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鲜为人知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志愿军 150 师入朝后,韩军名将白善烨得知师长是自己老上级,便连夜撤军逃走这一事件,充满了戏剧性与传奇色彩,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战争局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志愿军的强大威慑力。



白善烨:复杂多面的韩军将领

白善烨,这位在韩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其经历可谓跌宕起伏。1920 年,白善烨出生于朝鲜半岛。彼时,朝鲜正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白善烨的家庭也未能幸免,在日军和伪军的欺压下,生活异常艰辛。7 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带着他们艰难求生,甚至一度差点全家跳江自杀。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见识过日军暴行、深受其害的白善烨,不仅没有奋起反抗,反而为了荣华富贵,主动投靠了日本人。

他抛掉父母给的姓氏,起了一个日本名字 “白川义则”,而这个名字正是日军关东军司令官的名字,其对日军的阿谀奉承之意不言而喻。在为日军效力期间,白善烨积极镇压抗日运动,捕杀抗日人士,双手沾满了同胞的鲜血,成为了朝鲜人口中的 “朝奸”。

二战结束后,命运的齿轮似乎又转到了白善烨这边。在一次押送途中,他碰到了一位朝鲜族红军翻译。这位翻译见白善烨是同胞,却不知其作恶多端,心生怜悯,提醒他赶快逃命。就这样,这个为日本人卖命的走狗,摇身一变成了朝鲜临时政府的官员,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后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白善烨投身韩国军队。由于他在一些军事行动中的表现,逐渐成为韩军的标杆式人物,“韩军名将”“韩军战神” 的称呼开始流传开来。

他曾担任韩军主力师师长等重要职务,在朝鲜战争初期,其率领的部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一路势如破竹。但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美军的光,依靠美军强大的装备和火力支持,才得以如此。



王家善:心怀大义的将领

与白善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家善。王家善早年曾委身伪军,但他内心深处无一日不思抗日,一直心怀大义。在复杂的局势中,他默默等待着能够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机会。

在国内解放战争时期,王家善所率部队经历了诸多波折。当时,他身为独立团师长,却要受制于新六军第 14 师副师长,而对方仅仅是个少将,这种不合理的安排让王家善心中多有不满。后来,王家善率部起义,加入了正义的阵营。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王家善所在的部队也参与到了抗美援朝的战斗序列中。他率领的 150 师作为志愿军的一部分,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为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报引发的恐慌:白善烨得知 “老上级” 入朝

朝鲜战争初期,战局瞬息万变。在一次战斗中,白善烨的部队抓获了一名志愿军战俘。在审讯过程中,战俘透露了一个令白善烨心惊胆战的情报:志愿军 150 师的师长,竟是他白善烨的老上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当时负责对付白善烨的主要是 39 军,但战俘提供的情报不够准确,让白善烨误以为遇到了老长官王家善的部队。白善烨深知王家善的军事才能以及其率领部队的战斗力。

在他心中,王家善是一位极为厉害的人物,自己当年在其手下时,对其指挥能力就十分钦佩。如今得知老上级率部入朝,白善烨大呼情况不妙。

在白善烨看来,自己虽然号称 “韩军名将”,但部队的真实战斗力他自己心知肚明。所谓的王牌之师,不过是在美军的庇护下狐假虎威罢了。如果真的与老上级的部队正面交锋,自己的部队很可能不堪一击。

于是,惊慌失措的白善烨急忙忙地连夜率领部队撤退,甚至把阵地都交给了美军防守,全然不顾美军的想法和计划。



误打误撞的 “幸运”:白善烨逃过一劫

白善烨带着韩 1 师撤出阵地,原本被他视为 “死亡之地” 的地方,却在之后成为了美骑 1 师第 8 团的噩梦。当时,39 军早就对云山地区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只等一声令下,就将对驻守此地的敌军发起致命一击。

白善烨的韩 1 师跑得快,只损失了第 15 团的部分兵力,成功逃脱。而接替他们防守的美骑 1 师第 8 团,却陷入了志愿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美骑 1 师虽然凭借强大的火力拼死抵抗,但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激烈的战斗,美骑 1 师第 8 团大部被志愿军歼灭,该师损失惨重。

对于白善烨临阵脱逃,把阵地丢给美军的行为,美军高层非常生气。但白善烨之前已经提醒过他们此地危险,美军自己不听,此时也拿白善烨没有办法。

这次战斗让白善烨心惊胆战,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不和志愿军正面交锋的想法。在此后的朝鲜战场上,白善烨多次化身 “白跑跑”。在第二次战役里,他故技重施,再次因为跑得快逃过一劫。

到了第三次战役,白善烨以为韩 1 师久经战阵,自己也有了一定实力,便准备依靠坚固的阵地和志愿军一决雌雄。然而,志愿军的强大攻势让他的幻想瞬间破灭,一夜之间阵地就被志愿军突破。

这让白善烨彻底崩溃,甚至大喊着要死在阵地上,最后还是美国顾问强行把他拖走,才救了他一命。



战后两人的不同结局

朝鲜战争结束后,白善烨和王家善这两位曾经有着复杂关联的将领,迎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白善烨在战后历任陆军参谋总长、联合参谋本部总长等职,看似风光无限。但随着李承晚倒台,他也逐渐失势,开始担任闲职。

更重要的是,他过去为日本侵略者卖命的旧账被翻了出来。2009 年,他被列入韩国政府公布的亲日 “韩奸” 名单中,曾经的 “荣耀” 瞬间化为乌有,可谓是报应不爽。

而王家善在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后,归国后历任要职,先后担任东北军区黑龙江军事部副部长,热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 年转业到地方后,王家善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1979 年 1 月 23 日,王家善在北京逝世,享年 75 岁,他的一生充满了正义与担当,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回顾这段历史,志愿军 150 师入朝作战以及白善烨得知师长是老上级后连夜撤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战争中的戏剧性,更凸显了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立场的将领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选择和最终归宿,值得我们深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