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北大法宝司法案例研究组
来源: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导语: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宣部等24个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并决定在宣传周期间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1]。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以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中的案例作为数据样本,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从案由、来源地域以及法律法规引用情况等多种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北大法宝·司法案例研究组推出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以期为相关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参考。
统计源:依据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收录的案例,选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198例案例作为本次统计源。
统计周期:2009年—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
一、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发布状况
(一)十大典型案例案由涉及3大类,民事案例总占比约74%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民事、行政、刑事3大类。其中民事案例最多,有146例,总占比约为74%;行政案例有32例,总占比约为16%;刑事案例有20例,总占比约为10%。
1.民事类知识产权案例涉及43种具体案由,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和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位列前三
民事类知识产权案例共涉及43种具体案由,案例数量共计146例。其中,20例以上[2]的有2种案由,为不正当竞争纠纷37例、侵害商标权纠纷33例;5例至20例之间的有7种,为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和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等;确认不侵害专利权纠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等34种案由均在5例以下。
图1 知识产权案例民事案由分布(3例以上)
2.行政类知识产权案例涉及5类行政行为,专利行政管理/行政裁决类最多
行政类知识产权案例共涉及7种具体案由,案例数量共计32例,涉及专利、商标、工商、广播电视电影4类行政管理以及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撤销、行政复议、行政确认5类行政行为。其中,专利行政管理/行政裁决和商标行政管理/行政裁决案由分别有14例、13例,总占比分别约为44%、41%;专利行政管理/行政确认等5种案由均有1例。
3.刑事类知识产权案例中侵犯著作权罪案例数量超过一半
刑事类知识产权案例共涉及5种具体案由,案例数量共计20例[3]。其中,侵犯著作权罪案例数量最多,有11例;假冒注册商标罪6例、侵犯商业秘密罪2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均1例。
(二)十大典型案例高频词位居首位的为“商标”,超2000次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高频词超100次的有专利、商标、知识产权等30个,“商标”出现频次最高,达2082次;500至1000次的有2个,分别是“专利”883次、“侵权”871次;100至500次之间的有“知识产权”、“注册商标”“著作权”“权利要求”和“商业秘密”等27个。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请求”“权利”5个高频词涉及的案例数量超百例,其中“知识产权”涉及的案例数量最多,有177例,总占比约为90%。
图2 知识产权案例高频词分布(100次以上)
(三)十大典型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占比超三成,案由集中在专利权与商标权纠纷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及北京市等17个省级行政区域。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数量最多,有64例,总占比约为32%,覆盖民事类22种案由和行政类6种案由,排名前三的案由为专利行政管理/行政裁决10例、侵害商标权纠纷9例、不正当竞争纠纷和商标行政管理/行政裁决均7例。17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有29例、22例、19例和19例,总占比分别约为15%、11%、10%和10%。
图3 知识产权案例地域分布
(四)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三类专门法院,已覆盖四家知识产权法院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高级人民法院最多,有80例,总占比约为40%;最高人民法院有64例,总占比约为32%;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分别有27例和14例,总占比约为14%、7%;专门人民法院有13例,覆盖4家知识产权法院、1家互联网法院和1家铁路运输法院,包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5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3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例、北京互联网法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和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均有1例。
(五)十大典型案例民事类判决书占比最高,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主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共涉及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决定书4类文书类型。文书类型为判决书的有170例,总占比约为86%;其中民事类判决书有130例,案由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主;行政类判决书有26例,案由以专利行政管理/行政裁决为主;刑事类判决书有14例,案由以侵犯著作权罪为主。文书类型为裁定书的有21例,总占比约为11%;文书类型为调解书、决定书的共计7例,总占比约为3%。
(六)十大典型案例二审程序超百例,集中在高级人民法院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审理程序为二审的案例数量有119例,总占比约为60%,主要集中在高级人民法院,有74例;案由排名前三的为不正当竞争纠纷24例、侵害商标权纠纷21例和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13例。审理程序为再审和一审的案例数量分别为42例、35例,总占比约为21%、18%;审理程序为其他的有2例,一例为诉前禁令,一例为诉中行为保全司法制裁。
(七)十大典型案例的裁判结果
1.民事类一审判决结果中以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为主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一审有35例,民事类一审26例,刑事类一审9例。民事类一审案件裁判结果共涉及4类,其中判决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的最多,有13例,总占比约为50%;支持原告部分诉讼请求9例、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2例;作出禁令裁定2例。在9例刑事类一审案件的裁判结果中,有7例案件的被告人被依法判处侵犯著作权罪,以适用缓刑为主。从整体量刑情况来看,该部分案件呈现出量刑相对较轻的特点。
2.二审和再审终审结果为维持原判的占比近五成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二审和再审共计161例。其中,终审结果为维持原判的案例数量最多,有77例,总占比约为48%;改判类共计64例,涉及3类,为全部改判、部分维持、部分改判和部分维持、部分加判,分别有38例、23例、3例,总占比约分别约为24%、14%、2%;驳回再审申请11例、达成调解协议7例;驳回复议请求和指令再审均1例。
图4 知识产权案例二审、再审终审结果分布
(八)十大典型案例侵权赔偿数额超亿元的有3例,最高达6000万美元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法院判决侵权人向知识产权权利人赔偿经济损失的有89例,总占比约45%。侵权赔偿数额超亿元以上的有3例,其中判赔数额最高的案件为“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判赔6000万美元;其余2例案件为正泰诉施耐德“小型断路器”实用新型专利案,判赔1.57亿元;“西门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赔1亿元。1千万元至1亿元的有13例,以不正当竞争为主,有6例;100万元至1千万元的有23例,总占比约为26%;100万元以下的有50例,总占比约为56%。
图5 知识产权案例侵权赔偿数额分布
二、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法律法规引用情况[4]
(一)法律法规整体引用情况
1.十大典型案例共引用28部法律法规,法律占五成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共引用28部现行有效的中央法律法规,涵盖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3个效力位阶。其中引用法律最多,有14部,总占比约为50%;行政法规有8部,总占比约为28.6%;司法解释有6部,总占比约为21.4%。
2.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诉讼法引用次数位列前三
28部法律法规引用次数共计225次,引用次数10次以上的共7部,包含6部法律和1部司法解释,其中《商标法(含历次修正)》引用最多,达60次;《反不正当竞争法(含历次修正)》引用26次、《民事诉讼法(含历次修正)》引用22次。引用次数2次至10次之间的有11部,包含《商标法实施条例(含历次修正)》、《反垄断法》等。《行政许可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10部法律法规引用次数均为1次。
图6 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法律法规引用次数统计(5次以上)
3.法律法规条文引用次数超3次的共16条,《民事诉讼法(2007修正)》第153条引用次数最多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共引用113条法律法规条文,其中《民事诉讼法(2007修正)》第153条引用次数最多,达9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和第2条分别引用7次、6次;《商标法(2001修正)》第52条、第13条分别引用5次、4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商标法(2001修正)》第28条等11条法律法规条文均引用3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专利法(2000修正)》第22条等18条法律法规条文均引用2次;其余79条法律法规条文均引用1次。
图7 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法律法规条文引用次数统计(3次及以上)
(二)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法律法规整体引用情况
1.《商标法(2001修正)》及第52条引用次数最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认定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与商标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11部,涉及法律5部(为商标法及历年修正),司法解释4部,行政法规2部(为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历年修正)。其中《商标法(2001修正)》引用次数最多,达28次。从法律法规条文来看,共引用50条法律法规条文,其中《商标法(2001修正)》第52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认定)引用次数最多,共引用5次。
2.与专利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共5部,不涉及司法解释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与专利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5部,涉及法律4部(为专利法历年修正),行政法规1部(为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其中《专利法(2008修正)》引用次数最多,达10次。从法律法规条文来看,共引用11条法律法规条文,其中《专利法(2008修正))》第23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条件)引用次数最多,共引用3次。
3.已覆盖《著作权法》的3次修正,2010年修正的引用次数最多
198例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与著作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3部,均为法律,涵盖《著作权法》2001年、2010年和2020年3次修正。其中《著作权法(2010修正)》引用次数最多,达7次。从法律法规条文来看,共引用3条法律法规条文,涉及《著作权法(2001修正)》第22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著作权法(2010修正)》第10条(著作权的内容)和《著作权法(2010修正)》(录音录像制品)第41条。
结 语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全面收录我国各级法院各类案例,数据总量达 1.57亿篇,涵盖指导性案例、参考案例、公报案例及典型案例等丰富优质资源。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广大用户的信赖与支持、法律同仁们的关心与鼓励。在此,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司法案例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研究组
2025年4月
注释:
[1] 由于2012、2013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除发布10大知识产权案件,还发布了10大创新性知识产权案件,因此,本次数据分析样本包含30例10大创新性知识产权案件;此外,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未延续往年惯例发布10大知识产权案件,而是发布了“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共8例,北大法宝本次亦将这8例典型案例纳入分析样本范围。
[2] 本报告中的“之间”“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3] 参见:厦门德乐盟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兴恒昌贸易有限公司、杨明凤、杨茂淦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法宝引证码】CLI.C.99757764,涉及两个案由,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4] 为方便阅读,本文法律法规名称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司法解释中的“最高人民法院”已省略。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全面收录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例,数据总量已达1.5亿篇,包括司法案例、裁判规则、指导性案例实证应用、破产信息、案例报道、仲裁案例以及港澳案例等子库。在长期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拓宽案例采集渠道,深度挖掘整合案例信息,形成了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典型案例等丰富优质的案例资源种类,并与“北大法宝”各库之间形成立体化的知识关联体系,可满足多维度全方位的检索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良好的检索体验。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http://www.pkulaw.com/case/
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
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以基本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为主要类案要素,通过关键字检索、高级检索、智能检索功能,形成覆盖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四大案件领域,实现司法案例、法律法规、裁判规则、专家精释、学说观点深度关联融合的一站式类案检索平台。
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
http://cases.pkulaw.com/index
责任编辑 | 郭晴晴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刘策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