
赵丽华住在城郊的一栋小别墅里,她的丈夫张强是做建材生意的,家境很好。
我们认识十多年了,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的闺蜜。
到了赵丽华家,她抱着刚出生五天的儿子迎接我。
“雅芝,你来了!快看我的小宝贝,是不是很可爱?”
我看向她怀中的婴儿,心中一震。
小婴儿长得很漂亮,可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虽然不是红色的,却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蕴含着超出这个年龄的智慧。
“嗯,很可爱。”我强作笑容,递上带来的礼物,“这是给小宝的见面礼。”
“太谢谢你了!”赵丽华接过礼物,让我坐下,“上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及时送我去医院,我和小宝就危险了。”
“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会突然在我车上生产?”我问道,“你不是说预产期还有两周吗?”
赵丽华抱着孩子,轻轻摇晃着:“是啊,我也没想到会提前这么多。那天我找你,本来是想让你带我去见一个人的。”
“见谁?”
“我婆婆。”赵丽华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她很少出门,住在郊外的一个老宅子里。
我怀孕后,她一直说要见我,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
正说着,赵丽华的手机响了。
她看了一眼屏幕,表情变得有些紧张:“我接个电话。”
她抱着孩子走到阳台上,背对着我小声通话。
我隐约听到她说:“是的,她现在就在这里...不行,现在不行...再等几天...”
通话结束后,赵丽华回到客厅,神色如常:“刚才张强打来的,问我们需要什么,他一会儿回来。”
我点点头,没有拆穿她的谎言。
因为我清楚地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是个女人,而不是她丈夫张强。
“对了,你婆婆长什么样子?”我试探性地问道。
赵丽华愣了一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就是好奇,你很少提起她。”
“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赵丽华似乎有些不自在,“说起来,她很想见见你呢。”
“见我?为什么?”
“她说你帮了我们母子,想当面谢谢你。”赵丽华的眼神闪烁,“对了,明天是不是你的生日?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她准备了礼物给你。”
我的生日确实是明天,但我从未告诉过赵丽华这么具体的日期。
我们之前只是知道对方的生日月份,从来没有一起庆祝过生日。
这一刻,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袭上心头。
“好啊,那就明天吧。”我假装欣然接受,心里却已经警铃大作。
临走前,赵丽华突然问我:“雅芝,你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人或事?”
我想起那个老婆婆,但决定不告诉她:“没有,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关心你。”赵丽华笑笑,“对了,明天穿红色的衣服来,我婆婆喜欢红色。”
离开赵丽华家,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车去了市图书馆。
那个老婆婆的话和红眼娃娃的事,让我决定查一些相关的资料。
在图书馆的古籍部分,我找到了几本关于民间信仰和巫术的书籍。
翻阅了大半天,终于在一本《东南民俗志》中看到了一段记载:
“旧时有邪术,名为'借死还生'。术士制作血眼娃儿,置于东南方,每日以鲜血喂之。待娃儿通灵,可借亡魂还阳,夺他人阳寿。此术害人害己,为世所弃。”
书中还提到,这种邪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满月之夜”进行最后的仪式,用“心尖血”喂养“血眼娃儿”,才能完成转换。
我心头一震,不禁想起那个红眼陶瓷娃娃。
明天正好是满月,也是我的生日,赵丽华邀请我去见她婆婆,还特意让我穿红色衣服...
这不就是要取我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