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我叫李明宇,三十二岁,东河县政府办公室科员,在办公室工作七年,依然是最基层的办事员。
大年初二,我独自一人坐在县政府办公室。
窗外的雪花无声地飘落,偶尔几声鞭炮声从远处传来。
办公桌上散落着几份文件,一杯已经凉透的茶水。
红色的"福"字倒贴在窗户上,春联挂在门框两侧——这些节日的装饰与我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我没有回老家过年。
父母打来电话,我说值班,工作忙,实际上是不想面对那些尴尬的问题:
"明宇啊,在政府工作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个科员?"想起这些,我宁可一个人留在县城。
午后,我翻出一份三年前的工作档案,上面有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赵德生。
这签名如同其人,刚直不阿,铮铮铁骨。
"赵德生"这三个字,让我想起那位已经退休三年的老县长。
他是个响当当的"铁面县长",因坚持原则最终被迫提前退休。
退休后,他几乎销声匿迹,很少有人再提起他。
"大年初二,没地方去,不如去看看赵老。"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
我从抽屉里找出两瓶办公室备用的五粮液,查了赵德生的家庭住址,便出发了。
赵德生住在县城西边的一个老旧小区,三楼,没有电梯。
小区墙面斑驳,铁栏杆锈迹斑斑,院子里的路面积着薄雪。
我走上楼梯,停在304号门前。
"来都来了。"我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谁啊?"一个女人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李明宇,来看望赵老的。"
门开了,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穿着家居服,脸上满是疑惑。
她眼中有赵德生的影子,但更加柔和。
"您找我爸?"她警惕地看着我手中的酒。
"是的,我是来给赵老拜年的。"
"爸,有人找你。"女子回头喊道。
"谁?"屋内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
"他说是县政府办公室的李明宇。"
"李明宇?让他进来吧。"
女子侧身让我进入,我跟着她走进客厅。
屋内简单却整洁,墙上挂着几幅书法和国画,茶几上摆着一盘象棋。
赵德生坐在沙发上,穿着一件灰色毛衣,比我记忆中瘦了许多,但眼神依然锐利。
"赵老,新年好!我来给您拜年了。"我将酒放在茶几上。
赵德生看着我:"你是李明宇?办公室那个写材料很有一套的小伙子?"
"是的,赵老,没想到您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你那篇农村基层调研报告写得很好,实事求是,不浮夸。当时我就记住你了。"
赵德生笑着说,"坐吧,没想到还有人记得这个老头子。"
赵雨菲(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给我倒了茶,然后去厨房准备晚饭。
客厅里只剩我和赵德生。
"赵老,您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吗?"我打破沉默。
"是啊,这是我工作时分配的房子。虽然条件简陋点,但住惯了。雨菲总想让我搬到市里和她一起住,我不愿意,这里住了大半辈子,有感情了。"
"赵老,您身体还好吧?"
"老了,各种毛病都来了。"赵德生叹了口气,拍拍自己的膝盖,"腿脚不太好使了,上下楼很费劲。不过还能出去走走,下下棋。"
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县长,退休后竟如此平淡,甚至有些寂寞。
"你呢?在办公室工作顺心吗?"赵德生问我。
"还行。"我犹豫了一下,"就是有时候感觉..."
"没有得到提拔吧?"赵德生直接点破,"像你这样的人,在现在的风气下不容易重用。"
"赵老,您怎么知道?"
"我当了一辈子官,对官场的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现在的风气,不是看能力,而是看你会不会来事,懂不懂规矩。你这种正直的性格,不懂得阿谀奉承,自然不受重用。"
他说得太准了,我只能苦笑。
"今天怎么想起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初二不回家陪父母?"
"父母在老家,我今年留在县城值班。下午整理文件时看到您的批示,想起您这位好县长,就想着过年了,来给您拜个年。"
"有什么好不好的,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赵德生淡淡地说,"退休三年了,知道我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多了。这两瓶酒可能是今年春节我收到的唯一礼物。"
曾经春节期间门庭若市的县长,如今门可罗雀,被人遗忘在角落里。
"不说这些了。"赵德生摆摆手,"说说你吧,在办公室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我告诉他,我主要负责文件起草和项目资料整理,偶尔参与调研工作。
"最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的项目资料,项目规模很大,投资额超过十亿。"
赵德生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江南开发区?是不是以前规划的那个江南湿地公园改的?"
"对,原本是湿地公园规划,后来改成了开发区项目。"
赵德生皱起眉头:"那个项目当初我就不同意。江南那片区域是我们县最好的湿地资源,是候鸟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按照科学规划,应该建成湿地公园,造福子孙后代。"
"可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第二期建设。"
赵德生摇摇头:
"这个项目问题很多,当初我就发现了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环评报告走过场,甚至还涉及保护区的违规使用。他们想让我签字,我没同意,后来..."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后来怎么了?"
"没什么,往事不提也罢。"赵德生转移了话题,"你喜欢下棋吗?"
聊着聊着,天色渐晚。
赵雨菲做了几个家常菜,我们三人一起吃了晚饭。
赵雨菲告诉我,她在市文化馆工作,每周回来看望父亲几次。
"您爸一个人住,您不担心吗?"我问赵雨菲。
"担心啊,想接他去市里和我一起住,可他不愿意。说是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不想离开。"
"我一个老头子,去打扰你干什么?"
赵德生笑着说,"县里熟悉的地方多,有事也方便些。"
临走时,赵德生送我到门口:"李明宇,有空常来坐坐,老头子在家闷得慌。下次来,我们下盘棋。"
"一定会的,赵老。"
走出小区,我回头望了望赵德生家的窗户,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温暖又孤独。
02
从那天起,我开始定期去看望赵德生。
赵德生很喜欢下象棋。
我们常常对坐在棋盘两侧,一局棋可以下一个下午。开始时我总是输,但在他的指导下,我的棋艺逐渐提高。
"棋如官场,进退有度,守中有攻,攻中有守。"
赵德生在棋局中讲道,"看似激进的着法,往往暗藏祸端;看似保守的布局,却可能厚积薄发。"
"赵老,我觉得自己在单位就像这个卒子,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卒子看似弱小,但过河之后却能横向发展,最终成为关键一子。"
赵德生笑着说,"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位置做事。"
"做官先做人,心中要有百姓。"
这是赵德生常说的话,"如果忘了为谁服务,那当官再高也没有意义。"
在与赵德生的交往中,我的视野不断开阔。我开始用他教我的方法处理工作,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浮夸不作假。
"你真的决定走这条路吗?"一次下棋时,赵德生突然问我。
"什么路?"
"不拍马屁,不送礼,不搞关系网,只靠真本事做事的路。这条路很难走,会很寂寞,甚至被排挤。"
我沉思片刻:"如果连自己的原则都放弃了,那做官还有什么意义?"
赵德生眼中闪过赞许:"好,有骨气。但记住,要有智慧,不是所有的战斗都需要正面硬刚,有时候迂回前进更能达到目的。"
我将赵老的教诲应用到工作中。
我负责起草的文件更加注重实际内容;调研报告更加实事求是,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更有针对性。
东河县县长汪国庆开始注意到我的工作能力,偶尔会点名让我参加重要会议,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
与此同时,我与赵雨菲的来往也增多了。
"李明宇,我爸这几个月精神好多了。"
一次,赵雨菲对我说,"自从你开始来看他,他变得更有活力了。谢谢你。"
"不用谢,是赵老在帮助我。和赵老交流,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赵雨菲笑了笑:"我爸退休后,很少有人来看他,尤其是政府的同志。你是个例外。"
"这说明其他人眼光不好。赵老的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
在赵德生的指导下,我的工作能力和见识得到了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我对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03
七月的一天,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第二期项目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预算数字前后不一致,有一笔高达一千八百万的款项去向模糊不清,只标注为"基础设施前期准备费",却没有详细的支出清单。
更奇怪的是,在核对土地征用面积时,我发现实际征用面积比报批面积多出了近八十亩,这些多出来的土地恰好位于原规划中的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务员,我向分管这个项目的副县长方建国汇报了这个发现。
"方县长,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项目资料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想向您请教。"我将发现的数据差异详细汇报给他。
方建国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方脸大耳,说话时总喜欢眯起眼睛。
他听完我的汇报,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了常态。
"小李啊,"他拍拍我的肩膀,"你这个人做事太认真了。这种大项目涉及面广,前期数据有些出入很正常。土地面积的事,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同导致的差异。"
"可是,方县长,差异很大,而且..."
"好了,"方建国打断我,"这些小问题不用太在意,把你的标注删掉吧。项目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不要节外生枝。明天县长还要向市里汇报呢,别出岔子。"
我没有多说什么。
晚上,我直接去找了赵德生,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赵德生听完,脸色变得严肃:"我就知道那个项目有问题。当初我就是因为发现类似的问题,才拒绝签字的。李明宇,这事不简单,你要小心。现在不要声张,等待时机。"
"那我该怎么办?"
"先默默观察,收集证据,但要非常小心,不要被人发现。这种事情牵涉很广,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方建国让我删掉那些标注..."
"表面上照他说的做,但自己要留个心眼。"赵德生思索片刻,"能不能把那些文件复印一份?"
"可以,但这样做会不会不妥?"
"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查清真相,没什么不妥的。我当了一辈子官,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如果江南项目真有问题,一定要查清楚,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留意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信息。
我小心地复印了一些重要文件,记录下各种数据不一致的地方。
赵雨菲也帮助我调查。
一次,她利用文化馆的资源,帮我找到了江南地区五年前的地形图和规划图。
"李明宇,你看这里,"赵雨菲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这里原本规划的是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商业用地?"
"这片区域本来就是保护湿地,按规定是不能随意改变用途的。"
"我记得我爸当初就是因为坚持保护这片湿地,才被迫提前退休的。他们太过分了!"
"我会去查查相关的审批文件,看看这个用途变更是怎么批下来的。"
通过与赵雨菲的合作,我们逐渐理清了江南项目中的一些问题:
土地违规使用、征地补偿款被克扣、环评报告造假、项目预算明显虚高等。这些问题背后,可以看到汪国庆县长和方建国副县长的身影。
04
正当我调查得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汪国庆县长突然叫我去他办公室。
"李明宇同志,来,坐。"汪国庆满面春风地招呼我。
"谢谢县长。"
"你在办公室工作这么久了,表现不错啊。特别是最近起草的几个报告,很有水平。"
"谢谢县长肯定。"
"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应该给你更大的舞台。我决定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调你去松山镇任副镇长,怎么样?"
松山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显然是一种变相的放逐。
我明白,我对江南项目的调查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警觉。
"感谢县长的栽培,我一定努力工作。"
"好,就这么定了。下周一去报到吧,镇上已经安排好了住处。"
下班后,我第一时间赶到赵德生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和赵雨菲。
"这是在试探你,看你会不会反抗。"
赵德生分析道,"不过也好,你可以借此机会暂时避开风头,继续收集证据。松山镇虽然偏远,但那里也有一些与江南项目相关的土地征用记录。"
"爸,这也太不公平了!"赵雨菲气愤地说,"他们明明是在排挤李明宇。"
"官场就是这样,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清楚。"
赵德生安慰我,"李明宇,这次去松山镇,你可以更加自由地行动,不用总担心被人监视。"
"赵老说得对,我去松山镇也许能发现更多线索。"
"你们要保持联系,有什么新发现随时告诉我。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有一些老关系可以帮上忙。"
就这样,我被调往松山镇任副镇长。
松山镇位于东河县最东部的山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只有一条盘山公路连接外界。
镇上的条件确实艰苦,办公条件简陋,通讯信号时好时坏,最近的汽车站都要走四十分钟。
表面上,我认真履行职责,处理镇上的事务,与镇长周海和其他干部建立了不错的工作关系;暗地里,我继续调查江南项目。
在松山镇工作的第二个月,我在一堆陈年的土地征用文件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线索:
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一块核心用地,在手续上被标注为普通农用地,而实际上那里曾是一片保护湿地。
这意味着项目方不仅违规使用了保护地,还可能逃避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些文件上居然有前任县长、现任市长徐建华的签字!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证据拍照存档,然后制作了一个加密硬盘,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都存了进去。
我感觉镇上似乎有人在监视我,有几次下乡回来,发现办公室的东西被翻动过。
不久后,汪国庆县长突然关心起我在松山镇的工作,打电话询问我的适应情况,甚至提出调我回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
这个提议来得太突然,让我警觉起来。
"县长,我在松山镇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不如等我把这边的事情理顺了再说?"
"你小子,难得县长提拔你,还这么多考虑!"
汪国庆语气中有一丝不满,"行吧,你先把那边的工作做完,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立刻联系了赵雨菲,告诉她这个奇怪的提议。
"李明宇,小心点,我听说方建国最近在打听你的情况,甚至派人检查了你在县政府的电脑记录。"赵雨菲担忧地说。
"我明白了,他们可能已经怀疑我在调查什么。"
"我爸说让你加快速度,收集完关键证据就可以考虑下一步行动了。"
"我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但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徐建华市长的参与。"
正当我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时,一天上午,松山镇镇长周海告诉我,方建国副县长要来镇上检查扶贫工作,特别点名要见我。
"李副镇长,方县长说了,要你准备好松山镇最近三年的扶贫档案和土地征用记录,下午详细汇报。"周海镇长说。
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冲着我来的。
我赶紧将装有证据的硬盘藏进了西装内侧的暗袋里,给赵雨菲发了条短信:"方建国今天来松山镇,要查土地档案,可能有问题。"
上午十一点,我接到周海镇长的电话:"李副镇长,方县长到了,已经在镇政府大院了,你赶紧过来。"
05
我走向镇政府大院。
远远地,我看到几辆黑色轿车停在院子里,方建国带着几个人从县政府的公务车上走下来。
当那个人下车转身面向我的瞬间,我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