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秀华站在父亲的灵堂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突然,弟弟林秀明匆匆走来。

"姐,律师来了,要宣读爸的遗嘱。"

片刻后,律师严肃的声音在会客室响起:

"林建国先生的全部财产,包括银行存款五十万元,全部留给儿子林秀明。"

林秀华愣住了。父亲生前那么疼爱她,怎么会只字不提她?



01

林秀华站在父亲的灵堂前,双手紧握,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的父亲林建国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六十五岁。灵堂里飘散着淡淡的檀香味,四周摆满了白色的菊花。林秀华的母亲刘兰坐在一旁,双眼红肿,神情恍惚。

"爸,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林秀华轻声说道,声音哽咽。

母亲刘兰听到女儿的话,停止了啜泣,抬起头看了一眼女儿,又低下头默默擦拭眼泪。

此时,林秀华的弟弟林秀明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脸色苍白,看起来疲惫不堪。

"姐,律师来了,说要宣读爸的遗嘱。"林秀明对林秀华说。

林秀华点点头,伸手扶起母亲,三人一起走向会客室。

会客室里,一位中年男性律师已经等候多时。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表情严肃。

"林先生生前委托我处理他的后事和遗产分配,现在我要宣读他的遗嘱。"律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小心地打开。

"我,林建国,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立下此遗嘱。我所有的财产,包括银行存款五十万元,全部留给我的儿子林秀明。希望他能用这笔钱好好生活,照顾好他的母亲。"

律师宣读完毕,抬头看了看在场的三人。

林秀华愣住了,她没想到父亲会这样安排。父亲生前一直很疼爱她,怎么会在遗嘱中只字不提她?她转头看向弟弟,发现林秀明也一脸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这份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已经在公证处登记备案。"律师补充道,"林先生的银行账户会在处理完相关手续后转移到林秀明先生名下。"

林秀华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发出声音。她看了一眼母亲,发现母亲刘兰面无表情,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我有几个问题想问。"林秀华终于开口,"爸爸什么时候立的这份遗嘱?他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律师推了推眼镜,回答道:"林先生是在半年前立的这份遗嘱,至于原因,他没有详细说明。"

林秀华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内心的不平。她知道现在不是追问这些的时候,父亲的葬礼还没有结束。

"我们先处理完葬礼的事情吧。"林秀华说,声音低沉。

三天后,林建国的葬礼在一片哀乐中结束。亲友们陆续离开,只剩下林家三口人站在墓前。

"妈,你跟我一起住吧。"林秀华对母亲说,"我那里有空房间,你住起来会比较方便。"

刘兰点点头,没有说话。林秀明站在一旁,也没有提出异议。

"秀明,你最近忙什么呢?"林秀华问弟弟。

林秀明摇摇头:"没什么,就是一些生意上的事。姐,我先走了,有事电话联系。"说完,他匆匆离开了墓园。



林秀华注视着弟弟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疑惑。自从父亲生病以来,林秀明很少来医院探望,也很少和家里联系。她隐约听说弟弟的生意出了问题,欠了不少钱,但具体情况她并不清楚。

一周后,林秀华和母亲刘兰搬到了一起住。林秀华是一家中学的老师,工作稳定,收入不高但足够维持生活。她的公寓不大,两室一厅,但收拾得很整洁。

起初,母女俩的生活还算和谐。刘兰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林秀华则负责上班赚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小摩擦开始出现。

"妈,我今天要加班,晚饭你自己解决一下吧。"林秀华在出门前说。

刘兰皱起眉头:"你最近加班太多了,是不是不想回来陪我?"

林秀华叹了口气:"不是的,妈。学校要期中考试了,我得准备试卷。"

刘兰摆摆手:"好吧,你去忙你的吧。"

这样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刘兰开始抱怨林秀华不够关心她,林秀华也觉得母亲过于苛刻。一天晚上,林秀华下班回家,发现母亲正在翻看她的私人物品。

"妈,你在干什么?"林秀华问道,声音中带着不满。

刘兰看到女儿回来,慌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我只是在找一些药,头疼得厉害。"

林秀华不相信母亲的解释,但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你要什么药告诉我,我帮你拿。"

刘兰没有回答,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

林秀华坐在沙发上,感到心力交瘁。她拿出手机,想给弟弟林秀明打个电话,却发现弟弟的号码已经无法接通。自从父亲的遗产转到林秀明名下后,他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

林秀华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弟弟,但都没有结果。她甚至去了弟弟之前居住的地方,却被告知林秀明早已退租离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刘兰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她开始频繁地提起林秀明,抱怨林秀华不如弟弟孝顺。

"秀明要是在这里,肯定不会让我这么难过,"刘兰经常这样说,"他一定会好好照顾我的。"

林秀华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都很难受,但她选择了忍耐。她知道母亲年纪大了,又刚失去丈夫,需要时间调整心态。

某个周末,林秀华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听到母亲在厨房里发出一声尖叫。她立刻跑过去,发现母亲的手被开水烫伤了。

"妈,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林秀华一边帮母亲冲洗伤口,一边责备道。

刘兰突然推开女儿的手:"都怪你!如果不是你让我做这么多家务,我怎么会受伤?"

林秀华愣住了:"妈,我从来没有要求你做家务,是你自己坚持要做的。"



"你就是不想照顾我,觉得我是个负担!"刘兰激动地说,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你从小就偏心秀明,现在秀明有钱了,你就嫉妒他,还想把气撒在我身上!"

林秀华感到一阵心痛,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这样想。

"妈,你误会了。我只是想让我们好好生活。"林秀华试图解释。

刘兰不听解释,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将门锁上。这一天之后,母女关系急转直下。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林秀华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空无一人。她四处寻找,发现母亲的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都不见了。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纸条:"我去找秀明了,不用来找我。"

林秀华顿时慌了神,她再次尝试联系弟弟,但依旧没有结果。她甚至报了警,但警方告诉她,由于母亲是自愿离开,而且已经留了纸条,这不构成失踪案件。

就在林秀华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封法院传票送到了她的手中。

02

林秀华看着手中的法院传票,如同被雷击中一般,浑身颤抖。传票上清晰地写着:原告刘兰起诉被告林秀华未尽赡养义务,要求每月支付赡养费两千元。林秀华反复确认,没错,原告就是她的亲生母亲,传票上的联系方式写的是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地址。

"这太荒谬了!"林秀华自言自语道,"妈妈怎么能这样做?"

林秀华没有多想,立刻收拾东西,按照传票上的地址前去寻找母亲。地址位于市郊一个安静的小区,林秀华按照门牌号找到了一栋普通的三层小楼。她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眼神警惕地看着林秀华:"你找谁?"

"我找刘兰,我是她女儿林秀华。"林秀华回答道。

男子打量了她几眼,转身喊道:"刘阿姨,您女儿来了。"

不一会儿,刘兰出现在门口。两个月不见,她看起来瘦了许多,脸色也不太好。看到林秀华,刘兰的表情既惊讶又警觉。

"妈,你为什么要起诉我?"林秀华直接问道,声音中充满了痛苦。

刘兰看了一眼身后的男子,男子会意地离开了。刘兰这才开口:"我没有选择,秀华。你不给我养老,我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我不给你养老?"林秀华难以置信,"我让你住在我家,照顾你的生活起居,这难道不是赡养吗?"

刘兰冷笑一声:"你那算什么照顾?让我做家务,还经常不回家。你弟弟拿了钱就跑了,你也不管我死活。"

林秀华感到一阵心酸:"妈,你知道秀明在哪里吗?他拿了爸爸的钱去哪了?"

刘兰的表情突然变得紧张:"我不知道,别问我这些。"她顿了顿,又说,"法院的传票你收到了,我们法庭上见吧。"说完,她关上了门。

林秀华站在原地,感到无比的困惑和受伤。她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一步,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回到家,林秀华联系了一位律师朋友张律师,向他咨询这个案子。张律师听完林秀华的讲述后,皱起了眉头。



"这个案子很特殊,"张律师说,"通常来说,子女确实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你已经尽到了基本的赡养义务。如果你母亲坚持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来判决。"

"我该怎么办?"林秀华问道。

"收集证据,"张律师建议,"任何能证明你已经尽到赡养义务的证据,比如生活照片、购物收据、邻居证言等。另外,如果可能的话,了解一下你弟弟的情况,他拿了遗产后的去向可能对案子有影响。"

林秀华点点头,开始着手准备。她找到了与母亲一起生活时的照片,超市购物的收据,以及水电费缴纳记录。她还联系了几位邻居,请他们作证母女俩曾经一起生活的情况。

同时,林秀华也没有放弃寻找弟弟林秀明的踪迹。她联系了弟弟的几个朋友,但都表示很久没有见过林秀明了。一天,林秀华在街上偶然遇到了弟弟的前女友小李。

"林秀明?"小李听到这个名字时,脸色变得很难看,"我早就和他分手了,他欠了一屁股债,还拖累我被催债的人骚扰。"

"你知道他去哪了吗?"林秀华急切地问。

小李摇摇头:"听说他拿到一笔钱后就跑路了,可能去了国外。我听其他人说,他欠下的赌债有四十多万,那些人现在还在找他。"

林秀华心里一沉,四十多万,几乎是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难怪弟弟拿到钱后就消失了,原来是用来还赌债。

法庭开庭的日子很快到来。林秀华早早地来到法院,看到母亲刘兰已经在法庭外等候,身边站着一位男子,正是那天开门的中年人。

"妈,我们能不能私下谈谈,不要走到这一步?"林秀华上前问道。

刘兰看了一眼身边的男子,那男子轻轻摇头。刘兰转向林秀华:"不用谈了,法官会给我一个公正的判决。"

"这位是?"林秀华看向那个男子。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赵刚。"男子自我介绍道,语气冰冷。

开庭后,法官首先请双方陈述各自的观点。刘兰的代理律师起身,声音洪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